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捕俞的楼,看了很多很多芝麻对新专辑的意见。包含了各个方向,其中大部分都一致,但也有一些分歧。不管怎样,大家都是希望新专辑更好,希望雯婕更好。
看过这么多的建议,感触很深,然后把所有的东西在脑袋里整理。今天也只是想说两句自己的感受。
1、关于专辑
首先我想先肯定《在梵高的星空下》这张专辑。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里的尚雯婕是真正的尚雯婕吗?我的答案是,这是尚雯婕,是真实的她。之所以有人会有疑问,我认为是梵高中体现的只是雯婕个性的一个方面,是她隐忍、沉静的一面。谁能说《我》中坐在安静的角落中的女子不是她,谁能说《一大片天空》中说着生命中什么时候就该去做什么的女子不是她,谁能说小快乐中看着猫咪傻傻转着圈子追逐尾巴的那个女子不是她?
就算我不是一个芝麻,站在真正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的角度,我觉得《在梵高的星空下》是一张用心制作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唱片。只不过它的定位是那个安静的她。梵高自有它本身的不足,但是也有很多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新专辑,大家都希望在当中看到平静之外那个用灵魂呐喊,浑然忘我的她,希望看到四夜中的她,希望看到Je t'aime中的她。
所以,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尚雯婕。我和大家一样,也希望看到全面的她。
2、关于制作人
什么样的制作人是好的?适合的就是好的,再好的制作人也都有擅长的东西和不擅长的东西,再好的制作人都有辉煌的时期和低落的时期。比如李宗盛,可以说是鼎盛了很长的一段时期,他成就了陈淑桦、成就了林忆莲、成就了辛晓琪,但是近几年他可能没有很好的作品出来,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否认他是位优秀的制作人,他创造了一个时期的辉煌。再从另一个角度说,李宗盛能够成就以上的几位歌手,但是要让他去制作蔡依林、王心凌,也未必成功。一个制作人可以成就一个歌手,一个歌手同样可以成就一个制作人,两者的契合度就决定了一张唱片的水准和高度。适合的制作人可遇而不可求,希望第三张专辑的制作人能和雯婕有更加充分的沟通,了解一个全面而立体的她。
3、关于CD和现场
雯婕是现场非常好的歌手,这样的歌手在现在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如何将这种优势最大程度的体现在唱片中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就像雯婕说的,进了录音棚才发现,原来一首歌是一句一句抠出来的,为了音准、为了节奏、为了咬字等等等等。大家试想一下,一首歌如果一气呵成唱下来是将感情始终融于其中的,而如果是一句一句的,在情感的贯彻和完整性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这是做专业的唱片,是业界的专业方式,既然没办法改变就只能希望歌手能够尽量深入的了解每一首歌,尽量的投入情感进行每一句的演唱。希望雯婕录歌的时候,就将录音棚当作一个舞台,将内心的感受通过歌声宣泄出来。记得比赛的时候朱桦老师指导雯婕的演唱,她说雯婕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有感情上的起伏和递进,要有感情爆发的点。而现在我也想说,雯婕需要一首可以让她能够感情起伏的歌曲,那样将会是非常完美的效果。
4、关于高端与流行
高端与流行其实并不矛盾。在比赛的时候,雯婕很少唱非常口水的歌,依然能抓住我们的耳朵,抓住我们的心,法语我们都不懂,但是一开口就直指人心,就算是比较口水的歌经过她的演唱也深深的打上尚式烙印,所以由此看来高端与流行是可以结合统一在一起的。
好了就说道这里吧,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好多技术性的东西都不知道,也许有些想法实现起来会有很多困难,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可是想说的还是要说,只希望可以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这两天的建议很多,大家可能会担心混淆了雯婕的判断,但我相信雯婕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她会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也会认真分析,吸收有用的建议。
看过这么多的建议,感触很深,然后把所有的东西在脑袋里整理。今天也只是想说两句自己的感受。
1、关于专辑
首先我想先肯定《在梵高的星空下》这张专辑。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里的尚雯婕是真正的尚雯婕吗?我的答案是,这是尚雯婕,是真实的她。之所以有人会有疑问,我认为是梵高中体现的只是雯婕个性的一个方面,是她隐忍、沉静的一面。谁能说《我》中坐在安静的角落中的女子不是她,谁能说《一大片天空》中说着生命中什么时候就该去做什么的女子不是她,谁能说小快乐中看着猫咪傻傻转着圈子追逐尾巴的那个女子不是她?
就算我不是一个芝麻,站在真正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的角度,我觉得《在梵高的星空下》是一张用心制作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唱片。只不过它的定位是那个安静的她。梵高自有它本身的不足,但是也有很多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新专辑,大家都希望在当中看到平静之外那个用灵魂呐喊,浑然忘我的她,希望看到四夜中的她,希望看到Je t'aime中的她。
所以,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尚雯婕。我和大家一样,也希望看到全面的她。
2、关于制作人
什么样的制作人是好的?适合的就是好的,再好的制作人也都有擅长的东西和不擅长的东西,再好的制作人都有辉煌的时期和低落的时期。比如李宗盛,可以说是鼎盛了很长的一段时期,他成就了陈淑桦、成就了林忆莲、成就了辛晓琪,但是近几年他可能没有很好的作品出来,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否认他是位优秀的制作人,他创造了一个时期的辉煌。再从另一个角度说,李宗盛能够成就以上的几位歌手,但是要让他去制作蔡依林、王心凌,也未必成功。一个制作人可以成就一个歌手,一个歌手同样可以成就一个制作人,两者的契合度就决定了一张唱片的水准和高度。适合的制作人可遇而不可求,希望第三张专辑的制作人能和雯婕有更加充分的沟通,了解一个全面而立体的她。
3、关于CD和现场
雯婕是现场非常好的歌手,这样的歌手在现在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如何将这种优势最大程度的体现在唱片中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就像雯婕说的,进了录音棚才发现,原来一首歌是一句一句抠出来的,为了音准、为了节奏、为了咬字等等等等。大家试想一下,一首歌如果一气呵成唱下来是将感情始终融于其中的,而如果是一句一句的,在情感的贯彻和完整性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这是做专业的唱片,是业界的专业方式,既然没办法改变就只能希望歌手能够尽量深入的了解每一首歌,尽量的投入情感进行每一句的演唱。希望雯婕录歌的时候,就将录音棚当作一个舞台,将内心的感受通过歌声宣泄出来。记得比赛的时候朱桦老师指导雯婕的演唱,她说雯婕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有感情上的起伏和递进,要有感情爆发的点。而现在我也想说,雯婕需要一首可以让她能够感情起伏的歌曲,那样将会是非常完美的效果。
4、关于高端与流行
高端与流行其实并不矛盾。在比赛的时候,雯婕很少唱非常口水的歌,依然能抓住我们的耳朵,抓住我们的心,法语我们都不懂,但是一开口就直指人心,就算是比较口水的歌经过她的演唱也深深的打上尚式烙印,所以由此看来高端与流行是可以结合统一在一起的。
好了就说道这里吧,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好多技术性的东西都不知道,也许有些想法实现起来会有很多困难,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可是想说的还是要说,只希望可以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这两天的建议很多,大家可能会担心混淆了雯婕的判断,但我相信雯婕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她会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也会认真分析,吸收有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