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描述
症状:
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的病斑,密生白粉状霉层。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一般叶片正面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发病条件:
此病菌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对光敏感,怕水滴。

防治:
一般在小麦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春季发病初期)喷施禾媄20ml~30 ml /亩,兑水30kg,25%(W/V)嘧菌酯悬浮剂20ml~30 ml /亩,可达到较好的防效,若发病重可在抽穗后再喷洒一次。

症状:
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的病斑,密生白粉状霉层。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一般叶片正面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发病条件:
此病菌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对光敏感,怕水滴。

防治:
一般在小麦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春季发病初期)喷施禾媄20ml~30 ml /亩,兑水30kg,25%(W/V)嘧菌酯悬浮剂20ml~30 ml /亩,可达到较好的防效,若发病重可在抽穗后再喷洒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