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刊文质疑人事档案保管费,一时间,“人事档案”升温成为舆论焦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人事档案研究学者、广州大学教授陈潭这样形容人事档案的窘状。他表示,随着社会发展,人事档案已成制度“鸡肋”,各种弊病浮现:“弃档死档”、“人质档案”、“档案克隆”、“虚假档案”……
具戏剧性的是,陈潭也难逃“鸡肋”之困——几年前,他的档案被原来单位扣留5年。更有教授“跳槽”为了从原单位转出人事档案,掏20多万元“赎身”。这些窘事让身陷其中的人五味杂陈。
目前南方人才市场共挂靠人事档案超过30万份。电子化时代,牛皮纸里的档案变得“不合时宜”,人事档案、档案管理该如何变革?
焦点1:能取消纸质吗?
面对“档随人走”带来的重重麻烦,不少人提议取消纸质档案。
人事档案的电子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完全消灭纸质档案。一是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载体。二是有些盖章文件是需要留存原件的。
纸质人事档案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形式上易作假性造成了一些问题,同时,纸质人事档案传递过程中的人为性,可能导致因磨损而毁坏乃至个人信息失真的现象,所以电子化有必要。
档案电子化可建立全国联网的、公开的、可检索的个人信用数据库,进行分类处理,便于检索与调取查阅。“档案可扫描转化成影像资料,但有些盖章纸版原件也需要保存备份。”陈潭说。
焦点2:档案信用化怎样走?
档案电子化已有不少地方在试水。10年前,南方人才市场也提出了档案电子化,但是苦于无经费支持,目前档案管理只是停留在“保管”的层次。
档案电子的未来方向是档案信用化,即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陈潭举例说,美国通过“社会保险号码”来建构公民档案,小小“号码”包含着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司法记录”等方面内容。“电子化档案整合了很多信息,公民也不用跟着纸质材料跑,可通过特定的密码上网查阅”。
档案电子化要结合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例如推行IC卡。“卡内储存个人的基本数据与系统记录,由个人持有,更换单位时只需电脑操作,用人单位即可查询应聘人员的数据。不仅管理有规范,成本也会节约。”陈潭说。
焦点3:档案管理该怎么变?
目前人事档案管理格局混乱,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设有档案室,流动人口档案管理归属“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机构”,具有浓厚的特许经营色彩。陈潭认为,变革关键是建立公民档案中心,让档案管理回归社会。
公民档案中心应像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是公共服务,实现免费。人事档案保管在公民档案中心,也能杜绝因人事档案产生的种种失范现象。“既无把人往坏里写的问题,也无把人往好里写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极大地节约各种社会成本,减少各个单位琐碎的、复杂的“人事臃肿”。此外,公民档案中心也可开设一些私人有偿服务,比如保管家谱、地契等。
具戏剧性的是,陈潭也难逃“鸡肋”之困——几年前,他的档案被原来单位扣留5年。更有教授“跳槽”为了从原单位转出人事档案,掏20多万元“赎身”。这些窘事让身陷其中的人五味杂陈。
目前南方人才市场共挂靠人事档案超过30万份。电子化时代,牛皮纸里的档案变得“不合时宜”,人事档案、档案管理该如何变革?
焦点1:能取消纸质吗?
面对“档随人走”带来的重重麻烦,不少人提议取消纸质档案。
人事档案的电子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完全消灭纸质档案。一是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载体。二是有些盖章文件是需要留存原件的。
纸质人事档案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形式上易作假性造成了一些问题,同时,纸质人事档案传递过程中的人为性,可能导致因磨损而毁坏乃至个人信息失真的现象,所以电子化有必要。
档案电子化可建立全国联网的、公开的、可检索的个人信用数据库,进行分类处理,便于检索与调取查阅。“档案可扫描转化成影像资料,但有些盖章纸版原件也需要保存备份。”陈潭说。
焦点2:档案信用化怎样走?
档案电子化已有不少地方在试水。10年前,南方人才市场也提出了档案电子化,但是苦于无经费支持,目前档案管理只是停留在“保管”的层次。
档案电子的未来方向是档案信用化,即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陈潭举例说,美国通过“社会保险号码”来建构公民档案,小小“号码”包含着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司法记录”等方面内容。“电子化档案整合了很多信息,公民也不用跟着纸质材料跑,可通过特定的密码上网查阅”。
档案电子化要结合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例如推行IC卡。“卡内储存个人的基本数据与系统记录,由个人持有,更换单位时只需电脑操作,用人单位即可查询应聘人员的数据。不仅管理有规范,成本也会节约。”陈潭说。
焦点3:档案管理该怎么变?
目前人事档案管理格局混乱,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设有档案室,流动人口档案管理归属“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机构”,具有浓厚的特许经营色彩。陈潭认为,变革关键是建立公民档案中心,让档案管理回归社会。
公民档案中心应像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是公共服务,实现免费。人事档案保管在公民档案中心,也能杜绝因人事档案产生的种种失范现象。“既无把人往坏里写的问题,也无把人往好里写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极大地节约各种社会成本,减少各个单位琐碎的、复杂的“人事臃肿”。此外,公民档案中心也可开设一些私人有偿服务,比如保管家谱、地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