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戏吧 关注:545贴子:174,117

读书笔记2:我和京剧《挑滑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一篇读书笔记,摘抄的少,自己发挥的多,这篇主要让文章自己说话,只在字里行间做点批注。
高盛麟:《我和京剧<挑滑车>》——《中国戏剧》1983年07期
文章较长,做了删节,摘录其中的骨头


IP属地:北京1楼2015-10-24 14:08回复
    《挑滑车》这出吃功夫的长靠武生戏,我在“富连成”坐科时就学会了,不过,我演的是岳飞,有一阵还演黑风利,至于高宠,那是师兄们的活儿。后来看了场精彩演出,杨小楼的高宠,钱金福的兀术,赵寿臣的黑风利,迟月亭的岳飞,侯喜瑞的牛皋,我可真动心啦!从那以后,我就决心要把杨派《挑滑车》学到手。


    IP属地:北京2楼2015-10-24 14:08
    回复
      2025-09-04 15:00: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出科后,拜在著名杨派武生教师丁永利门下,重新“下挂”,把我在科班里学过的戏进行加工、提高,当然也包括这出《挑滑车》。正巧杨老先生又贴出了此戏,我当然欣然前往。我在台下边看边出汗。原来我学了半天,全是皮毛,没学到他的精髓。他那点精、气、神,我是一点儿没有。
      不久,我与杨小楼的女婿刘砚芳的女儿结了亲,杨小楼成了我的外祖父,于是我学戏的机会就更多了。那阵儿我几乎天天长在他家里。他文化不高,也不善于长篇大套的说教,他说出来的话虽不多,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一次,他让我走一遍“闹帐”,我认为高宠是个技艺超群、恃强好盛的人,决不甘心落于人后。他自己觉得岳飞对他应当破格重用,但岳飞偏偏给所有将官都分配了任务、唯独没他,心里当然不高兴。所以我演到阻令时,就运足一口气,大喊一声:“且慢”。不料,杨先生把脸一沉,说:“你嚷什么?”我说:“岳飞都让人撤去将台要走了,我得拦住他呀。”杨先生对我说:‘岳飞是元帅,和我叫你站住不一样。”我这才恍然大悟,虽说高宠是万里侯高怀德的后代,但他毕竟是岳飞帐下的一员将官,这里还存在一个上下级的关系问题。


      IP属地:北京3楼2015-10-24 14:09
      回复
        视频来自:土豆

        高盛麟:挑滑车


        IP属地:北京4楼2015-10-24 14:10
        回复
          千斤话白四两唱
            杨派的念白最讲究,是从丹田中运气吐字,发出一种武生所特有的那种“刚”音,听起来如珠落玉盘,字字清晰,并能以“念”领“做”,以“做”配合“念”,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因此,我在念白上比较多的宗法杨派,但也吸收了不少麒派和其他名家的特长。
          这出戏里的念白不多,但分量很重。“闹帐”一场是以念白为主的文场子,它为以后的戏做了必要的铺垫,处理不好。有人演这场戏时,总是用质问的口气,把岳元帅指责一番。高王爷并非是一个不讲尺度的莽夫,也不想以势压人,只是因为未点自己的名,心里不服,但他仍能强压怒火。喊“且慢”时,声调高,尾音长,但语气不应生硬。恭谨虔敬地尊称一声“岳元帅”后,以商议的口吻念出“末将有一事不明,要在元帅台前请教”。这里若用“造反派”搞“大辩论”那样的声调是不行的,因为猩猩惜猩猩,英雄爱英雄,同时,也要保持他那王爷的尊严和大将风度。
          【这几句念白在视频的15:50—16:20 处,文章中说的和视频里的确实得到印证,有气势但比较克制】


          IP属地:北京5楼2015-10-24 14:15
          收起回复
            岳飞向他讲明:“只因你初到牛头山,不明敌情,犹恐将军有失……”
            这里高宠有一冷笑,俗话说:“一哭一笑,胜过千腔万调。”这个笑里既有埋怨元帅不理解自己“将身许国”的心情,也有嗔怪元帅不该对自己另眼相看的作法。接着,在大锣起“叫头”之后,用稍快的节奏,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念出:
            “为武将者,临阵杀敌,生而何患,这死而何惧!”在“死而”后面稍一停顿,微蹙双眉,转身,抖靠旗,武场给一个〔崩登仓〕,高声喊出“何惧”二字,这是高宠再也压不住内心的激动,似火山爆发一样,把心头怨气爆发出来。意思是,“我不怕死,我要上战场杀敌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有话,先是强制咽下不说,慢慢随着感情的发展,最后非常激动地说出来以后,反而冷静下来了。
            【这几句念白在17:20—17:50处, “何惧”并不像我想的那么高声,“死而”两个字倒是最激动的】


            IP属地:北京6楼2015-10-24 14:19
            回复
              高宠也是这样,把话讲明了,虽然给他的任务只是看守大纛旗,并未达到自己的愿望,心里没有服气,但还是很理智地接受下来,不情愿地低声吟出“得令”二字,出到帐外,看着令箭,又是冷冷一笑,与前面的冷笑相比,感情上又增加了无可奈何的内容。
              从这段戏的念白中可看出高宠人物性格,就象上楼梯一样,逐步地明朗起来,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刚惶自用的人物,同时也预示了人物性格悲剧的必然结局。


              IP属地:北京7楼2015-10-24 14:21
              收起回复
                如果说“闹帐”中的念白,集中表现了高宠心境不舒畅的情绪,那么在杀退敌人后的一段独白,则抒发了高宠夙愿得偿后欢乐愉快的感情。
                他念道:“哎呀!妙哇!杀了半日,不知杀死多少番兵番将,也不知他们逃往哪里去了?“
                从从字面上看,是句自问语,但表演上不能单纯地表现寻找敌人,同时,还要表现高宠在胜利后的喜悦,而且要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这就必须配之以蔑视的目光和环视尸横遍野的身段。


                IP属地:北京8楼2015-10-24 14:24
                收起回复
                  2025-09-04 14:54: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武戏文唱动中有静
                    许多看过杨小楼演出的人,都认为他的艺术特点是“武戏文唱”、“动中有静”、“武戏文唱”并非是把《挑滑车》这样的以开打为主的武戏唱成文戏样式,才算上乘:“动中有静”也不是把武打勇猛火爆的热烈场面,处理成不凉不热的乌涂水似的静场子。它是说演武戏不能单纯依靠卖弄武功技巧,来博得剧场的廉价效果,而首先应着眼于塑造艺术形象。就是开打也得打出层次,打出人物来。
                    《挑滑车》创始于俞菊笙,演红在杨小楼,是杨派的代表剧目之一。我演此戏,基本是杨派路子。这出戏可以说是长靠武生戏中最为繁炽的一个。《长坂坡》中尚有“糜氏跑箭”、“徐庶献计”等情节的穿穿插,唯独此戏,高宠从“抬枪带马”后,就展开了势如暴风骤雨般的大激战,直到最后被“铁浮屠”轧死,始终是高宠一人出场,演员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在武打中如何有层次地表现人物性格,是演好这出戏的关键。高宠不同于《长坂坡》中勇猛而又沉稳的赵云,他是个恃强好胜、刚腹自用的王爷、如果只把他看成气度狭小、好大喜功的人,则容易忽略他赴汤蹈灭、勇于捐躯的精神。他之所以要下山出战,是因为看到了岳飞的败阵,只考虑到作为一员战将,“哪有坐观成败”之理,而忽视了“这大纛旗乃军中之要任,无令不可擅离汛地”的军纪,也未深思岳飞不让他出战的苦心,结果是铤而走险,单枪匹马地闯入敌阵。


                  IP属地:北京9楼2015-10-24 14:25
                  回复
                    高宠和敌人的第一次交锋,是从山上冲下来,由背后刺杀兀术开始的。这本来是一次挺好战机,如果一枪将兀术刺于马下,则可大功告成。正是由于他没有赵云那样稳重,所以未刺中兀术,而只刺下耳环。这一细节的刻画突出表现了高宠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的性格,是与他莽撞下山相呼应的。有的青年演员在演到刺下耳环后,故意把耳环举给兀术看看,甚至还向兀术点点头,微微一笑。这种处理值得研究。因为高宠不是要戏耍兀术,而是由于急于成功的失误。我演到此时,只是微微一震,通过这个身段表现了人物的悔恨。


                    IP属地:北京10楼2015-10-24 14:26
                    收起回复
                      要练惊人艺  须下苦功夫
                      有些跟我学戏的青年演员问我,为什么我在《挑滑车》里的“起霸”、“走边”,甚至开打时,靠旗服服贴贴,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这里是不是有窍门?窍门当然有,要想叫靠旗听使唤,也很简单,只要把肩、腰、腿上的劲用到一处,靠旗就不会乱闪乱动,可以说这就是窍门。不过,光懂得这点道理还不行,关键是怎样才能把这三股劲形成一个劲,这就得下功夫去练。
                      我见过不少演员跑“圆场”时,腰部一走一闪,肚子一步一挺,靠旗当然得跟着摇晃,这是腰上没劲的缘故。跑“圆场”不能光顾腿,其实腰上的劲更重要,要通过腰劲来控制肩和腿,保持上下平稳,这样跑起来才能象一阵风似的,一掠而过。不管是“亮相”还是“开打”,都要注意靠旗,要顺着靠旗的劲走,一定要在靠旗落正了之后,再跨腿使劲。


                      IP属地:北京12楼2015-10-24 14:29
                      收起回复
                        通篇看完,前辈的艺术家太了不起了!视频手机看不了,回家一定好好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24 18:49
                        收起回复
                          像老师在批改作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0-24 23:10
                          收起回复
                            个人更喜欢张世麟的挑滑车,觉得又是一个不一样的高宠,虽然都英勇、不惜一死,但张世麟的高宠,对在谷里挑滑车一段,进行更多笔墨的细致刻画,比高盛麟的,更见血肉,能见一个被困绝地的无助英雄
                            视频来自:土豆

                            张世麟:挑滑车片段


                            IP属地:北京15楼2015-10-24 23:14
                            收起回复
                              2025-09-04 14:48: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这帖子过瘾,有营养,还有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0-25 06: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