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吧 关注:59,426贴子:1,745,452

回复:您去过老北京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我都看不懂!在十八里店住过几个月 每天去早市买菜 到处是马车,骡子,下午穿过铁轨拿暖壶到牛场打牛奶!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12-25 03:36
回复
    楼主,咱北京胡同哪些地方比较幽僻,有老北京的味儿呢。人不要太多,帮忙推荐一下,明天想去逛逛


    21楼2015-12-26 20:40
    收起回复
      2025-09-02 05:48: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时候北京护国寺有护国寺庙会,每逢过年过节庙会上热闹极了。唱戏的、说书的、变戏法的、玩杂耍的、卖吃的、卖穿的、卖零七八碎的......。我爷爷带我去时,他最爱听戏,那时候最有名的是外号大妖怪的,他唱京剧唱的最好。而我就爱在卖吃的那里转悠,他经常给我买糖葫芦儿。不知怎么,那时候吃起来真香,现在觉得真没味!


      22楼2015-12-27 14:37
      收起回复
        看星星:
        那时,夏天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有时很到晚凉风才下来,再去睡觉。我们一家都坐在小板凳上围在一起聊天;没事,就抬着头向天空望。还记得:天空上的星星太多了,密密麻麻、有大有小、时隐时现,根本数不清;它们还都不停的眨着眼。天上还有一条不太亮的,由南向北的,宽宽的光带。那时爷爷、爸爸、妈妈就星星的问题给我讲了很多的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天仙配等等。父亲给我讲述了什么是星座,怎样找星座,天河是什么,等等问题。现在大都忘记了。
        我最近回北京,就再也没有那时的情景了。没有了小院,没有了洁净的天空;再向天上看,就只有灰蒙蒙的天和看不清轮廓的月亮,偶尔还能看见一两个比较亮的星星。
        北京的天空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24楼2016-01-02 03:58
        回复
          北京的蜻蜓:
          北京人把蜻蜓叫“老琉璃”,他们飞起来灵敏自如;可以突然停止,突然起飞,突然改变方向。往往在下过雨后或者是下雨之前,成群的出现。我们小孩最爱逮蜻蜓玩,我不会,有一个同学真有办法:他可以用胶粘,不知道是什么胶,他把它抹在长长的棍子上,等蜻蜓停在什么地方时,用抹了胶的长棍一粘,翅膀就粘住了。
          我经常把它绑在细线上手拿着另一端,让蜻蜓飞;这时蜻蜓就得听话;让它怎么飞他就怎么飞,很好玩的。
          有一次我俩去城外逮蜻蜓,走着走着看到前边有一对交着尾的蜻蜓在正前方飞。我下意识的用杆子一甩,打了个正着。等我从地下捡起来时一看,一对都死了。我俩哈哈大笑。


          26楼2016-01-02 09:59
          收起回复
            北京的冰窖:
            那时根本没有空调,降温就靠“冰”。夏天有卖“冰核(hu)儿”的,卖肉的、卖鱼的就把“冰核儿”放在肉和鱼上,来保鲜。家里也经常买来降温,有钱人还买来大块的“冰”放在房子里,一整天房子都是凉快的。我们小孩就爱偷偷着捡几块较小的拿来吃。
            哪来的“冰核儿”呢?有一次冬天爷爷带我出去玩时一看,才明白了。冬天,后海和积水潭都有很多“起冰的”,那时的三九天北海后海积水潭里都冻实了,冰最少也有一尺多厚,人们可以安全的在上面走。工人们不知用什么方法,在冰面上把冰砸开,把冰弄成一尺多长一尺多宽的大冰块。然后,再把它们拉倒德胜门外。德胜门外不远的一个地方,已经预先挖好了很深很深大坑,底下铺好了一层麦草,工人们就把很多很多大冰块堆放在大坑里,再盖上一厚层麦草,封起来,这就是冰窖。等到第二年夏天就把它打开,卖冰了。
            我想,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比热容”很高的物质,用冰窖的道理降温,那不是很环保么。


            27楼2016-01-02 11:36
            收起回复
              老北京普通人家的吃喝:
              小时候我家是个比较贫穷的家庭。虽然有自己的小院子,院子不大,大约二分地及九间房;可是在那个时候比较起来,还是中下等的人家;略强于大杂院的住户。这是因为全家只有我父亲一个人有工作,养活九口人。说起吃喝:主食,百分之九十五的棒子面窝头。解放前,十天半个月吃一回炸酱面或饺子,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一回白面馒头。至于吃菜,平时,那就是咸菜疙瘩、雪里蕻、臭豆腐等等,还有比盐还咸的咕嘟茄子。我记得只有过年才能吃一回炖肉,那叫解馋。
              对了:每到春天,必吃一回黄花鱼,那是真的野生鱼,个头不大约半斤的样子,蒜瓣肉,肥肥的,一股特殊的鱼香!还有一次炸香椿鱼。
              到了秋天必吃一回螃蟹,记得总是父亲提回一大兜活的螃蟹足有二三十个。母亲把它们蒸熟,蘸着酱油姜汁醋吃,真叫个香!
              我老爸的脾气是平时不吃好的,到了“吃好的”的时候,让你吃个够!一年就能解那么三四回馋,足吃,吃饱了再让你加一点!


              29楼2016-01-03 22:48
              回复
                老北京的窑坑:
                在德胜门安定门中间有个壑口,壑口外大约七八里的地方叫土城儿。那里有好多大坑可深了,可能是老年间烧窑取土留下的坑。雨水灌满了就成了湖一样的大水坑,听说很脏:淹死过人。那时,大人就害怕小孩到那里玩被淹死!可是大人越是嘱咐不叫去,越是想去。
                夏天,有一天我和同学商量好下学后一同去土城玩。到了那里一看原来不止一个大水坑,还有好几个呢!每个中间有好远,水坑的直径大约有十几米,水是黑褐色的,不太清亮。边上长满了草和杂树,远处也是高高的树木围着,大坑被挡的严严实实,阴森森的!还不停的听到青蛙哇哇的吵闹和鸡liao(蝉)的叫声。很恐怖啊!我当时吓得想回去,可是那个同学偏不回去,还非要下去游泳。我拦不住,他真的脱了衣服下去了。他在水里扑通了几下,就喊我;水太凉快拉我上去!
                我们回去的路上没说话,可能他也后怕了!到家天都快黑了,我挨了一通好打。


                30楼2016-01-04 22:53
                收起回复
                  2025-09-02 05:42: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老北京的媳妇们:
                  老北京这个靓丽的街景你想不到,说出来你也不会相信,可它是千真万确的。不信,就去问你爷爷奶奶。
                  解放前和解放初,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在胡同里,你会经常看到小媳妇们光着膀子在大街上乘凉、聊天、给孩子喂奶。你信吗?夏天,我的妈妈婶婶,也会光着膀子乘凉,不过是在院子里,不会上街的。她们就害怕光着膀子见到大大伯子(爱人的哥哥)和老公公。只要他们回来就赶紧回到屋子里穿衣服。
                  街上的媳妇们可不论那一套,无论谁在她前面走过他们都不在乎!还是在那里聊天、给孩子喂奶。
                  那时候我五六岁的样子,住在西绦胡同。门旁后面是个死胡同;死胡同里住这一家人,男人在外面工作很晚才回来。媳妇看样子有二十五六岁,长得十分标致,人看人爱;有两个女孩,大的叫大玲、小的叫二玲。所以胡同里的街坊都叫她二玲她妈。我记得她最爱光着膀子在胡同里显摆;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跟邻居们吹他男人怎么好。
                  ......。


                  31楼2016-01-11 13:05
                  回复
                    北京大石桥小学的记忆:
                    现在它的旧址恐怕都没了,大概在大石桥胡同里吧。我记得是一个日本人住过的北面有一座二层日本式的小楼的很大的院子那座小楼的一层是教师办公室二层是五六年级的教室。低年级的教室在平房里。
                    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上课而是早上吃早点。那时候,学校门口外有很多卖早点的,可是我最爱吃的只有两份一个是芸豆饼、一个是饹馇合。都是一分钱一个,芸豆饼给的多一点,没有饹馇合好吃。前几年回北京在没找到那个味道。


                    33楼2016-04-09 23:50
                    收起回复
                      想起姥姥小时候跟我讲,日本人在的时候乞丐进城乞讨都得穿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不然让日本人逮到就拉出成活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04-10 07:31
                      回复
                        看的我有点心酸啊 从小在美术馆沙滩那住 虽然是楼房 但上学什么的都在胡同里 小时候没觉得什么 现在好怀念啊 所以房子也不卖了 留着等我老了落叶归根吧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6-04-10 12:42
                        回复
                          小时候确实是看天知天气。凡是第二天要出门,比如春游、运动会什么的,头天晚上和早上出门前都会看看天,预测下是晴天、阴天、还是要下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04-10 13:05
                          收起回复
                            小时候夏天下午看天就知道一会儿会不会下雷阵雨,挺准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6-04-10 13: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