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帖子谈到了莫桑比克,从反响来看似乎我的理解和大家不同。
下面引自D总文《是“人停”,不是“蛋停”——停止作用的各种理论》:
“
用多发子弹增强停止作用的战术上,也有多种方式。
看过张国荣的电影《枪王》的观众大概还记得“Double Tap”吧?IPSC比赛中某些靶子要求快速连击两发,就是用两发子弹增强停止作用的实战理论。(必须是快速连击的两发而且两个弹孔靠得很近,如果一枪打头一枪打胸就不是Double Tap了)。后来有人觉得连打两发也不保险,于是又提出了向同一个位置快速连打三发的所谓“Triple Tap”(后来在古天乐的枪王之王里就出来了这个)。
“莫桑比克射击法”(Mozambique Drill)是在快速连击两发的基础上演变的另一种近战射术。这要求先向目标身躯快速打两枪,然后迅速向上往目标头部打一枪,也就是一个Double tap再加一个Head shot。前两枪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打胸部总比打头部容易,而且让目标短时间内无法反抗,而第三枪就是为了破坏大脑,使目标更长时间地“停止”下来,或是永远地“停止”。“
以及”不过现在国外最新的潮流不是什么Double Tap或莫桑比克射击法,而是Rapid fire。就是用半自动模式急速向目标身上倾泄多发子弹,向靶子快速倾泄多发子弹是目前美国许多战术培训机构的训练项目。
前三角洲队员、电影《黑鹰坠落》里Jeff Sanderson的现实原型Paul Howe在退役后也办了他自己的战术培训学校,在他的文章里就说过他在1980年代中期加入三角洲的时候,一开始教的也是Double Tap,但后来自然而然都改成Rapid Fire了。因为有一次出任务时,对准目标胸口打了个double tap,人家照样站在原地,于是又在胸口打一个double tap,目标倒了,然后又重新爬起来,再打一个double tap后才彻底不能动弹。”
所以我对“莫桑比克”及其升级版本的理解就是通过快速射击使对方丧失活动或进攻能力,之后再精确射击搞定(或者一直打到死)。与之对应的就是“Double Tap”这类要求快速精确射击的技术,毕竟人胸口比脑袋大多了,所以降低了训练难度,也比较实用。
至于具体的射击方式,就和枪械口径一样,枝节问题。
下面引自D总文《是“人停”,不是“蛋停”——停止作用的各种理论》:
“
用多发子弹增强停止作用的战术上,也有多种方式。
看过张国荣的电影《枪王》的观众大概还记得“Double Tap”吧?IPSC比赛中某些靶子要求快速连击两发,就是用两发子弹增强停止作用的实战理论。(必须是快速连击的两发而且两个弹孔靠得很近,如果一枪打头一枪打胸就不是Double Tap了)。后来有人觉得连打两发也不保险,于是又提出了向同一个位置快速连打三发的所谓“Triple Tap”(后来在古天乐的枪王之王里就出来了这个)。
“莫桑比克射击法”(Mozambique Drill)是在快速连击两发的基础上演变的另一种近战射术。这要求先向目标身躯快速打两枪,然后迅速向上往目标头部打一枪,也就是一个Double tap再加一个Head shot。前两枪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打胸部总比打头部容易,而且让目标短时间内无法反抗,而第三枪就是为了破坏大脑,使目标更长时间地“停止”下来,或是永远地“停止”。“
以及”不过现在国外最新的潮流不是什么Double Tap或莫桑比克射击法,而是Rapid fire。就是用半自动模式急速向目标身上倾泄多发子弹,向靶子快速倾泄多发子弹是目前美国许多战术培训机构的训练项目。
前三角洲队员、电影《黑鹰坠落》里Jeff Sanderson的现实原型Paul Howe在退役后也办了他自己的战术培训学校,在他的文章里就说过他在1980年代中期加入三角洲的时候,一开始教的也是Double Tap,但后来自然而然都改成Rapid Fire了。因为有一次出任务时,对准目标胸口打了个double tap,人家照样站在原地,于是又在胸口打一个double tap,目标倒了,然后又重新爬起来,再打一个double tap后才彻底不能动弹。”
所以我对“莫桑比克”及其升级版本的理解就是通过快速射击使对方丧失活动或进攻能力,之后再精确射击搞定(或者一直打到死)。与之对应的就是“Double Tap”这类要求快速精确射击的技术,毕竟人胸口比脑袋大多了,所以降低了训练难度,也比较实用。
至于具体的射击方式,就和枪械口径一样,枝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