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汕头这个地方也很冷。而且,潮汕地区的气候早就有着逐渐变暖的趋势。据王琳乾先生从旧志和有关报刊、专著中辑录编成的《潮汕自然灾害纪略》一书披露的气象资料看,潮汕在明、清时期,冬天常出现霜、冰、雪灾害。
明正德四年(1509年)
10月,潮阳县下雪;
12月,海阳县下雪,深尺许;
12月,饶平县下大雨雪,深尺许;
12月,揭阳县结霜,厚3寸许。
明嘉靖十一年(1532)
10月,海阳县凝霜杀草;
11月,揭阳县凝霜为灾,草木皆枯,虫、鱼冻死;潮阳县结霜,草木枯死。
明崇祯九年(1636)
10月,揭阳县冰厚盈寸;
12月,惠来县下雪、结霜,为罕见霜雪。
16日,水面坚凝成冰,厚四、五寸,接连3日,草木禽鱼冻死无数。

在清代,从顺治十二年(1655)至光绪八年(1882)230多年间,潮汕共降雪16次。乾隆二十三年(1758),饶平、丰顺两县寒雨带雪,厚寸余。地方志称,是时“严寒与北京无异”。光绪十三年(1887)12月20至21日,连日、夜大雨,寒甚,北风更疾,彼天晓,忽晴降雪,山皆积雪尺余,“为潮境数十年所未见。”光绪十八年(1892年),海阳、大埔、丰顺、南澳四县严寒,雨皆成冰,深山穷谷积雪三、四尺许,至翌年4月始消,草木多枯死,人畜也有冻死者。

潮汕最后一次出现降雪年份是1932年,且只有小雪。是年1月,普宁县碎雪纷飞;2月,揭阳县下雪。1933年以后,潮汕地区只出现霜冻天气,再也没有下雪了,变暖趋势愈来愈剧。
由此可见,气候变暖是很早就形成的一个趋势。我们既要高度重视这个趋势,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减排节能,但也不必过度恐慌。

▲
路过天主教堂
这场雪也算下得及时
教堂的肃穆因为这雪柔和了不少
庄严却也不失亲近

▲
走到老妈宫
想起可能啊嫲一辈子也没有见过雪
如果这雪早来几年就好了

▲
红亭的百货大楼
大概是这座老城一个过往的缩影
被雪覆盖住了斑斑锈迹
却好像正在焕然重生……

真是挺美的!

明正德四年(1509年)
10月,潮阳县下雪;
12月,海阳县下雪,深尺许;
12月,饶平县下大雨雪,深尺许;
12月,揭阳县结霜,厚3寸许。
明嘉靖十一年(1532)
10月,海阳县凝霜杀草;
11月,揭阳县凝霜为灾,草木皆枯,虫、鱼冻死;潮阳县结霜,草木枯死。
明崇祯九年(1636)
10月,揭阳县冰厚盈寸;
12月,惠来县下雪、结霜,为罕见霜雪。
16日,水面坚凝成冰,厚四、五寸,接连3日,草木禽鱼冻死无数。

在清代,从顺治十二年(1655)至光绪八年(1882)230多年间,潮汕共降雪16次。乾隆二十三年(1758),饶平、丰顺两县寒雨带雪,厚寸余。地方志称,是时“严寒与北京无异”。光绪十三年(1887)12月20至21日,连日、夜大雨,寒甚,北风更疾,彼天晓,忽晴降雪,山皆积雪尺余,“为潮境数十年所未见。”光绪十八年(1892年),海阳、大埔、丰顺、南澳四县严寒,雨皆成冰,深山穷谷积雪三、四尺许,至翌年4月始消,草木多枯死,人畜也有冻死者。

潮汕最后一次出现降雪年份是1932年,且只有小雪。是年1月,普宁县碎雪纷飞;2月,揭阳县下雪。1933年以后,潮汕地区只出现霜冻天气,再也没有下雪了,变暖趋势愈来愈剧。
由此可见,气候变暖是很早就形成的一个趋势。我们既要高度重视这个趋势,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减排节能,但也不必过度恐慌。

▲
路过天主教堂
这场雪也算下得及时
教堂的肃穆因为这雪柔和了不少
庄严却也不失亲近

▲
走到老妈宫
想起可能啊嫲一辈子也没有见过雪
如果这雪早来几年就好了

▲
红亭的百货大楼
大概是这座老城一个过往的缩影
被雪覆盖住了斑斑锈迹
却好像正在焕然重生……

真是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