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吧 关注:5,962贴子:11,994
  • 8回复贴,共1

【设计之声】绘图员的日子(十五) 剪力墙结构的自我修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者说明:
本文来源于土木在线,很有幸看到这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特转发于此与大家共赏。
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原文作者联系我,我将及时删除。
个人联系方式:
Mail: zongshentian@126.com ;ch@ojn-sd.com


IP属地:新疆1楼2015-11-05 14:48回复
    绘图员的日子(十五) 剪力墙结构的自我修养
    原创总结 | 笔者:爱结构vs爱生活
    作品辑:【绘图员的日子】


    IP属地:新疆2楼2015-11-05 14:48
    回复
      2025-08-14 22:16: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笔者自述:
      绘图员的日子,结构小菜鸟,”堕入“行业一年有余,深信思考比行动更重要的理想主义者。不忘初心,追求高效,只争早夕,学而思。。。
      其实很多时候人真的是懒散的,总觉得这个那个多简单,不用动笔动脑去写写画画,可到了你真正走到这些问题背后的瞬间,经常会被揪出那些曾被你一笑而过的细节,如果你就此悔过,引起重视,为时不晚,若你自以为是,想着自己下回定会记得的,那么这样的你已然忘却了怎么去思考。


      IP属地:新疆3楼2015-11-05 14:49
      回复
        思考
        设计一般分为计算和制图。计算是制图的依据,图纸是计算的灵魂。和去年相比,我正迈入绘图员的第二阶段,即真正涉足设计行列。然而在慢慢探索模型之美的路上,仍有必要反思绘图习惯的不足,且行且深思。
        近来,单位围绕设计标准化展开了许多工作,还专门成立了设计研发中心,主要进行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内与外。内部主要统一绘图标准,技术措施和计算书格式内容;外部便是各个专业间的协调,统一图层,提资要求等。如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不思改革,不图进取的团队很显然将被湮灭在残酷的现实之下。诚然,单位的举动是时代的需要,为公司领导的决策点赞。
        既然团体奋发图强,我等菜鸟焉能落后。引用结构设计原理的思路,什么样的结构(团队)是优秀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什么样的结构(团队)最高效,传力路径最短(找准自己的定位,合理利用各自的长处)。


        IP属地:新疆4楼2015-11-05 14:50
        回复
          不当,比较容易解决。那么是什么引起了构件剪压比超限呢?



          上图圈出的连梁超筋,主要原因在于其作为主要传力路径上的关键构件,从荷载工况下的内力可知,Y向风和地震作用下剪力较大,故造成剪压比超限。这种没办法调节结构体系的超限,只能从高跨比、截面层次去刚度相关的调整了。


          IP属地:新疆6楼2015-11-05 14:51
          回复

            图2 荷载作用下的M11图

            图3 荷载作用下的M22图

            图4 简支边界板主应力方向图

            图5 固结边界板主应力方向图
            图1为荷载组合下板的挠度图,板中最大变形为1.82/0.778mm,满足要求。图2为荷载组合下板的M11图,简支边界板在角点连线出现负弯矩板带,而固结边界板弯矩较为均匀,基本处于边界负弯矩跨中正弯矩手里形态;图3为荷载组合下板的M22图。以上可知除了 角点处应力集中,其他受力形态还是和简支固结构件相似。图4、图5则反映了异型板受力的主应力方向,通过主应力方向可以判断楼板出现裂缝的形态和半边负筋的排布原则。
            墙柱
            1.截面
            说到截面,一般会涉及两个因素,一个是轴压比,另一个则是墙肢稳定性。这里想说的是请辩证的看待轴压比,一直记得在重庆实习时,屈总对轴压比的高见。(屈总是我遇见的第三位人生导师,那个年代出来的人,功底是扎实的,虽说接触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轴压比超限,一般会想到的是加大面,但往往由于建筑功能限制,加厚会被建筑诟病,所以会想到加大混凝土标号,这里需要注意规范关于限值轴压比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高规6.4.2条文说明指出,抗震设计中限值轴压比主要是保证柱的延性要求,而对于延性,往往就是材料越强越脆。所以不能一味的加大混凝土标号来满足轴压比的要求。
            结构的艺术,在于辩证的看待手中的点滴,所谓高深,其一为高,登高望远,一览无遗,在于自我投资;其二为深,深思熟虑,不求甚解,在于思维方式。可见高深二字,或遥不可及,或触手可探。最近一直忧思短期内的自我规划,如何不急功近利却能勇猛精进,年轻人毕竟经历的少,万事莫能一帆风顺。另一方面,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抉择与教训,才能懂得什么样的是最重要的,值得争取的。
            2.纵筋
            纵筋中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纵筋的相关规定都可以在规范中查阅,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主要需要注意的是规范对配筋率和直径要求的双控,上次就是用墙柱助手进行边缘构件设计,结果闹出了直径不满足的笑话。最大间距的话,规范貌似未做出相应规定,但我想按照框架柱的规定设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3.箍筋
            和纵筋一样,箍筋也有着同样的注意点。约束边缘构件采取全部箍筋形式设计,构造边缘构件采取隔一拉一设计。两个重难点:重叠部分和计入墙体水平筋的问题。
            4.墙柱助手
            墙柱助手(雨夜屠夫)将墙柱施工图一下变得简单,如果模型前期调好,这步应该也没什么好说的,剩下的只是细心制图。软件让你我成为“傻瓜”之时,切勿沉沦,心中尚应对结构设计如初衷。
            5.建模概要
            剪力墙模型的调整还是挺讲技巧的,高手随便动两下就能调出漂亮的参数,菜鸟死磕也无济于事。这篇想在之后的章节写写画画。
            未提供翼墙效应的墙肢建模 外围剪力墙由于建筑功能的限制,往往无翼墙或是无有效翼墙,下面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墙和梁受力的影响(实际长度翼墙,不建,柱代替)



            由上图可知考虑无效翼墙的模型,墙肢和梁配筋会大很多,而以柱替代或是不建的结果是梁柱配筋小一些。


            IP属地:新疆8楼2015-11-05 14:53
            回复
              以上


              IP属地:新疆10楼2015-11-05 14:54
              回复
                各位大神,请教一个问题270✘250混凝土柱能承受多少吨?柱高三米,六根14标螺纹钢,箍筋8园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14 21:44
                回复
                  2025-08-14 22:10: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12楼2021-08-05 0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