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6,700贴子:1,240,201
  • 37回复贴,共1

辩论新手如何利用一个寒假来学习黄执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自大一开始就从少爷的文章和视频开始学习,他的博客里面关于辩论的文章都读过三遍以上。并且试着用学到东西的思路来打比赛,也曾与本人交流请教过问题。如今差不多四年,基本上没啥成就。特此写一篇文章,把大家带沟里面去。
这份方案,可以当做一个长期方案来做,并不一定要在寒假内完成。当然,有人也许可以在寒假内完成,比较厉害。
先说一下,新人学黄必死,我们学黄执中,应该学哪些地方,以及如何去死呢?首先要明白,学他的方言(港台腔)发型(早年的中分)这些东西,都不会让你死,只会让你显得很奇怪。学了要死的,主要有四点:
1、 极其扎实的基本功。少爷早年打了无数场比赛,比赛经验极其丰富,各种技术动作极其娴熟。其大家广为人知的受身打法,对于辩手的思维广度,情境模拟能力,逻辑性,有极高的要求。
2、 极其强大的立论和架构能力。很多人都会钦佩少爷总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价值切入点,让人拍手称奇,这方面需要辩手不仅脑洞够大,还需要挖坑之后有强大的填坑能力。反“常识”却又总能自圆其说。
3、 表述能力极其接地气,煽情却不做作。总能把很抽象的东西说得非常具体,说服力极强。
4、 知识面极广,文化底蕴好。
学这些东西,基本上大家都找不到方法,也懒得真正下功夫,于是就变成:
1、 不说事实空谈“价值”;
2、 立论反常识然后盲目煽情;
3、 学会了港台腔然后把辩论当“演讲”玩;
4、 没文化还喜欢瞎逼逼自己的“人生历练”。
这就是为啥学黄必死,那么死路,大概是这么走的,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剑宗,有很多很多基本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学剑宗的辩手需要会。任何辩手都需要会。包括定义、论证、反驳、价值辩的争议、政策辩的立论思路、如何质询,何为受身等等等等。
第二部分,增加生活的阅历,能够熟练掌握生活中例子的使用,让自己说话接地气。当然,光接地气还不够,很有可能变成井底之蛙,还得做到自己的地要够广。主要锻炼两方面,第一是如何从人生阅历中提炼出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如何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我们能接触到的东西中找到原型。
第三部分,了解少爷的理论,起码要把他所有的视频和文章都看了。然后,去对应自己之前或者即将打的比赛,去思考和尝试,如何用他的理论来改进或者提高自己的比赛。之后复盘研究效果。要多请教别人,请教一些真正有水平的学长学姐。不过一般来说,少爷的东西,能吃透的,太少太少。所以请教归请教,得到的结论要批判地继承,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推翻他们!看这些东西不见得立刻就有用或者就能懂,但是储备着,也许哪一天,突然回忆起一些碎片,豁然开朗,这都是有可能的(其实很多人到退役都没有茅塞顿开我会说?)。
第四部分,多读书,读什么书都行(当然有能力的人读一些哲学书籍是最好的)。要思考,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想(即使是小说也可以这样),书中的理论,他的架构是怎样的,适用于哪些人群(具体到他们的特点,甚至可以去试着对应身边的人),以及,这个理论或者观念,会在怎样的地方出现行不通或者不应该被采用的地方。还有就是,支持这个理论或者抱有这种观念的人,是怎样处理这些反例的。最后一点,如果想多了,想广了,想透了,自然就会受身了。
再具体的东西,那就………以后有空再写。


IP属地:英国1楼2016-01-27 02:25回复
    关于第三部分补充一篇文章,仅供参考:
    「学习少爷辩论体系的正确姿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YyNjE2MA==&mid=401504267&idx=1&sn=6751eb93801485e1e94b6a108270bb38&scene=0#wechat_redirect
    嗯微信复制的链接有点奇怪......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1-27 03:51
    收起回复
      2025-11-22 07:25: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求少爷的博客地址
       ✎﹏﹏
      楼主的贴子6小时26分钟有1条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7 08:50
      回复
        对于大部分资质一般的小朋友的来说,在没有大朋友带的情况下,学习黄执中、绿执中、粉执中、白执中,下场其实都是死。
        只不过黄执中旗帜太过鲜明,你那死相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学了黄的而已。
        楼主说的还是很明白的,这种学习方法也适用于学习绿执中、粉执中、白执中。
        只不过江湖上成体系的大家太少。你能学的、且好学的,也只有黄执中。
        之所以说楼主说的很明白,就是因为他把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这就比一众只会让小朋友练习自由辩论的白痴学长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事实上,黄执中所主导的剑宗,就是对于什么是辩论、什么是好辩论的一种回答,是基础辩论观。这玩意自悟,还是蛮难的。不过突破了这一关,后面的难度骤降。


        IP属地:北京4楼2016-01-27 09:08
        收起回复
          23333早年中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27 13:44
          回复
            一直觉得作为一名辩手,不能为辩论而学习辩论


            IP属地:河南7楼2016-01-28 16:16
            收起回复
              我最反对学习哪一位辩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28 21:29
              收起回复
                围观实力作死新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29 14:01
                回复
                  2025-11-22 07:19: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辩论从来都不是学别人的而是靠自己走的……前排围观新人作死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29 14:43
                  收起回复
                    辩论没办法学习别人的风格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14 17:38
                    收起回复
                      就在你们的大学,或者说中学,或者说小学也行,您随便找几位健谈(比如很喜欢在办公室闲扯国家大事)的老师,能把这些人的水平学习一半,就纯粹辩论来说,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
                      我甚至可以直言不讳的说,随便一个大学文史类的老师,只要他喜欢和另一位老师长期交流辩论,那他拉出去和您耳熟能详的辩论大神辩论一下,起码从场面上来看,绝对是不遑多让的。
                      反正我是从来不建议学习辩论的,因为我实在不清楚辩论需要学什么,我的一向观点为:
                      【辩论绝对不是游离于我们日常生活交流的特殊技能】,只不过某些职业和人群可能用的机会多一些,熟能生巧。
                      辩论这种东西,分两种情况。
                      一个是追求纯粹的辩论比赛的胜利,一个是追求辩论的胜利。
                      前者玩多了就没什么意思,因为实际上交流的并非是真正内容性的辩论,而多是一些逻辑和技巧层面的辩论,很多情况下,只需在语言、定义层面上玩弄一下就能取得一个辩论比赛的胜利。(当然,这往往是对手比较弱的情况,因为如果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就必然要在事实层面交锋了,而且也没有太多的技巧之类的空间可钻)
                      所以,我近期还是更加追求一些实际内容层面上的辩论和理解,而且我觉得辩论也应该是如此。不过这里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就不一一说了,因为辩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东西。
                      总之,如果您有功夫抽点时间,和一些文史类的老师多交流一下,譬如对某个历史观点的不同看法,那您的辩论水平可能会飞速提高。


                      IP属地:辽宁12楼2016-02-14 22:24
                      收起回复
                        另外,董明珠哪一点符合我上述列举的那群人的标准?
                        再说,董明珠无非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单方面】的发言,谈不上辩论,就一个单方面的观点来说,根本不存在辩论水平的高低。
                        随便拿出任何一个立论,单方面分析都能让他【看起来破绽百出】。
                        但实际上,这个立论到底是不是破绽百出,以及分析者的实力是否强于发布观点者,这完全另当别论,因为辩论是一个对抗性竞技。
                        哪怕董明珠说出很多看似荒谬的言论,在您看起来破绽百出,但完全不代表您的辩论水平比董明珠高(也许事实上您比她高)。
                        因为您根本没有给董明珠解释的机会,只是觉得她的观点不对而已,那并不代表您将它驳倒。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2-15 2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