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的时候,朋友介绍,就看了一部分,感觉作者的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火铳,还有所谓的连发火铳,简直是不可思议,要知道一直到二次鸦片战争,欧洲佬还是刺刀决胜,一分钟好汉,开三枪就拼刺刀。欧洲19世纪的科技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依然奉行开枪的是孬种,刺刀是好汉,肉搏至上。主角的是什么火铳,100丈可以打穿鳞甲?你当火铳是八一步枪吗?23毫米重西班牙火铳,弹丸42克,火药100克,射程大概450米,动能3300焦耳,可以在120米打爆板甲。不过,120米基本打不中目标,欧洲佬基本都是在30到50米开枪。连发火铳就不用考虑了,那个膛线方法也不对,膛线是挤压拉出来的,主角给想象为车出来的,膛线是凸起的。普通 的方法是车不出来膛线的。
明朝的黑火药在初期就确定了配方,和今天无二,古代黑火药和今天的差距是纯度,古代的硝酸钾纯度很差,大概60%到70%,硫磺的纯度大概是85%,而硝土熬制的硝酸钾,纯度能达到95%,二次结晶提纯能达到99%,硫磺也一样,这才是古代黑火药和现代黑火药的区别。古代的黑火药手榴弹掷弹兵的确有,不过地位不高,因为古代的黑火药手榴弹很大,和人头差不多,小了没威力。主角把黑火药手榴弹想象成了现代手榴弹,实在是不可思议。
另外,明清时期的火铳寿命很差,平均打30发子弹就报废了,连续射击5次,火铳就热的不行,无法填装火药了。另外,主角对安南也非常不了解,你在安南种棉花,不知道它是热带气候吗,雨水多的淹死人。实际上,安南是有巨大的富铁矿(60亿吨)和铜矿的,开采很容易,是露天,而且安南最大的价值,是耕地水稻种植,明朝时候,今天 的越南,每年出口水稻8000万吨,可2年七熟。而整个中南的耕地加起来,大约有5亿到7亿亩地之间,如果主角开发了安南的水稻,其产量就足够整个明朝人吃的,中南亚各国不适合种棉花,产量很低。另外,郑和的宝船其实没那么大,大概排水量2000多吨,再高了,宝船的结构承受不了。
明朝的黑火药在初期就确定了配方,和今天无二,古代黑火药和今天的差距是纯度,古代的硝酸钾纯度很差,大概60%到70%,硫磺的纯度大概是85%,而硝土熬制的硝酸钾,纯度能达到95%,二次结晶提纯能达到99%,硫磺也一样,这才是古代黑火药和现代黑火药的区别。古代的黑火药手榴弹掷弹兵的确有,不过地位不高,因为古代的黑火药手榴弹很大,和人头差不多,小了没威力。主角把黑火药手榴弹想象成了现代手榴弹,实在是不可思议。
另外,明清时期的火铳寿命很差,平均打30发子弹就报废了,连续射击5次,火铳就热的不行,无法填装火药了。另外,主角对安南也非常不了解,你在安南种棉花,不知道它是热带气候吗,雨水多的淹死人。实际上,安南是有巨大的富铁矿(60亿吨)和铜矿的,开采很容易,是露天,而且安南最大的价值,是耕地水稻种植,明朝时候,今天 的越南,每年出口水稻8000万吨,可2年七熟。而整个中南的耕地加起来,大约有5亿到7亿亩地之间,如果主角开发了安南的水稻,其产量就足够整个明朝人吃的,中南亚各国不适合种棉花,产量很低。另外,郑和的宝船其实没那么大,大概排水量2000多吨,再高了,宝船的结构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