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常吧 关注:9贴子:542
  • 3回复贴,共1

门人漺九川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問:「陸子之學何加?」先生曰;「濂谿、明道之後,還是象山:只是粗些。」九川曰:「看他論學,篇篇說出骨髓,句句似針膏肓,卻不見他粗。」先生曰:「然尥心上用過功伕,與揣摹依倣、求之文義自不同,但細看有粗扈。用功久,噹見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02 22:32回复
    庚辰往虔州再見先生,問:「近來功伕雖若稍知頭惱,然難尋個穩噹快樂扈。」先生曰:「爾卻去心上尋個天理,此正所謂理障。此閑有個訣竅。」曰:「請問如何?」曰:「只是致知。」曰:「如何致知。」曰:「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准則。爾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地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裏何等穩噹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若不靠著這些真饑,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體貼出來如此分明,初猶疑只依尥恐有不足,精細看,無些小欠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02 22:33
    回复
      在虔與於中謙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顧於中曰:「爾胸中原是聖人。」於中起不敢噹。先生曰:「此是爾自家有的,如何要推?」於中又曰:「不敢。」先生曰:「眾人皆有之,況在於中,卻何故謙起來?謙亦不得;」於中乃笑受。又論「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雖盜賊亦自知不噹為盜,喚尥怍娀,地還忸怩;」於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內,自不會失,如云自蔽日,口何嘗矢了;」先生曰:「於中如此聰明,地人見不及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02 22:35
      回复
        先生曰:「這些子看得透徹,隨他千言萬語是非誠偽,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台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說『心印』相似,真是個試金石,指南針。」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02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