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五虎吧 关注:1,590贴子:350,591
  • 6回复贴,共1

三国武将十大颠峰时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WWW。BAIDU。CON


1楼2008-06-22 21:05回复
    NO.10文鸯单骑退雄兵 

      “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八岁的文鸯就展现出了自己的颠峰时刻。抖擞精神的数百员魏将看到一个毛孩子,决心捉拿。结果他们找错了人。这孩子竟然敢单骑迎敌!于是魏将上前支招,结果被文鸯钢鞭打醒了,原来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呀!于是全力快攻,猛攻,但都被文鸯用更快更猛的招数击败。只见钢鞭上下翻飞,狂舞猛扫,碰着死,沾着亡。文鸯对追兵丝毫不惧,杀得性起,四五番的冲阵。魏将胆战心惊,终于退去。赵云闯曹营是一直运动作战,能不打则不打,尽量不打,从这个意义上,文鸯超越了赵云。从此乐嘉桥被人记住了。 

      十大颠峰时刻之十乐嘉桥的文鸯。 

    NO.9老将坚挺斩夏侯 

      “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黄忠以七旬之龄斩了“虎步西北”的夏侯渊。不知道黄老将军练的功夫是不是属于道家一派,越是年岁大越是功力深。当初长沙之战老将军是不是功夫还没练到家?所以关羽才能与之战平?一般人到七十别说上战场,就是在家能生活自理也算不易(三国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可就是这个老家伙,看准时机,紧摧跨下马,倒提凤嘴刀,狂如下山猛虎,猛似出水蛟龙,天崩地塌,轰雷震天,刀劈夏侯渊为两断。“妙才”成了“断才”。从此的定军山就有了白发传说。黄忠活到现在一定是壮阳药的最佳代言人。 

      十大颠峰时刻之九定军山黄忠。 

       
    NO.8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说这是一对组合有点牵强,就说是一场表演赛的两个对手吧。 

      孙策号称“小霸王”,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威震江东。 

      太史慈在北海就露了脸,可以说孙策平江东也就这场打斗是值得人期待的,其他的和这二人比不是一个档次。果然罗先生没让人失望。在神亭演出了一场颠峰对决。 

      太史慈真勇将也,带着个卑将就来斗孙策;孙策也不含糊,不要别人插手,单打独斗。结果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的对决从长兵器到短兵器,空间从马上到步下,最后成了肉搏。英雄惜英雄,不打不成交。太史慈最后归顺了孙策。 

      这场对决做秀的成分居多,因此影响了名次,但这不妨碍这段佳话在江东的流传。 

      十大颠峰时刻之八神亭太史慈VS小霸王。 

    NO.7许诸裸衣斗马超 

      “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虎痴”在演义中一出场就有不俗表现,可以前不是杀些“下将”,就是因为曹操的计谋成全,所以没有颠峰表现。这次机会来拉,碰上了号称有“吕布之勇”的马超,面对前两天刚有颠峰表现的马超,许诸作为武将的血怎能不沸腾?于是他的颠峰时刻也爆发出来了。许诸力大刀沉,打起仗来仗着个“猛”字可以说无往不利。问问仓亭十面埋伏时的“十数将”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可这次的对手和以前不一样。只见他对自己的狂攻招招都招架住了,并且在五十回合后开始反攻。这家伙枪法如狂飙,招数狠辣,枪枪夺命。许褚心想,自己肩负着曹将的所有希望,张合败了,于禁败拉,立通死拉。自己要输了就彻底的败了。所以他使尽平生所学,拼死相斗。这一拼命发现对方也难以招架。就这样双方大战了三百合。最后许诸卸了盔甲,浑身筋突。可是对方似乎有使不完的招数。许褚抓住机会夺兵器和对方较力。精明的主公曹操看出了他的劣势,派兵混战,这才算打成平手。 

      许诸裸衣斗马超,虎痴之名传天下。 

      十大颠峰时刻之七潼关许诸。 

       
    NO.6典韦奋死拒寨门 

      “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怎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主公在里面调情,于是典韦也糜烂一回,喝多了。敌人已到,趁手的兵器没有了,也没有兵将。只有自己保护主公脱险。于是典韦用必死的决心展现了自己的颠峰时刻。要知道以前在濮阳救主是在满身装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形式却是身无片甲,又无大戟,只有死拼。刀砍钝了,就用人来当兵器。最后敌人乱箭齐发,他还是没有倒下。因为他知道他多坚持一刻,曹操就多一分希望。在这种激励下,典韦做出了恐怕连项羽都做不到的事情。 

      可惜这种颠峰是无奈和绝望的颠峰,虽然他展示出绝佳的勇气和忠心。但伴随着颠峰过后他的生命也结束了。可惜! 

      此举可与杨再兴力拒小商桥相媲美。 

      十大颠峰时刻之六典韦奋死拒寨门。


    2楼2008-06-22 21:06
    回复
      2025-11-19 15:4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5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关羽的这句话使曹操记住了张翼德的名字,于是碰上的时候难免心虚。再加上不知道张飞背后的虚实。所以不敢轻进。没想到这人竟敢主动挑战。而且声音之巨旷古绝伦,如万马奔腾,似狂雷在耳。紧接着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再也挺不住了,回马而走。 
        要知道张飞面对的是曹仁、李典、夏侯敦、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和八十三万大军!就这气势已经凌驾于吕布之上。 
        虽然在以后的表现中张飞也大战张郃,马超,曾经对抗吕布。但这次无疑其颠峰表演。据说江水都倒流拉-_-!!。 
        个人估计张飞能有这样的表现,喊出这么大的声音有三点原因:1。威慑敌军。2。给自己壮胆。3。喊喊赵云来帮自己。(赵云太累,没过来)。玩笑,玩笑! 
        十大颠峰时刻之五长坂桥上的张翼德。 

      NO.4关羽白马斩颜良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先说说颜良,个人认为他也处在自己的颠峰状态。以前在袁绍手下虽然号称“勇冠三军”,但没有展示自己的绝对武力,这次碰上猛将如云的曹将,可以说是摩拳擦掌。所以他一定对曹将都有大概的打听。比如说哪门哪派,擅长哪些招数,分别长什么样,叫什么名。(所以后来关羽一来他觉着诧异,对不上号)看看他的表现:“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如果说前两个不是实力,那徐晃呢?曾与许诸战五十合呀。所以诸将栗然。可见这颜良绝不是浪得虚名。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出战了。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从这段话中我估计关羽事先已经看出了河北军阵有破绽,而且已经盘算好在哪进,在哪结束战斗,在哪出来的最佳路径,所以才敢放出大话。但这也和他性格高傲,对自己武力有绝对信心有关。传说关公平时眼半闭,只要睁开就是杀人。这是有道理的。在武术里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也是历代武术家惯用的的伎俩。 
        于是关羽发动突然袭击,利用赤兔马的机动力,狂奔下山(和黄忠有点相似),在预定的地方碰到颜良。由于已经说过的原因,颜良措手不及。但来看这个字---“刺”,按常理,刀应该是“砍”或“斩”。但这里为什么是刺?我个人估计是这样的:关羽事先肯定听说了颜良的勇猛,所以已经制定了一套招数来速战速决,那就是出怪招!!!文中并没有说颜良的动作,只说心理“方欲问时。”。那颜良是什么动作呢?我们可以想象,他看见是提刀的将过来,第一反映就是向上架或向左右挡,如果是提枪的将来了他一定会防止胸腹部。可这就显示出关羽的高明,他偏偏用了刀法中绝少的“刺”,一举成功。 
        综上所述,虽然关羽斩颜良是占了突袭,虽然是占了赤兔马的优势。但这是在他周密部署和超强武力,自信,胆魄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比之后来战黄忠,庞德等都要精彩得多。可以说关羽真正武力成名不是斩华雄,而是这次。无愧于关羽颠峰时刻。 
        现在白马还有一个孤魂,那是颜良,他为什么不散去?他在寻找 失败的原因。 十大颠峰时刻之四白马坡的关羽。


      3楼2008-06-22 21:06
      回复
        最后是谁?您想想还有哪位牛人没说!对!就是他——吕布! 
          NO.1吕布会斗关东十八路诸侯。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 
          如果没有吕布,赵云是排第一。如果没有吕布,张辽威震逍遥津和甘宁百骑劫魏营 ,可以并列第十。但吕布就是吕布,任何人也无法撼动。 
          文章写到现在,我真有点江郎才尽了。怎么说呢,吕布的颠峰是辉煌的,吕布的颠峰是庞大的,吕布的颠峰是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 
          说他辉煌是因为他不废吹灰之力斩了三将(感觉这三人应该与纪灵一个级别,由于出场太少被人忽视)。 
          说他辉煌是因为他杀得八路诸侯束手,必须合十八路来迎。说他辉煌是因为他逼公孙瓒亲战。说他辉煌因为他是吕布(好象在说因为他是乔丹,所以不需要理由) 
          说他庞大是因为他作战涉及的面广,这才是与“军神”气概相配的。这也正是胜过赵云颠峰的关键。广得北到公孙,南到孙坚,广得东起袁绍,西至马腾。广得全天下的目光早早的就聚在虎牢关。 
          说他是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只因为那段“三英战吕布”。嘿嘿,三国大将关张联合老大刘备打人家一个,好气派,好威风。“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张飞在五十合后处下风(后来张飞与吕布斗百合,说明吕布过了颠峰期),于是“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好一个“战不倒”,也就是说继续往下打还有一拼。这时,“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更何况这三个都不是一般人。即使这样“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说明还是打了好一阵子的。最后吕布是全身而退了!试问:三国中谁能在张三爷手下走五十合?(马超),谁能在关羽和张飞联手下走三十合?(赵云也许),又有谁能在刘关张联合下支持一时,且全身而退?(没有!)所以说他是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 
          吕布一生大小战无数,尤以力敌曹军六将且全身而退著名。但无论哪一回,都无法与这次相比。三国中其他武将的颠峰时刻也无法与之相比。这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的武艺无法用笔墨叙述了,就用比较吧。论快,吕布交战的大多是“不三合”(赵云)。论狠,与他交手除了群欧和几个牛人(张飞,夏侯敦)之外,不死即伤。(马超)。论猛,战十八路诸侯就是明证(关羽)。论守,一生没有受伤记录(赵云)。论气势,战十八路诸侯,不汇合诸将战曹操(张飞)。至于吕布冲阵与赵云有不同,“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赵云是有选择的冲,而吕布是有点横冲直撞的味道(武力超强,不需要选择)。 
          吕布会斗关东十八路诸侯的颠峰值只逊于项羽的颠峰。无愧于三国第一猛将的称号! 
          现在虎牢关上还有战鼓之声,那是吕布的军神之音! 
          十大颠峰时刻第一名:会斗关东十八路诸侯的吕布。


        5楼2008-06-22 21:07
        回复
          酷,吾人当存


          7楼2008-07-21 11:46
          回复
            DD```


            8楼2008-07-21 12:01
            回复
              公真乃饱学之才!


              9楼2008-07-22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