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转载--------------------------------
摘自〈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圆顿子选辑
其中最后一首:
二十四
打被虚空消亿劫,既登彼岸舍舟楫,
阅尽丹经万万篇,末后一句无人说。
大家再看最后的注解:
右二十四段诗歌,出于各家之手笔,余将其集合一处,先后排列,颇具深心,学者果能全部贯通,即身就可成仙作佛,不必待到他生后世矣。若是妄语,甘堕拔舌地狱。
或问:“既登彼岸舍舟楫”,末后一句,究竟如何?是不能说乎,抑不肯说乎?答曰:古人不肯说耳。或问:“何故不肯说?”答曰:“恐根器浅薄之人闻而惊骇,遂致失其信仰心耳。”或曰:“先生之学,素以彻底见称,今日何妨相告。”余曰:“君勿惊骇。”或对曰:“决不惊骇。”余曰:“有几分信仰?”或对曰:“有十二分信仰。”余曰:“可矣,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轮回做众生。”问者默然含笑而退。
丙子(民国二十五年)孟冬 圆顿识
----------------------------------------------------------【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轮回做众生】就是转世咯。
可怜哦,不过这个解释比跑到反空间还好点~
摘自〈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圆顿子选辑
其中最后一首:
二十四
打被虚空消亿劫,既登彼岸舍舟楫,
阅尽丹经万万篇,末后一句无人说。
大家再看最后的注解:
右二十四段诗歌,出于各家之手笔,余将其集合一处,先后排列,颇具深心,学者果能全部贯通,即身就可成仙作佛,不必待到他生后世矣。若是妄语,甘堕拔舌地狱。
或问:“既登彼岸舍舟楫”,末后一句,究竟如何?是不能说乎,抑不肯说乎?答曰:古人不肯说耳。或问:“何故不肯说?”答曰:“恐根器浅薄之人闻而惊骇,遂致失其信仰心耳。”或曰:“先生之学,素以彻底见称,今日何妨相告。”余曰:“君勿惊骇。”或对曰:“决不惊骇。”余曰:“有几分信仰?”或对曰:“有十二分信仰。”余曰:“可矣,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轮回做众生。”问者默然含笑而退。
丙子(民国二十五年)孟冬 圆顿识
----------------------------------------------------------【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轮回做众生】就是转世咯。
可怜哦,不过这个解释比跑到反空间还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