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台灣著名文學作家白先勇教授應邀到港大同學會書院演講,內容為「在全球化大趨勢下,怎樣保持中國文學的地位」。這次分享,其觀點精闢獨到,有助同學們了解中國文學在全球的定位及如何保育中國文學。活動分為演講及對談兩部分,今日刊登演講內容。 文字最寶貴 「若要保持中國文學在國際的地位,必須先保護好我們的文字。一個國家的文字是最寶貴的,文字的重要性在於把民族統一起來,將整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化保留下來,特別是中國的象形文字,不論經歷過多少朝代,仍能保存至今。例如,我們仍能閱讀及朗讀出中國幾千年前的《詩經》、《楚辭》,相比起英國的古文,時至今日已經不能理解,無法朗讀出來。在這方面,中國文學實有其了不起之處。」 香港有責任保育繁體字 「香港有責任好好保育繁體字。除了台灣以外,香港就是唯一一個保存繁體字的地方。繁體字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美,每一字都如畫一樣,例如繁體字的『飛』字,就如鳥兒的兩雙翅膀伸展開來一樣,形態上就已經很美。可惜,經過中國大陸的簡體字改革之後,『飛』字只剩一只翅膀了。雖說是希望借用文字改革來普及教育,但我認為這一點是不成立的。香港、台灣都用繁體字,但教育的普及程度一樣很高,港台的地方都用繁體字,但兩地的識字率並沒有因此而減低。簡體字將中國文字的美破壞了,形態上就徹底破壞了。以書法為例,中國書法是其中一樣非常重要的藝術,展現了文字的線條美。而書法本身有自身的一套原理,必須以繁體字來表達,所以即使推行簡體字改革,但在書法界裏,依然使用繁體字。由此可見,繁體字的重要,所以在全球化這場大洪流裏,香港絕對有責任保護好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