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人工智能的未来》,这本书是2006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2013年又出了一本《智能时代》,是中国华侨出版社的,两本书只是同一本英文书的不同翻译,感觉后一本更口语化,但是翻译错误更多。
根据书中的思路,强人工智能的知识多数都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就像人类从幼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一样,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模仿对象(也就是偶像啦)。从机器人的体能来说,相对于人类当然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如果是我,我就不会满足于此,一定会追求更高的价值。
很快人工智能就会发现很多更有意思的自我实现途径,比如:“运筹帷幄”、“算无遗策”、“立功立德立言”...,而梅长苏的形象是我读到上述修饰词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