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人吧 关注:16,956贴子:563,301
  • 11回复贴,共1

一些事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居然忘记了一些事情。


1搂应该给百度的


1楼2008-06-18 23:59回复
    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忙来忙去,昏天暗地。
    回过头来一看,自己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更居然的是,居然还有更多的事情还没有做...
    文章总是要写的。C、P。I涨了,罗伯斯怕也跑不赢了,在高校的庇荫下还可以多喝几碗免费汤度日;可是连它母亲的爱思唯尔也涨了,一时间很惆怅。
    人家说GDP,我是不太明白的,好处是看的见的,因为据说我们有很多钱,金融战,玩的起;AO运了,ZD了,照样逼着法国佬道歉,很好,很大国。地ZHEN了,更热血,更团结,私通的婊子自然会遭到报应。
    悄悄的,爱思唯尔却涨价了,我们却束手无策。

    或许大家不在意,但是下面一篇报道,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我们的孩子,我们中国人的后代,还要继续学习50甚至100年的英语——这个浪费着我们有限青春的恶魔,关系我们找一份体面工作的法宝,因为控制着能够“科学发展”“创新国家”的学术界,掌握在西方手里。我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DU力。

    爱思唯尔的涨价。


    2楼2008-06-19 00:01
    回复
      2025-08-26 13:2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8年06月04日 07:17: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 

       2008年,曾经低价进入中国高校的世界头号出版集团励德爱思唯尔喊“涨”。 中国高校携手抵抗,谈判破裂。在众多高校俯首接受对方的提价方案时,一些高校仍在顽强抵抗,却面临学术断粮。

       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院士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多在国外商业性学术
      期刊发表,这往往使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落到国外出版商手里,使得本国公共投资产出
      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的私有资产。这些出版商再以高价卖给发展中国家,赚取
      高额利润。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研究人员却因当地图书馆经费不足而无法获取这些
      信息。


      3楼2008-06-19 00:03
      回复
        近来,在世界头号出版集团励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的涨价风波中,清华大
        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感到“很郁闷”,教授和学生们谈起此事的口吻,
        就像在描述一场战争。 

         爱思唯尔年年提价的底气 

         根据2008年征订方案,爱思唯尔今后3年在华年均提价15%(实际16.7%),是至今
        4次调价中最高的一次。 

         据介绍,爱思唯尔的一名高层人士2007年曾很不客气地称:你们没钱可以不订。东
        北一所重点大学的代表当场拍案而起,表示反对,但该校如今已经接受了3年涨价25%的
        要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图书馆馆长形容,同行对爱思唯尔是“忍气吞声”。 

         英荷“混血”的励德爱思唯尔,在全球出版社排行榜上雄居首位。在爱思唯尔的版
        图中,有2000多种学术期刊,涵盖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经管。《2006年期刊引用报告》显
        示,该公司53种期刊影响因子位居相关领域首位。其中的佼佼者《柳叶刀》和《细胞》
        ,堪称很多生物学家的“梦想”。 

         在爱思唯尔中国总部向本报记者提供的关于该公司“你必须知道的十件事”中提到
        ,伽利略、达尔文、笛卡尔都曾是这家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出版社的作者。 

         爱思唯尔中国区总监孙高鹏告诉记者,数字出版业务渐成爱思唯尔的主要收入来源
        ,已增至总收入的四成。其旗下的在线平台ScienceDirect的期刊数量超过2500种,“拥
        有世界四分之一的科技与医学领域经同行评审的电子版全文文献”。 

         自1999年Science irect提供服务以来,至2006年累计下载文章已逾10亿篇,“每个
        工作日平均每秒有36篇被全文下载”。预计2008年下载量将超过4.5亿篇。


        4楼2008-06-19 00:04
        回复
          在中国,2006 年ScienceDirect向高校师生提供了3000多万篇下载量,占全国高校
          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在同类产品中,ScienceDirect 是售价最高的,也是
          订户最多的。 

           孙高鹏说,ScienceDirect的中国客户,从2000年首批11家,增加到2007年的200多
          家,以大学为主,其他还有国家图书馆、各部委图书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
          学院等。 

           “从2000 年起,ScienceDirect已经成为中国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须臾不可离手
          的信息资源和研究工具。”爱思唯尔的宣传材料中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07年全国高校向这家出版社付费最多的依次是北京大学4965
          90美元,吉林大学358546美元,南开大学311749美元,此外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


          5楼2008-06-19 00:04
          回复
            议价谈判宣告破裂 

             为了争取合理价格并简化程序,国内图书馆均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
            名义出面议价。 

             该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规划中3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成员图书馆
            超过500家。 

             去年11月9日,双方在北大图书馆进行了集体谈判,随后又多次沟通。 

             11月29日,该系统向成员发出了“关于ScienceDirect数据库谈判情况的通报”。“
            很遗憾Elsevier公司始终不接受我们代表客户提出的意见。”“目前的方案是难以接受
            的。” 

             这份通报透露,爱思唯尔提出的方案,涨幅平均超过15%(实际16.7%),该系统
            希望不要超过7.5%。 

             爱思唯尔还要求增加教育网专线费,该系统建议免除。 

             谈判无结果,双方又进行了多个回合的讨论。但这份通报透露,在此期间,爱思唯
            尔已经接到为数众多的高校关于尽快开始采购的要求。


            6楼2008-06-19 00:05
            回复
              在此情况下,该系统引进资源工作组表示:“承认ScienceDirect数据库对中国的教
              育科研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对15%的涨幅是无法接受的,谈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
              果。”并表示“对目前的订购方案不推荐,不认可,不签字”


              7楼2008-06-19 00:06
              回复
                通报发出后,在新浪网专门讨论图书馆发展的“图林博客圈”,仍不断有人呼吁“全国图书馆联合起来”,◎◎爱思唯尔


                8楼2008-06-19 00:07
                回复
                  2025-08-26 13:14: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个网民说:“有时候会冲动地想,就拿Eslevier开刀,全中国就停Elsevier三年,看它还牛什么牛?” 

                   这些康议,也仅仅是康议而已


                  9楼2008-06-19 00:08
                  回复
                    在高昂费用面前的不同选择 

                     面对出版巨头开出的价目表,忍痛接受方案的学校前仆后继。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毅说,除了一些合约细节仍在协商,清华已基本接受了涨
                    价方案。但未对方案提交回执(即无意续订)的大学,至少仍有24所。 

                     孙高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拒绝透露24家订户的名单,并强调“到目前加入的
                    新用户有20多个”。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充
                    满忧虑:“Elsevier在不断宣称与国际价格接轨的同时,有计划、有预谋地疯狂涨价,
                    中国大陆各类型图书馆将成为Elsevier盘中的美味肥羊!” 

                     在2000年进入中国大陆之初,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爱思唯尔还是温文尔雅的。知
                    情者回忆,爱思唯尔当年要求每校每年最少订购两万美元的纸质期刊,在此基数上再交
                    3万美元左右,便获得 ScienceD irect的使用权。“以这么低的价格进来,我们以后就
                    离不开了。”北京某高校图书馆的一名馆员说,“现在的局面就是这样的。” 

                     更让爱思唯尔成为众矢之的的,是“只许增不许减”的强硬条款。订户购入哪些期
                    刊,每年可自行调整,但只许在总费用之内进行。假设某校原来的订阅费是40万美元,
                    在下一年度希望退订价值10万美元的期刊,这将无法实现。 

                     每3年为一个合同期。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曾是订户,但上个合同期(2005~
                    2007)没有续订,2008年重新订购。该校被要求必须把上一个合同期的那些期刊全都“
                    补订”,而且还要按照大约年均10%的涨幅交费,尽管在过去的3年里,双方合同已经终
                    止,该校师生没有得到服务。 

                     采访中,记者获得一份ScienceDirect全学科订户(相对于分学科订户而言)的费用
                    表。它列出了2007年的费用,规定了后3年的价格。这份费用表显示订户包括150家大学
                    ,记者随机查看了几所学校: 

                     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82148美元,2010年116160美元,涨幅41%;厦门大学 2007 年
                    78365 美元,2010年158075美元,涨幅101%;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77134美元,2010年
                    157788美元,涨幅10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4598美元,2010年必须达到18577美元。面对超过300%的
                    涨幅,这所学校去年12月无奈公告师生:停订。 

                     一名高校图书馆馆长担心地说:“全国被捆绑的学校,会被爱思唯尔拖垮。”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毅均透露,每年仅大陆高校
                    组团购买爱思唯尔产品已达1800万美元。程焕文说,2010年将达2800万美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5月发布的停订说明中描述:“经我馆采访人员1个多月的谈判,对
                    方毫不让步,致使谈判破裂。”“国家科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机构也未能与之
                    取得谈判结果,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均在2008年停止了该数据库的续订和服务。” 

                     “说明”还指出:“由于国外科技期刊文献属于世界商业出版公司的垄断产品,目
                    前国内尚没有某个组织能联合科研教学用户与之进行抗衡,我们也只能选择停订。”


                    10楼2008-06-19 00:09
                    回复
                      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忙来忙去,昏天暗地。
                      回过头来一看,自己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更居然的是,居然还有更多的事情还没有做...
                      文章总是要写的。CPI涨了,罗伯斯怕也跑不赢了,在高校的庇荫下还可以多喝几碗免费汤度日;可是连它母亲的爱思唯尔也涨了,一时间很惆怅。
                      人家说GDP,我是不太明白的,好处是看的见的,因为据说我们有很多钱,金融战,玩的起;AO运了,ZD了,照样逼着法国佬道歉,很好,很大国。地震了,更热血,更团结,私通的婊子自然会遭到报应。
                      悄悄的,爱思唯尔却涨价了,我们却束手无策。

                      或许大家不在意,但是下面一篇报道,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我们的孩子,我们中国人的后代,还要继续学习50甚至100年的英语——这个浪费着我们有限青春的恶魔,关系我们找一份体面工作的法宝,因为控制着能够“科学发展”“创新国家”的学术界,掌握在西方手里。我们并不独立。

                      爱思唯尔的涨价。


                      12楼2008-06-19 00:34
                      回复
                        忧国忧民的怒放


                        13楼2008-06-19 0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