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誉王威胁不到老皇帝,他只是个争权夺利的失败者,他的失败是成王败寇,就像梅长苏说的,谁会去为誉王鸣冤、翻案呢?对这样一个失败后早已威胁不到他的儿子,老皇帝自然可以施舍他的怜悯。
而当年祁王是天下景仰的贤王,为了他和赤焰军鸣冤的人当年就很多,也很有份量,杀得杀,贬得贬,好不容易才压下去,但天下依然到处是敬仰祁王(应该还有赤焰军)的人,对他(以及赤焰军),老皇帝想的就是斩草除根、免留后患了。
当然,这也和老皇帝对处置祁王一事过于草率的内心愧疚和誉王在老皇帝面前不惜放低姿态有关,书里提到过,当誉王苦苦哀求他的时候(私炮坊那次),老皇帝忽然想起祁王,如果当年的祁王也这样苦苦的哀求他,他会不会放过哪个人,然后就对誉王心软了。
而当年祁王是天下景仰的贤王,为了他和赤焰军鸣冤的人当年就很多,也很有份量,杀得杀,贬得贬,好不容易才压下去,但天下依然到处是敬仰祁王(应该还有赤焰军)的人,对他(以及赤焰军),老皇帝想的就是斩草除根、免留后患了。
当然,这也和老皇帝对处置祁王一事过于草率的内心愧疚和誉王在老皇帝面前不惜放低姿态有关,书里提到过,当誉王苦苦哀求他的时候(私炮坊那次),老皇帝忽然想起祁王,如果当年的祁王也这样苦苦的哀求他,他会不会放过哪个人,然后就对誉王心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