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沧州政务网》
建设大项目 打造“增长极”
5月18日,中钢集团和宝钢集团联合进驻渤海新区,先期投资18亿元,合资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镍铁项目,这是渤海新区和全市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大项目,谋求大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目前的沧州,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发展势头正劲。特别在渤海新区,综合大港建设正在起步,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相继落户,许多项目开始陆续建设、投产,为渤海新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想见,沧州未来几年的发展,投资拉动仍是主要动力,建设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隆起带,必然要靠大项目支撑。对此,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当此之际,中钢和宝钢的联合进驻,可谓锦上添花。
沧州热切期盼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来落户生根。这几年,沧州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的行列,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拉动全省发展的历史使命,既要追赶,又要超越,必须谋求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而大项目是跨越式发展的载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项目建设,用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增长极”、“隆起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摆在沧州面前的惟一选择。
用大项目打造“增长极”,必须解放思想。现在的沧州,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必须随之不断地改进。要拓宽视野,敢闯敢试,敢于“走出去”与世界500强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对接洽谈,收获成果。要立足本地主导产业需求,加强项目谋划,创新招商方式,有准备地招商引资,吸纳项目落地,力求工作实效。要强化沿海意识,围绕渤海新区龙头带动,做强沧州的最大优势,积极谋划、引进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大型龙头企业,大幅提升沧州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用大项目打造“增长极”,要借重用好领导支持这一有力条件。从过来发展看,拉动全市跃升的重大支撑项目,无一不凝聚着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领导重视也是生产力。有了领导重视,一些问题的解决才会更加系统有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沧州优势彰显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在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挥调度和协调配合下,全市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越,产业基础将更加雄厚,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将瞩目沧州这片投资创业、发展壮大的热土,从中打开一片干事创业的新天地。
用大项目打造“增长极”,必须全民动员,大力优化环境。但凡大项目好项目,对于发展环境的要求都十分“苛刻”。营造环境靠政府,更靠沧州百姓。全市上下要从自身做起,担起展示沧州形象的重任,担起提高效能、服务客商、服务发展的重任,为沧州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入驻,为尽快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为建设沿海强市,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隆起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钢集团和宝钢集团联合进驻渤海新区,为渤海新区乃至沧州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乘势而上,借机而兴,沧州的发展必将掀开新的一页。
渤海新区十大工程建设报告2008-05-31 16:342007年7月20日,沧州渤海新区成立,新区定位为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地区新的区域增长极,以及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临港产业聚集区。“沧州渤海新区”,即指沧州东部临海区域,包括黄骅市、海兴县、黄骅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和临港化工园区六个县级行政区域,其中黄骅市、海兴县为协调区。
沧州渤海新区的建立,对天津滨海新区是个重大的补充,它加强了环渤海区域往南的辐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补上了天津以南至山东莱州湾的断裂带,并将使环渤海西岸形成重化工产业聚集带,形成规模效应。渤海新区已经并继续建设渤海钢铁基地、临港化工园区、神华万亩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五金工业园区、模具工业园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带等优势产业群。借港发展,凭海而兴。将重大产业项目摆至临港工业园区,使众多的项目集聚在一起,将产业链中的供应商、顾客、补充制造商等集中在同一地理位置的产业集群,形成超越单一企业和产业的集聚效应。
建设大项目 打造“增长极”
5月18日,中钢集团和宝钢集团联合进驻渤海新区,先期投资18亿元,合资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镍铁项目,这是渤海新区和全市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大项目,谋求大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目前的沧州,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发展势头正劲。特别在渤海新区,综合大港建设正在起步,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相继落户,许多项目开始陆续建设、投产,为渤海新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想见,沧州未来几年的发展,投资拉动仍是主要动力,建设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隆起带,必然要靠大项目支撑。对此,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当此之际,中钢和宝钢的联合进驻,可谓锦上添花。
沧州热切期盼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来落户生根。这几年,沧州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的行列,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拉动全省发展的历史使命,既要追赶,又要超越,必须谋求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而大项目是跨越式发展的载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项目建设,用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增长极”、“隆起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摆在沧州面前的惟一选择。
用大项目打造“增长极”,必须解放思想。现在的沧州,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必须随之不断地改进。要拓宽视野,敢闯敢试,敢于“走出去”与世界500强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对接洽谈,收获成果。要立足本地主导产业需求,加强项目谋划,创新招商方式,有准备地招商引资,吸纳项目落地,力求工作实效。要强化沿海意识,围绕渤海新区龙头带动,做强沧州的最大优势,积极谋划、引进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大型龙头企业,大幅提升沧州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用大项目打造“增长极”,要借重用好领导支持这一有力条件。从过来发展看,拉动全市跃升的重大支撑项目,无一不凝聚着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领导重视也是生产力。有了领导重视,一些问题的解决才会更加系统有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沧州优势彰显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在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挥调度和协调配合下,全市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越,产业基础将更加雄厚,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将瞩目沧州这片投资创业、发展壮大的热土,从中打开一片干事创业的新天地。
用大项目打造“增长极”,必须全民动员,大力优化环境。但凡大项目好项目,对于发展环境的要求都十分“苛刻”。营造环境靠政府,更靠沧州百姓。全市上下要从自身做起,担起展示沧州形象的重任,担起提高效能、服务客商、服务发展的重任,为沧州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入驻,为尽快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为建设沿海强市,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隆起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钢集团和宝钢集团联合进驻渤海新区,为渤海新区乃至沧州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乘势而上,借机而兴,沧州的发展必将掀开新的一页。
渤海新区十大工程建设报告2008-05-31 16:342007年7月20日,沧州渤海新区成立,新区定位为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地区新的区域增长极,以及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临港产业聚集区。“沧州渤海新区”,即指沧州东部临海区域,包括黄骅市、海兴县、黄骅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和临港化工园区六个县级行政区域,其中黄骅市、海兴县为协调区。
沧州渤海新区的建立,对天津滨海新区是个重大的补充,它加强了环渤海区域往南的辐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补上了天津以南至山东莱州湾的断裂带,并将使环渤海西岸形成重化工产业聚集带,形成规模效应。渤海新区已经并继续建设渤海钢铁基地、临港化工园区、神华万亩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五金工业园区、模具工业园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带等优势产业群。借港发展,凭海而兴。将重大产业项目摆至临港工业园区,使众多的项目集聚在一起,将产业链中的供应商、顾客、补充制造商等集中在同一地理位置的产业集群,形成超越单一企业和产业的集聚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