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联盟吧 关注:43贴子:2,958
  • 8回复贴,共1

本因坊的四百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因坊的四百年
日本古代围棋史简述:

    围棋这项运动在日本的历史,有据可考的是始于平安年代,也有说是更早由中国流传过去的,但若要说弈棋真正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大约该算是公元700年左右,我国当时正是唐朝,那里还专门有为了学围棋而渡海前来大唐的日本留学生,可见弈棋之风在日本之光盛,而围棋真正得到有序的发展,并在执政者认同下建立起正规的棋士体系,则应该说是在又过了700多年的战国时代,由当时的大英雄织田信长赐封围棋高手日海禅师为日本围棋史上首位名人时开始.日海在中年时改名为本因坊算砂,他所开创的本因坊家族,从那时起,作为日本围棋界的轴心,在史上走过了将近四百年的岁月.直到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早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衔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遂的目标.




1楼2004-09-11 11:06回复
    二代本因坊.算悦
     西历1623年,本因坊算砂逝世,享年六十七岁.在算砂去世后,名人之位由井上家开宗掌门道硕继任,而去本因坊一门则由算砂的小弟子算悦接掌,井上道硕原本是算砂之徒,虽然现已身为别家掌门,但出于感念师 
    恩,为算悦帮了许多忙,其中包括指导算悦的棋艺.井上道硕做了七年名人,到他去世时算悦已是20岁的年青人,棋力达到七段,在当时日本的段位制度而言最强的九段只能有一人成为名人,八段准名人原则上也只是一人而已,有八段资格便可作为次任名人的侯选人,道硕去世时棋坛并无实力达到八段的人物,因此于情于理,实力达到七段上,又是本因坊算砂继承人的算悦都有资格成为新的名人.
     然而安井家开家掌门人算哲却在这里提出反对意见,并派出自己的继承人,安井家第二代掌门人算知于本因坊算悦下争棋.初时幕府官员对安井家的支持并不热切,但后来与安井家交好的黑衣宰相光坊天海的支持下,安井算知终于有机会与本因坊算悦在御城棋对局,约定胜者为名人.这场六局制的比赛前后历经八年时间,结果却是各胜三局,依然没有决定名人由谁来担任.就这样,本因坊第二代掌门人算悦,直到1658年去世,也终于没能成为名人. 
     虽然未能站在棋坛的顶点,但算悦的棋力的确无愧于本因坊算砂继承人之一身份的.而算悦做为棋士的骨气,是比起棋技更加值得称赞的.
     那是在与安井算知御城六番战中的一局.当时棋政要中有松平政冈在场,弈至中盘时,松平在旁评论道:"看来这一局,是本因坊的处境不利;也许会掉了吧."算悦闻言当即站起身来,平静而坚定地对松平政冈说到:"我等棋士对于弈棋之道的态度,与武士们对武倒的态度一样,乃是以全身心去投入对局的,且算悦是当世的七段上手,对这样的对局.就算是如阁下这样的大人物也不应该妄加评论!既然大人已随便评判了胜负,那么在下便不继续对局了."说罢长扬而去,搞得松平目瞪口呆,一时下不来台.只是跟至本因坊家向算悦赔礼,这事才揭过.
    无论古今哪个时代,人们都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事方法.如本因坊二代算悦这般,可能有一点不识时务.但无论如何也值得后人起敬


    3楼2004-09-11 11:08
    回复
      2025-08-29 07:33: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代本因坊.道悦
      算悦去世后数年,安井算知凭着在幕府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总算成为了名人,时值1668年.然而此时,在本因坊家,新的掌门人已经成长了起来,这就是本因坊道悦.
      对道悦而言,安井算知虽是长辈,但全未经争棋,而只是凭借上层关系便做上名人,因此
       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准备在御城棋的时候杀一杀算知的威风.岂料在御城棋前日,松平政冈突然召见道悦,授意次日对局作和.这显然是安井家做了手脚,同时也是本因坊道悦生前得罪松平政冈的后遗症,无奈之下,道悦只得强压住原本高涨的战意,忍辱在次日与算知作和.
      御城棋结束后,道悦实在还是忍不下这口闷气,闭门数日,终于下定决心,去跪求幕府政要安排他与安井算知下二十番争棋,挑战算知的名人地位.这是一次危险的挑战,如果失败,道悦会面对被流放的命运,但为了本因坊掌门人的面子,道悦毅然做背水一战.
      历时数年的二十番争棋开始了,转眼五年过去了,争棋已下了十二局,但胜负形势乃是并不明朗,对于安井的棋路,道悦也一直没有十足把握应付自如,这时却意外地得到了指点,此位强者非他,正是道悦的弟子道策,道策精研棋理,在战术思路方面有许多创新,在道策的帮助下,道悦终于以明显的优势赢得了二十番战的胜利,令算知被迫放弃名人身份,然而道悦看到爱徒的实力远胜于己,亦打消了自任名人的想法,直接传掌门之位给了道策,并推荐成为新的名人,自己则潇洒地宣布引退.时值宽文十二年,既西历的1676年,随这名人本因坊道策的登场,日本围棋史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4楼2004-09-11 11:09
      回复
        五代本因坊.道知
        道策辞世,神谷道知正式改名本因坊道知继任掌门,当时道知虽已显露出不凡的天赋,但毕竟年纪才只有十三岁,在应付诸般事务方面,幸亏有原本本因坊六啊天王之首,现在已成为井上家四代目掌门的八段准名人井上道节帮忙处理,同时道节亦全力点拨道知的棋艺,令道知的实力提升速度丝毫没有慢于道策在世时亲自指教之时.
        道知确也不辱本因坊之名,从十三岁继任掌么参加御城棋合战开始,连续数年在赛事中创下令人吃惊的佳绩,连当时的林家三代掌门元悦与安井家四代目掌门仙角也先后输在他手下.道知十七岁时,便已成为七段上手,但等到名人井上道节去世,得以当上名人却是一直等到三十多岁才达成的事,之后没几年便去世了,只活了不到四十岁.道知虽然早逝,但生涯是颇为扬眉吐气的,在他十六升六段时,安井家掌门人仙角曾跳出阻挠并提出十番争棋,结果道知一上里便杀了个三比零,仙角大惊之下,争棋也不敢再继续下去而承认道知的升段,此后棋坛再无人能和道知对抗.因此,道知可以说是本因坊掌门中的一代英才.


        6楼2004-09-11 11:10
        回复
          六代本因坊.知伯
          亨保十二年,即西历1727年,本因坊道知辞世,弟子井口知伯继任掌门,改名为本因坊知伯,知伯的棋自幼得道知指点,颇有其师风范,在行事上也不卑不亢,甚有本因坊掌门的气他任本因坊掌门的数年间,在御城棋合战中继续着道知的气势,连扫其余各家高手.这固然有他的实力高强的关系,实在也是其他几家中没有出现份量足够的强者.跟看名人资格已是囊中之物了,谁知天有不测,在做掌门的第六个年头上知伯突然暴卒,年方二十四岁.而在当时没有人想到,这还只是本因坊持续数代不振时期的开始.


          7楼2004-09-11 11:10
          回复
            七代本因坊.秀伯
            知伯死后,继承本因坊的是他的养子作伯.眼见本因坊在走下路,一心急于重振家门的秀伯咬牙发狠,苦心修炼,二十岁出头时便已有了相当成就,当下知会其他三家,希望能够升七段.谁知林家和井上家联合反对,只有昔日的对头安井家却还表示支持,秀伯一怒之下,向井上家当时的掌门人六代目春硕提出挑战.
            元文四年,西历1738年,本因坊秀伯对井上春硕的二十番争棋开始了.秀伯发挥得确实不赖,前八局胜多负少,但要命的是他对此役用心太多,弈至第八局时竟致吐血,二十番因此只好中止.没过两三年,秀伯便因积劳成疾去世,与师尊知伯一样,死时也不过才二十五岁,而本因坊家的悲惨命运,并未随着秀伯的去世而停止………………


            8楼2004-09-11 11:11
            回复
              八代本因坊.伯元
              本因坊秀伯去世,无疑对式微的本因坊家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秀伯的弟子中并无十分出类拔萃之辈,唯有一位伯元还勉强可以算是够格,但却偏又自幼体弱多病,这种体质,自然也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去钻研棋艺了,唯一幸运的是在伯元的时期,其他三家也并没有出现什么强者,因此本因坊还不致于显得太弱.
              这种局面对本因坊家或许是幸运的,但对日本棋坛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就在国中围棋好手青黄不接之际,琉球国的围棋高手来到日本.
              国外棋士好日本讨教,进行国际交流之事已不是首次,从算砂的时代开始,便有过韩国棋士前来进行访问比赛,琉球棋士在此之前也来过不止一次以为古时日本棋士的平均实力在国际上着实太强,除中国棋士外无人可以与抗,所以日本棋士在面对中华棋士以外的场合,永远摆出一派上邦强者的架子,但在伯元的时代,琉球棋士来访时却正赴名人之位空缺,井上家六代目掌门人见此情势,认为有机可乘,遂自作主张,代表日本棋士迎战琉球访客,不料一战下来,三子局被琉球人中盘赢去,自觉颜面无光,懊恼不已,孰不知丢人的事情还在后头.
              话说那琉球棋士率众回国之后,自觉虽被让子但也是赢了日本国手,一时间志得意满,竟前往中华大地挑战.结果遇到范西屏等中国高手,被杀的一塌糊涂,拜服之余,便四处传说"中华棋士天下无敌,大和的国手根本无法相比"一时之间,井上家在日本围棋界成了有辱日本国威的大罪人,数代抬不起头来.而这时,本因坊家终于出现了强有力的家主,这便是九代目察元.


              9楼2004-09-11 11:11
              回复
                九代本因坊.察元
                1755年,二十二岁的青年察元接掌本因坊家,此人志向远大,不仅立志中兴本因坊一门,而且希望各大家能够放下一点门户之见,一同促进棋道的发展,在他的提议下,日本棋坛成立了最早的围棋研究会,虽然各门派仍会抱有藏私之意,但毕竟这是有着相当积极意义的举措.只可惜在察元退位后,研究会便基本不复存在,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才又有类似的组织成立.
                在察元的努力下,本因坊一门重新稳固了执棋坛牛耳的地位,而察元本身,亦在明和七年,既西历1770年得到了名人之地位.本因坊家又重新强盛起来.


                待续未完.......................


                10楼2004-09-11 11:12
                回复
                  2025-08-29 07:27: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吗??????我粉想看下去呀!!!!楼主加油呀


                  11楼2004-09-11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