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人居环境改善建设项目排水渠工程运行1年即损毁
事发候村乡石城子村 政府称雨水太大 村民怒称豆腐渣工程
国际商报11月23日太原讯(记者 赵稳成 梁帮静)2014年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用的配套工程安排阳曲县侯村乡石城子村资金30万元,兴建村内排水网格排水渠建设,建成后1年后,本应发挥排水排涝作用的排水工程,却因2015年8月1日一场大雨损毁部分渠道,惠农工程并未惠农,惠农工程伤了民心,群众接受采访时称:“一下雨,排水渠就塌了,难道有关部门就不知道?此工程出现多处质量问题怎能顺利通过验收?上级有关部门是否能查处国家惠农工程建成豆腐渣”。
在群众指引下11月9日记者来到侯村乡石城子村边,现场看到浆砌石为主体的排水渠,一直蜿蜒至村外。教堂一侧王姓群众指着沟里坍塌部分心生怨气。他说:“作为阳曲县2014年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的侯村乡石城子村排水网格建成后1年即损毁,不仅仅是大雨的原因,你看看未坍塌的渠道,有多少凝固的水泥,沙土多水泥少,人为的偷工减料是致使渠道坍塌的主要因素。水渠破坏后,石城子村排水收到限制,部分村民院子内进水,惹得村民们怨声载道。
坍塌的排水网格困扰村民
石城村位于太原阳曲县南部,距县城7.2公里,距乡政府2公里,交通便利。200多户人家,人口不足千人人。听说记者采访,来到现场的群众纷纷说,村内经济状况不好,这些年在上级好政策带动下,收入逐步增加,村中主要道路也一一硬化、绿化,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这段水渠,原来是土渠,2010年左右开挖的,当时依靠土渠排水;另一部分从太阳高速涵洞桥过来的也是土渠;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修成浆砌石渠道”群众告诉记者,2014年在施工的时候群众就对施工队偷工减料行为指出,并要求不合格部分返修,但施工队根本没有听进去群众的意见,依旧原样施工。"这么深的渠,沙多水泥少,渠壁又这么薄,不倒才怪。"村民说,他们曾跟村干部反映,但乡村干部说,不是村民出钱,不关村民的事。
“修成后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我们要求施工队返修了一部分”石城子村委员主任王二牛告诉记者,当时“资金少,时间紧”村里没钱,仅依靠上级财政安排资金施工,乡村配套部分也是出工筹劳,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部分修补过一次。
“问题”工程 何以通过验收
2014年,村民听说政府要在修排水渠,十分兴奋。"这是天大的好事。"村民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困扰村民多年的排水难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但1年时间部分水渠就塌了,简直就是豆腐渣工程!"提及此事,群众十分气愤。记者在村内教堂边看到,沟边有个数米宽的决口,倒塌的渠墙断成几截,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里,没有维修的原渠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排水渠修好后,当年就塌过一部分,施工方曾承诺将排水渠修好。
"这里修好了,其它地方倒了怎么办?政府要给个说法。村民的意见是,不检查就修,到时候这里塌一点,那里塌一点,更麻烦。
侯村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马云顺说,排水渠坍塌后,接到村里反映乡政府也很重视,他也去现场了解情况,坍塌是因为暴雨的水太大,我们当时也向上级反映多次。"排水渠是2014年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项目,使用小型水库移民扶助资金30万元,排水涵洞300迷左右,排水渠130米;另一部分从太阳高速跨路函桥到村内约120米。该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镇村干部与施工方参与。侯村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马云顺表示,目前冲毁渠道部分已完工修复,业已对水渠进行清淤确保排水顺畅。
记者问及施工招标是否规范,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如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公开,马云顺表示这些程序应该有,但是提供不了,都在书记乡长那里保存着。记者提出查看,马云顺部长表示要联系侯村乡党委王书记和人民政府游乡长。而此时侯村乡王书记、游乡长均表示在外开会无法提供。
侯村乡石城子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因质量存在问题,没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既浪费了财政资金,也冷了悬悬而望的民心。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各相关主体责任不明晰,相关部门淡漠、推脱责任,是主要原因。这样一个惠民工程,却不得民心,是群众的诉求有问题?还是当地政府的领导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此事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



事发候村乡石城子村 政府称雨水太大 村民怒称豆腐渣工程
国际商报11月23日太原讯(记者 赵稳成 梁帮静)2014年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用的配套工程安排阳曲县侯村乡石城子村资金30万元,兴建村内排水网格排水渠建设,建成后1年后,本应发挥排水排涝作用的排水工程,却因2015年8月1日一场大雨损毁部分渠道,惠农工程并未惠农,惠农工程伤了民心,群众接受采访时称:“一下雨,排水渠就塌了,难道有关部门就不知道?此工程出现多处质量问题怎能顺利通过验收?上级有关部门是否能查处国家惠农工程建成豆腐渣”。
在群众指引下11月9日记者来到侯村乡石城子村边,现场看到浆砌石为主体的排水渠,一直蜿蜒至村外。教堂一侧王姓群众指着沟里坍塌部分心生怨气。他说:“作为阳曲县2014年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的侯村乡石城子村排水网格建成后1年即损毁,不仅仅是大雨的原因,你看看未坍塌的渠道,有多少凝固的水泥,沙土多水泥少,人为的偷工减料是致使渠道坍塌的主要因素。水渠破坏后,石城子村排水收到限制,部分村民院子内进水,惹得村民们怨声载道。
坍塌的排水网格困扰村民
石城村位于太原阳曲县南部,距县城7.2公里,距乡政府2公里,交通便利。200多户人家,人口不足千人人。听说记者采访,来到现场的群众纷纷说,村内经济状况不好,这些年在上级好政策带动下,收入逐步增加,村中主要道路也一一硬化、绿化,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这段水渠,原来是土渠,2010年左右开挖的,当时依靠土渠排水;另一部分从太阳高速涵洞桥过来的也是土渠;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修成浆砌石渠道”群众告诉记者,2014年在施工的时候群众就对施工队偷工减料行为指出,并要求不合格部分返修,但施工队根本没有听进去群众的意见,依旧原样施工。"这么深的渠,沙多水泥少,渠壁又这么薄,不倒才怪。"村民说,他们曾跟村干部反映,但乡村干部说,不是村民出钱,不关村民的事。
“修成后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我们要求施工队返修了一部分”石城子村委员主任王二牛告诉记者,当时“资金少,时间紧”村里没钱,仅依靠上级财政安排资金施工,乡村配套部分也是出工筹劳,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部分修补过一次。
“问题”工程 何以通过验收
2014年,村民听说政府要在修排水渠,十分兴奋。"这是天大的好事。"村民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困扰村民多年的排水难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但1年时间部分水渠就塌了,简直就是豆腐渣工程!"提及此事,群众十分气愤。记者在村内教堂边看到,沟边有个数米宽的决口,倒塌的渠墙断成几截,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里,没有维修的原渠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排水渠修好后,当年就塌过一部分,施工方曾承诺将排水渠修好。
"这里修好了,其它地方倒了怎么办?政府要给个说法。村民的意见是,不检查就修,到时候这里塌一点,那里塌一点,更麻烦。
侯村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马云顺说,排水渠坍塌后,接到村里反映乡政府也很重视,他也去现场了解情况,坍塌是因为暴雨的水太大,我们当时也向上级反映多次。"排水渠是2014年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项目,使用小型水库移民扶助资金30万元,排水涵洞300迷左右,排水渠130米;另一部分从太阳高速跨路函桥到村内约120米。该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镇村干部与施工方参与。侯村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马云顺表示,目前冲毁渠道部分已完工修复,业已对水渠进行清淤确保排水顺畅。
记者问及施工招标是否规范,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如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公开,马云顺表示这些程序应该有,但是提供不了,都在书记乡长那里保存着。记者提出查看,马云顺部长表示要联系侯村乡党委王书记和人民政府游乡长。而此时侯村乡王书记、游乡长均表示在外开会无法提供。
侯村乡石城子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因质量存在问题,没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既浪费了财政资金,也冷了悬悬而望的民心。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各相关主体责任不明晰,相关部门淡漠、推脱责任,是主要原因。这样一个惠民工程,却不得民心,是群众的诉求有问题?还是当地政府的领导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此事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