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展地下停车、仓储空间,远期在建设地下轨道交通的基础上,用地下广场或地下步行通道连接建筑地下室,形成完整的地下综合体。”在4月14日召开的淮安市规划咨询委员会第19次专家咨询会议上,与会专家们就淮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进行了研讨。
近年来,我市在做好城市地上规划的同时,规划由地面向地下延伸,向城市地下空间要发展。淮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工作于2006年7月启动,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此次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总面积447.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到2020年,远景构想到2050年。按照规划,今后淮安城市地下空间将形成以民用建筑地下室为点,各级中心地下空间为面,轨道交通为线的“组团、集群式”布局结构。城市地下空间按照功能将分成交通空间、市政设施和仓储空间、商业文化空间、人防专用空间等类型。按照分阶段实施的原则,近期发展地下停车、仓储空间,远期在建设地下轨道交通的基础上,用地下广场或地下步行通道连接建筑地下室,形成完整的地下综合体。近期重点开发建设淮海广场和水渡广场周边两个中心地区的地下空间,初步形成以基本模式为主的两个中心总体布局,远期开展淮安火车站、楚州区人民医院、汽车站、城南片区中心、城东组区中心、城南组区中心、楚州老城中心、楚州新区中心、深圳路中心等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另外,远期淮海广场周边将形成以组合利用模式为主的地下空间总体利用模式,其他中心形成以基本利用模式为主的地下空间总体利用模式,各级中心地下空间由地下轨道交通串联。
此次规划咨询会中有许多引人关注的亮点,比如,远期规划两条轻轨线,一条连接主城区与城南商务新城,另一条连接主城区与楚州古城区;对淮海广场现有环形交叉口进行改造,地下交通规划为人行交通为主,非机动车地面通行,将原非机动车出入口占用的道路资源释放出来,提高通行能力;预计到2020年发展地下停车位21000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