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饭时间才到手的,快递太慢很无解。历经一天两夜以及老婆大人的协助打磨路轮以及履带,终于是正式素组完毕了。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整体开模的板件不多,是可以让人更愉快的制作的好题材。
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帆布包裹着的炮盾可以上下俯仰。
套件内自带的履带辅助安装板很受用,保证履带组装过程中块块见缝。
PE给得恰到好处,都用在刀刃上,很好!关键的透明件也都一一开出。
各大零件的结合度之间没有太大的问题,车体后的行军备用邮箱架甚至不需要用胶水就可以假组在车体上,可见熊猫在这款模型上的进步决心。整体制作感受还是很愉快的,下面说说一些说明书上的错误,供各位留意。
车体以及底盘部分:
D1,D2零件建议安装好D39之后再行安装,D39零件要留意定位桩是上宽下窄。D33,D34建议先假组在D39上,待悬挂零件D37装好之后再卡入位置。因为D39没有给出D33,D34的限位设计。
D42需要留意零件的D型开口方向,必须要按照说明书内画的方向来安装。
炮塔部分:
炮管E31,E32的结合如果按照定位桩来定位,必定有落差,切掉定位桩自行定位则是非常吻合。
说明书的第13部,炮塔两侧的装甲栏珊,

烟雾弹发射器的基架E41,E42刚好相反,呼唤就对了。
说一下鄙人觉得一些匪夷所思的设计:
路轮的固定,采用了90年代初,威龙所开发的飞毛腿,BRDM系列固定轮子的设计。使用了一个D13的零件在内部粘接固定。看来,熊猫对于我们点流缝胶的技术很有信心。
比起内部附加一个软胶圈的成熟设计,不知道有些什么优势?
水贴一打开,浓浓的山寨感,厚厚的光印,还印偏了,这水贴真能用?
炮管的一部分和炮盾一体开出,炮盾部分的炮管接口处,定位偏移中心。
这样开模对于炮管制作或者更换金属炮管有什么优势?
炮塔和车体之间的固定,采用了只进不出的暗扣设计。。如果你在假组阶段,上下车体粘接好的情况下,把炮塔扣在车体上的话。你会发现炮塔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可能取出了。。除非。。嘿嘿嘿。。
鄙人只能把那三个卡扣全部剪掉,以保障之后涂装和旧化的愉快进行。
如果在后续的AFV产品还采用这种恶心的设计,断是不会入手了。
个人觉得还是2端卡口设计最为成熟可靠。
99A从熊猫发布封绘到正式上市,有数月之久,然后这大面积的说明书错误,涂装说明里把所有的迷彩色块均标示了唯一的色号:303,而在一些细节分色不同的部分缺不做标识,这粗心程度从一定程度上看,会不会映射在模型套件产品上呢?
第一批次的产品,几乎所有定位孔都有飞边,这次熊猫也许是为了避免自身产品定位不准的诟病,把定位孔是开大了一小圈的,零件按上去是可以做一定程度的位移的,这需要制作人在安装的时候稍微细心定位 才行。
总结起来,135的价位,99A车型对于国内市场的热门度,熊猫把握得很好。希望以后能更加进步。
整体组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玩一款 宇宙大厂99式差不多的套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