表妹是周杰伦的铁杆粉丝,屋子里到处是他的专辑、海报,每天听的全是他的音乐;表姐最爱的是张杰,常常飞来飞去参加活动,是个正宗的 “姨妈”星星。这一天她们找到我,非让我把这两位“杰”比较一下不可。
我说:“这,不能比吧?”
“就是要比,”表妹说,“你快说吧,谁比谁更好?”
表姐解释道:“其实是这样的,两个人的演唱会正好都在五月一号。我们想要比较一下,然后决定到底去听谁的演唱会”
“虽然我不懂音乐,”我说,“可是既然要比,那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完的……”
我从大学时代开始听周杰伦的歌,已经听了八年;听张杰的歌,从去年的快乐男声比赛时起,还不满一年,连个人的歌,都是我所喜欢的。当然,不管是不是流行音乐的爱好者,谁都可以听得出来,两个人的歌曲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且不去论所谓的R&B之类的名目,听周杰伦的歌,我爱他首创中国新流行音乐的风格,更爱他在新的音乐形式之下所蕴藏的古典内涵;无论是《简单爱》里的平淡是真的幸福,还是从《东风坡》到《青花瓷》里的古典意蕴,都是足让我痴迷的。他的歌有一种轻松愉悦、婉转自如、略显现代的态度,仿佛在表明,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很多沉重的负担都是可以抛却的。可以说,他的歌适合在行走或是忙碌的时候听,无论多少的烦恼都会在起伏的节奏中散落两旁;然而张杰的歌,却正好相反,只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人独听的。张杰的擅长,则是那些在90年代流行不衰的经典歌曲,如《往事随风》、《你的样子》、《大海》、《我是一只小小鸟》之类,这些歌曲起落之间,洞穿心灵,使我们仿佛重新拾取了那个年代的所有忧伤——难以挥别的记忆,纷乱迷茫的未来,深沉哀婉的情愫,奋斗成功的渴望。这些歌曾经感动过在那些年代中长大的我的,如今听来,又岂止是唏嘘不已呢。或许可以说,听周杰伦的歌,配合以三五新交,轻装同行于满是油菜花香的公路上,直向那更为广阔的前方,一路阳光,照耀着青春的脸庞;听张杰的歌,配合以暗夜独行,手机里忽然想起老友的声音,心底却是五味俱全的,微微的星光,映着脸上的泪两行。
我爱这两个人的音乐,无分高低,不过,要以音乐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而言的话,周杰伦的成就,显然在张杰之上。或许,这是因为两个人虽然年龄相仿,然而生长的环境却大不一样的关系吧。周杰伦生长在台湾,这里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也是西方音乐传入的前沿阵地,出现周杰伦式的“中国R&B”实属正常。然而,作为远在西南内地的城市,张杰的家乡——成都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但是,没有了日新月异的冲击,成都的悠闲宁静却能使得流行文化的精华得以精妙地保存下来,历久弥香。与音乐上的略输文采相比,个人认为,张杰的优势,在于声音的高亢纯粹,这样的声音虽然不算前卫,但永不过时,对于各个年龄的听众来说,一样地悦耳、悦心。
和音乐风格上的各显擅长一样,两个人的音乐道路,也是那样的截然相反。周杰伦有过成名前的岁月,我刚刚读大学的时候,听说学校有他来参加的晚会,是没有多少人去的;不过,就在那一年,他就凭着一张专辑一炮而红,之后每张专辑,都有我们的耳朵不会错过的好歌,传唱一时。然后,唱而优则演,继续大红大紫。他走的似乎是一条正常的“音乐人”的道路;然而张杰的道路,就正好如同事物的另一面。我在“快乐男声”认识他之后,才发现他竟然是另一个选秀比赛“我型我show”的冠,有过从大学生到最佳新人的辉煌,然而作为歌手真正指标的专辑,却不知道沉到了哪里。作为一位无可奈何的“选秀歌手”,张杰的奇遇不在于选秀,而是在于每次际遇起伏荣辱之间的坚韧执著,和不改的真性情。很多人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成为他的热情的支持者,这些人肯为他付出的,超过他们曾经为别人所付出的全部。不过,就今日而言,这些人的数量还很少,所以,周杰伦能够拥有八万人的听众,而与他同时开个人演唱会的张杰,只能拥有三千人的舞台。很多企业以周杰伦代言为荣,而张杰却应当以能够代言很多企业为荣;很多节目以周杰伦出场为幸,而张杰却只能以参加到很多节目中为幸。或许,就目前而言,周杰伦获得的是一代人的认可,不管有的人喜不喜欢,他影响的是所有人的音乐生活;而张杰,获得的是一群人的拥护,这一群人遍及男女老少,在张杰的故事中,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在广度上,周杰伦显然远远胜于张杰;然而,从深度上来说,后者却有甚于前者。
对于我的答复,表姐和表妹都不甚满意。表妹说我两面讨好,其实没有给出答案;表姐则问我,其实这两个人,哪里有这么多的不同了?我只好说,虽然两个人的音乐风格不同,道路不同,可是在为人处事上,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两个人都是勤奋的,低调的,表达自己的时候喜欢用音乐而不是言说。两个人都很孝顺,对于家庭社会都很有责任感。虽然,现在,张杰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同周杰伦相比,然而,两个人,都已经在各自的层面上做到了相比而言的最好,并且向着自己的更好努力着。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歌坛天王,虽然张杰属于过去,周杰伦属于未来,两个人又同属于现在,在现在发生了交集;不过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长在过去、活在现在、走向未来的我们,有幸聆听这一场双“杰”的奇遇,是如何的幸福呢……
我说:“这,不能比吧?”
“就是要比,”表妹说,“你快说吧,谁比谁更好?”
表姐解释道:“其实是这样的,两个人的演唱会正好都在五月一号。我们想要比较一下,然后决定到底去听谁的演唱会”
“虽然我不懂音乐,”我说,“可是既然要比,那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完的……”
我从大学时代开始听周杰伦的歌,已经听了八年;听张杰的歌,从去年的快乐男声比赛时起,还不满一年,连个人的歌,都是我所喜欢的。当然,不管是不是流行音乐的爱好者,谁都可以听得出来,两个人的歌曲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且不去论所谓的R&B之类的名目,听周杰伦的歌,我爱他首创中国新流行音乐的风格,更爱他在新的音乐形式之下所蕴藏的古典内涵;无论是《简单爱》里的平淡是真的幸福,还是从《东风坡》到《青花瓷》里的古典意蕴,都是足让我痴迷的。他的歌有一种轻松愉悦、婉转自如、略显现代的态度,仿佛在表明,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很多沉重的负担都是可以抛却的。可以说,他的歌适合在行走或是忙碌的时候听,无论多少的烦恼都会在起伏的节奏中散落两旁;然而张杰的歌,却正好相反,只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人独听的。张杰的擅长,则是那些在90年代流行不衰的经典歌曲,如《往事随风》、《你的样子》、《大海》、《我是一只小小鸟》之类,这些歌曲起落之间,洞穿心灵,使我们仿佛重新拾取了那个年代的所有忧伤——难以挥别的记忆,纷乱迷茫的未来,深沉哀婉的情愫,奋斗成功的渴望。这些歌曾经感动过在那些年代中长大的我的,如今听来,又岂止是唏嘘不已呢。或许可以说,听周杰伦的歌,配合以三五新交,轻装同行于满是油菜花香的公路上,直向那更为广阔的前方,一路阳光,照耀着青春的脸庞;听张杰的歌,配合以暗夜独行,手机里忽然想起老友的声音,心底却是五味俱全的,微微的星光,映着脸上的泪两行。
我爱这两个人的音乐,无分高低,不过,要以音乐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而言的话,周杰伦的成就,显然在张杰之上。或许,这是因为两个人虽然年龄相仿,然而生长的环境却大不一样的关系吧。周杰伦生长在台湾,这里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也是西方音乐传入的前沿阵地,出现周杰伦式的“中国R&B”实属正常。然而,作为远在西南内地的城市,张杰的家乡——成都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但是,没有了日新月异的冲击,成都的悠闲宁静却能使得流行文化的精华得以精妙地保存下来,历久弥香。与音乐上的略输文采相比,个人认为,张杰的优势,在于声音的高亢纯粹,这样的声音虽然不算前卫,但永不过时,对于各个年龄的听众来说,一样地悦耳、悦心。
和音乐风格上的各显擅长一样,两个人的音乐道路,也是那样的截然相反。周杰伦有过成名前的岁月,我刚刚读大学的时候,听说学校有他来参加的晚会,是没有多少人去的;不过,就在那一年,他就凭着一张专辑一炮而红,之后每张专辑,都有我们的耳朵不会错过的好歌,传唱一时。然后,唱而优则演,继续大红大紫。他走的似乎是一条正常的“音乐人”的道路;然而张杰的道路,就正好如同事物的另一面。我在“快乐男声”认识他之后,才发现他竟然是另一个选秀比赛“我型我show”的冠,有过从大学生到最佳新人的辉煌,然而作为歌手真正指标的专辑,却不知道沉到了哪里。作为一位无可奈何的“选秀歌手”,张杰的奇遇不在于选秀,而是在于每次际遇起伏荣辱之间的坚韧执著,和不改的真性情。很多人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成为他的热情的支持者,这些人肯为他付出的,超过他们曾经为别人所付出的全部。不过,就今日而言,这些人的数量还很少,所以,周杰伦能够拥有八万人的听众,而与他同时开个人演唱会的张杰,只能拥有三千人的舞台。很多企业以周杰伦代言为荣,而张杰却应当以能够代言很多企业为荣;很多节目以周杰伦出场为幸,而张杰却只能以参加到很多节目中为幸。或许,就目前而言,周杰伦获得的是一代人的认可,不管有的人喜不喜欢,他影响的是所有人的音乐生活;而张杰,获得的是一群人的拥护,这一群人遍及男女老少,在张杰的故事中,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在广度上,周杰伦显然远远胜于张杰;然而,从深度上来说,后者却有甚于前者。
对于我的答复,表姐和表妹都不甚满意。表妹说我两面讨好,其实没有给出答案;表姐则问我,其实这两个人,哪里有这么多的不同了?我只好说,虽然两个人的音乐风格不同,道路不同,可是在为人处事上,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两个人都是勤奋的,低调的,表达自己的时候喜欢用音乐而不是言说。两个人都很孝顺,对于家庭社会都很有责任感。虽然,现在,张杰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同周杰伦相比,然而,两个人,都已经在各自的层面上做到了相比而言的最好,并且向着自己的更好努力着。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歌坛天王,虽然张杰属于过去,周杰伦属于未来,两个人又同属于现在,在现在发生了交集;不过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长在过去、活在现在、走向未来的我们,有幸聆听这一场双“杰”的奇遇,是如何的幸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