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芸吧 关注:1,341贴子:28,141

阿云是大美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隋吧里还有人拿手绘的画片说事,真是可笑.陈淑芬的这样的美女画一抓一大把.历史上连长孙皇后叫什么全名都没说清楚,更没有史料说她老人家是大美女了.
有本事拿史册来说啊,现在演员长的漂亮,就是长孙皇后漂亮了??我还看过老的不行的长孙皇后呢.
只有史册才真实记载当年的情况.
阿云是虚构的,所以阿云的美丽永存哦~~~云迷们一起欢呼吧!~~


1楼2004-09-04 20:39回复
    非也,我不会贴图,也懒的贴,不过您说历史上的长孙皇后不漂亮小生可不敢苟同.我建议您去隋吧看看长孙是美女有画像为证!!!


    2楼2004-09-05 08:36
    回复
      2025-08-18 22:41: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拜托
      我说的很明白了 那是现代的图 好象不是真人吧????
      我希望各位给我举出一些史料来说明,就是这样.
      您自己也说了 是"历史上"
      那么就请不要拿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是现代的图片甚至什么演员来说事OK?


      3楼2004-09-05 11:49
      回复
        支持阿云~~~


        4楼2004-09-05 11:49
        回复
          • 218.82.62.*
          楼主你干吗!?你不喜欢蓉,也不用这么侮辱蓉吧!
          我不喜欢哥舒,我就能说她是老太婆了嘛?
          745啦!


          5楼2005-02-17 13:33
          回复
            楼主MM
            建议你去看下唐史,正史里有记载说长孙是美女的
            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是也是她们地区远近闻名的美女。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去查查权威的历史资料。
            我查过的,里面确实是这么记载的。至于那图虽为现代人所画,但是那个画家也是根据史料画出来的。
            况且李世民自己都在结婚当晚说,他娶到了天下第一的贤淑佳人。种种史料也证明了李世民一生最爱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你想想看,李世民可算是很色的,如果长孙不是美女的话,他会那么喜欢长孙皇后而且在她死后无心理朝政??这点不信,你可以去考证贞观之治的前10年和后10年的差别。后10年明显衰败。长孙皇后就是贞观10年去世的。


            6楼2005-02-17 16:36
            收起回复
              hehe ,这几天一直在看企鹅小姐同阿云在聊,我就没插进来.现在有问题可以讨论了,我就说说自己的看


              7楼2005-02-17 17:58
              回复
                首先,贞观后期的衰败原因
                唐初,大唐的军事确实很强,东征平辽,灭得突厥远走他乡,威震西域、草原。贞观后期,接连用兵失误,多次征高丽失败,不仅消耗国力,更是耗尽信心,只能凭着机谋勉强维持,西域诸国也敢联合用兵侵唐,求和渐渐成了唐朝的文


                8楼2005-02-17 17:59
                回复
                  2025-08-18 22:35: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唐王朝建立在亡隋的废墟之上。初期,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水平很低。在这种情况下,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既有多种实物货币,又有单位价值较小的铜钱,从而较好地适应了小额商品交易的需要。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贞观后期,尤其是高宗、武后及玄宗时期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其落后的一面。首先表现在绢帛作为货币因体大物重、不便分割、难于运输储藏等缺点开始不受市场欢迎,绢帛作为货币的职能趋于衰退,商品交易趋向喜欢使用更高一级的铜钱作中介,提出了增加流通中铜钱投放量的要求,然而唐王朝的官营铸币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于是造成了流通中铜钱短缺的日益加剧,又进而引发了严重的铜钱的私铸和滥铸,造成了物价波动、货币流通不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混乱,对国家财政制度造成威胁,使唐政府大伤脑筋。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9楼2005-02-17 18:01
                  回复
                    历史是连贯性的,那么历史的起伏也就具有延续性,潜藏的必然因永远存在,不是皇后驾崩导致的,否则,也就不会出现高宗武后之期的社会经济相对贞观而言较平稳的发展.


                    10楼2005-02-17 18:03
                    回复
                      在636年(贞观十年),辽东战役回来时,唐太宗得了痈疮,此后一直调养,开始服用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到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吃了这个外国骗子的“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恶化。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性发作,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岁。


                      11楼2005-02-17 18:10
                      回复
                        由上面的材料,我认为太宗在后期能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身体.
                        他死于649年,也就是长孙皇后去世13年之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历史上,即使是汉武康熙这样最杰出的君主,也都不可避免的在自己的后期执政能力方面走下坡路,这只是封建帝王的必然性.当然,同皇后的死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帝后之间关系很好,因此,是一种亲人的感情.在暮年时刻而亲人又去世,这在精神上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12楼2005-02-17 18:13
                        回复
                          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看史官所写的起居注,这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帝都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大的历史错误,他看起居注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个坏先例,破坏了这个制度。


                          13楼2005-02-17 18:14
                          回复
                            从上面来看,长孙皇后的死对国家最大的损失就是无人进谏.的确,有那样的远见卓识与胆识的皇后,太宗应当是无上的幸福.


                            14楼2005-02-17 18:15
                            回复
                              2025-08-18 22:2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说长孙皇后是美女的史料,我还真的没找到.不过如果是唐史上所说的,就比较犹疑了.你见过古代官方的史书上说皇后长的不美吗?朱元璋的马皇后还是什么"秋水,百合"之类.
                              因此,如果是一般美女,就大概不是美女.是绝代美女,大概就是一般美女,类推.

                              并且,长孙死的时候36岁,虽然不是很老,但也算中年人,就算是个天仙,光凭容貌也不会一直被皇帝礼遇有加吧?这个时候觉得企鹅小姐倒是有点低估他们的感情了.我想就像玄宗和贵妃那样,有爱情吧.


                              15楼2005-02-17 1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