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单小飞机找到“婆家”
7月1日,山东滨奥飞机制造公司与中国民用航空大学签约,为首批38架4座小型飞机找到了“婆家”,每架飞机200万元。这标志着山东造飞机开始批量生产,这将满足更多人对飞机的梦想。
滨州批量生产DA40
2008年7月1日,在山东省飞机制造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山东滨奥飞机制造公司为38架总价值7600万元的DA40型4座飞机找到了“婆家”,这是山东造飞机签下的首笔大订单。“这是一个信号,说明我们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了!”滨奥公司顾问、技术负责人陈金琰兴奋地告诉记者,从2005年第一架组装飞机在滨州下线,到今年1月份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POA认证,拿到DA40型飞机生产和销售许可证,再到签下第一大单,首个山东造飞机项目终于“修成正果”。据介绍,DA40型飞机是最常见的通用飞机的一种,在欧洲被广泛用于私人专机、公务专机、飞行员培训等领域,此款通用飞机的下线,填补了中国在通用航空2至4座全复合材料机身固定翼飞行器制造领域的空白。
飞机车间“安保”严格
7月5日下午,在一系列繁琐的身份核对之后,记者进入位于滨州市沾化县大高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滨奥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基地,两名保安拿着金属探测仪对记者进行安检,相机、录音笔、手机及尖锐金属等都不能携带入内。
在公共事务部秘书处副处长李昌的带领下,记者进入滨奥基地的会议室,透过会议室窗户的玻璃记者看到,六架已具雏形的飞机依次停在空旷的车间内,十几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记者看到,每架飞机约有8米长、2米高,工人们忙完一道工序便将飞机推向下一道工序。
据李昌介绍,这个车间是该公司的飞机总装车间,是将各种零部件组装出成品的地方,也是整套工序中唯一一个可以让外人隔着玻璃看到的。
据李昌介绍,现在该公司生产一架飞机大约需要7天,飞机组装下线后,先进行各种精密的性能测试,然后由专业飞行员到机场去进行试机,相关指标全部达标后才叫成品。
比开汽车还简单
“别看它能上天飞,实际上它喝油比越野车还省!”陈金琰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DA40型飞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四座仪表飞机,飞机的安全性、舒适性在欧美各国都是久经考验的,而且该种机型驾驶操作起来甚至比开车还要简单。
据介绍,这种飞机翼展11.9米,共有两排4个座位;空载时重量仅有750千克,是一辆悍马越野车重量的八分之一;标准耗油量27.3升/小时,换算成距离的话比普通越野车还要省油。据介绍,DA40型飞机起降时对机场的要求也并不高,它的起飞距离只有313米,最高可以升到5000米高空,巡航速度达到272公里/小时,标准配置下加满一箱油的最大航程可达到1000多公里,从青岛至北京可飞一个来回。
资产千万才养得起
“青岛市场上目前并无私人飞机的实质性购买行为,但需求前景却非常大。”刘国雄是香港航材在大陆的业务代表,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以DA40型标准配置飞机为例,每架飞机售价在200万元左右(含各种税费),其安全使用年限为8年,年均成本相当于25万元;平均每两年大修一次,费用大约20万元;在机场每月停场费约2万元,起降一次收费200元,按照每天两次的频率来算,每年在机场方面要花费约35万元;每年的燃油费、保险等各种费用约40万元。这样综合算起来,拥有一架DA40型飞机每年支出的费用约为110万元,不过目前市场上还有比该机型更廉价的私人飞机。业内人士称,相信这是国内大多数1000万以上资产拥有者可以负担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