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刀歌的精神旅程--感悟作为歌者与诗人的刀郎
作者: 阳关三叠 2005-2-14 23:40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拿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的时候,封套上的一句话给我的影响特别深,就是这句话:刀郎音乐再现盛唐时期西域文化的鼎盛。
我本人对唐诗宋词比较爱好,也有很深的汉唐情结,看了这句话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听了刀郎的歌以后,更加觉得此言实在不虚,仿佛找到了知音,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到底二十一世纪人创作的音乐,还是从远古飘来的盛唐之音?
听了刀郎的歌以后,我首先联想到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因为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最能体现大唐盛世时代风貌的代表性作品,一提起盛唐边塞诗派,总能让人想到那大漠风尘中的热血男儿,无奇不有的绝域景色,以及边关将士旁若无人的大无畏气概和回肠荡气的儿女柔情,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英雄情怀,惊叹于在环境如此恶劣的边塞,竟也有这等美丽壮阔的异景,这种在艰苦中感受美的精神应该就是所谓的盛唐时期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
我认为,作为一个歌者,首先应成为一个诗人,并且应该努力追求诗的悟性,诗歌语言极为简练精确,字字千钧,容不得任何误解与猜疑,却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
刀郎的音乐魅力在于在浓厚的抒情中,表现了奔放的气势和慷慨激昂的精神,雄奇壮丽,气势磅礴,令人豪情喷涌,意气风发,悲怆而非哀怨,不失唐人气骨,同时感到有一种跳跃性和铿锵有力的节奏感,有一种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有:浪漫、壮阔、慷慨、奔放、恢弘、奇峭、悠扬、苍莽、悲凉的总体艺术意境。
“意境”这个词最早就是由唐代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原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有三义:兴、比、赋,三者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字之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近而不俗,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我国古代艺术中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作为中国诗文化的内在精韵,具有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全息性,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刀郎音乐的中西(西域)合壁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尝试,西域民族文化艺术及其审美的特殊性是流动开放性、多元并存性和人文的崇高性,西域一直以来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这
作者: 阳关三叠 2005-2-14 23:40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拿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的时候,封套上的一句话给我的影响特别深,就是这句话:刀郎音乐再现盛唐时期西域文化的鼎盛。
我本人对唐诗宋词比较爱好,也有很深的汉唐情结,看了这句话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听了刀郎的歌以后,更加觉得此言实在不虚,仿佛找到了知音,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到底二十一世纪人创作的音乐,还是从远古飘来的盛唐之音?
听了刀郎的歌以后,我首先联想到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因为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最能体现大唐盛世时代风貌的代表性作品,一提起盛唐边塞诗派,总能让人想到那大漠风尘中的热血男儿,无奇不有的绝域景色,以及边关将士旁若无人的大无畏气概和回肠荡气的儿女柔情,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英雄情怀,惊叹于在环境如此恶劣的边塞,竟也有这等美丽壮阔的异景,这种在艰苦中感受美的精神应该就是所谓的盛唐时期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
我认为,作为一个歌者,首先应成为一个诗人,并且应该努力追求诗的悟性,诗歌语言极为简练精确,字字千钧,容不得任何误解与猜疑,却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
刀郎的音乐魅力在于在浓厚的抒情中,表现了奔放的气势和慷慨激昂的精神,雄奇壮丽,气势磅礴,令人豪情喷涌,意气风发,悲怆而非哀怨,不失唐人气骨,同时感到有一种跳跃性和铿锵有力的节奏感,有一种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有:浪漫、壮阔、慷慨、奔放、恢弘、奇峭、悠扬、苍莽、悲凉的总体艺术意境。
“意境”这个词最早就是由唐代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原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有三义:兴、比、赋,三者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字之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近而不俗,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我国古代艺术中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作为中国诗文化的内在精韵,具有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全息性,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刀郎音乐的中西(西域)合壁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尝试,西域民族文化艺术及其审美的特殊性是流动开放性、多元并存性和人文的崇高性,西域一直以来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