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采样原则主要是样品新鲜、有代表性。尽量避免在发病后期采样。在不能确定发某种病的情况下,病料的选择要全面。如果从死亡动物尸体上采集样本要注意死亡时间:夏天应少于6h,冬天最长不能超过24h。
1.2减少污染,做尸体剖检时,应将尸体浸泡在消毒液中,防止羽毛、皮屑飞扬对病料造成污染。
1.3尸体剖开腹腔时,应第一时间采集病料,因肠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都可能污染病料,难以确诊。
1.4无菌操作(尽量):病料采集时,对采集病料的器械及容器必须提前消毒,以免对病料造成污染。
1.5采样、剖检完毕后对解剖场地及尸体要进行彻底消毒,不能造成二次散毒。
1.6病料采集后,应先存放于冰箱1-2小时后,再做微生物检验。
2 病料的采集方法
2.1组织和实质器官的采集
在选择样品采集部位时,最好采集病变和健康交界部位的组织或脏器。病料的采集必须采用无菌操作。剖开腹腔后,必须注意肠管的完整。如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所采集的部位要保持其完整性,便于能够无菌分离。
2.2液体病料的采集
血液、胆汁、脓肿液、渗出物等液体病料,使用灭菌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吸取病变组织的液体,将病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封口后送检。拭子的采集主要包括:
A:泄殖腔拭子(家禽)
B:拭子(家禽)
C:鼻拭子(家畜)
D:肛拭子(家畜)
E: 阴道拭子(家畜)
用无菌棉签伸入体腔内采集深部样品,进行细菌学、病毒学检测。
2.3血清的采集方法
A: 用灭菌注射器自鸡的心脏或翅静脉采血2毫升,注入灭菌离心管中摆成斜面,待血液凝固血清析出后,将血清吸出注入另一个灭菌离心管中,备用。
B:猪的静脉和动脉不容易接触到,血样采集有一定难度。临床上为保证采血速度和采血量,主要采用颈静脉和前腔静脉采血。针对不同大小的猪应采用较合适的采血方法:仔猪或保育猪采用前腔静脉采血,母猪和中大猪采取耳静脉或颈静脉采血。
2.4肠道及肠内容的采集方法
A:肠道:选择病变明显部位的肠道,将内容物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将病料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液中送检。亦可将肠管切开,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烧红的手术刀片烫烙粘膜表面,将接种针插入粘膜层,取少量病料接种于培养基上。
B:肠内容:用烧红的手术刀片烫烙肠道浆膜层,将接种针插入肠道内,吸取少量肠内容,放入试管中或将带有肠内容的肠道两端扎紧,去掉其它部分送检。
2.5皮肤及羽毛的采集
A:皮肤要选病变部位的边缘,采取少许放入灭菌试管中送检;
B:羽毛也要选病变明显部分,用灭菌的刀片刮取羽毛及根部的少许皮屑,放入灭菌的试管中送检;
C:孵化室的绒毛:用灭菌镊子采取出风口的绒毛3-5克,放入灭菌的试管中送检。
2.6其他类型检测样品的采集
① 水质样品的采集
A:取自来水时,先将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灭菌,然后将水龙头打开,任其自流5-10min(经常取水的水龙头放1-3min即可),再以灭菌试管或玻璃瓶取水备用;
B:取井水、池水、河水等地面水样时,须用特制的取水器,距水面10-375px深处取水;
C:取鸡舍/猪舍饮水器或水槽中的水样时,关闭水源,使水静置30min,用灭菌吸管吸取水样放入灭菌容器内备用。
② 饲料样品的采集
A:取样时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避免采样时的污染。用灭菌金属勺以无菌操作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灭菌的牛皮纸袋或广口瓶内,样品采集后尽快送检,否则放于低温干燥处;
B:饲料样品的采集,可根据饲料存放的多少,分层定点取样或分层随机采取不同点的样品,充分混合后,取500g送检。
③ 环境样品的采集
环境样品主要包括鸡舍/猪舍地面、墙壁、门窗、笼具、车辆、水槽、食槽拭子样品、舍内空气、土壤等;
A:舍内空气采样由实验室专业人员,将培养皿盖打开,水平放置于鸡舍/猪舍的5个布控采样点,根据污染情况,选择放置3-15min,然后盖盖低温冷藏保存或运输;
B:地面、墙壁、门窗、器械等拭子的采集,采用规板将其放置于被检物体表面,在装有4-5ml灭菌生理盐水(或PBS)的试管中浸湿灭菌棉试子,在试管壁上压挤掉多余盐水,然后在规板范围内滚动棉棒涂抹取样。剪去(或折去)棉棒手持端,使棉棒落入生理盐水(或PBS)内,密闭管口低温冷藏送检;
C:土壤样品采集,在土壤表层下1-50px处,用灭菌金属勺取土壤数克,放入密闭容器内低温冷藏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