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去书店,无论哪家,都会发现读书的人比走动的人还多,不论是站在书架前边挑边读,还是坐在台阶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如饥似渴的阅读形象经常提醒人们,这里是一座知识荟萃的殿堂。
只要去书店,无论哪家那如饥似渴的阅读形象经常提醒人们,这里是一座知识荟萃的殿堂
也许由于从事双语写作的缘故,无论在北京,还是东京,只要一出去逛街,总会情不自禁地走进书店。有时候为了买一本书,有时候什么也不为,只觉得一进书店,心里挺舒畅。去书店多了,自然就会比较,更何况是不同国度的书店呢。
书店不论中外都为了卖书,但某些细节上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就拿东京的书店来说,几乎没有一家冠以“城”的称谓,这并不是说日文里没有“城”这个字,而是他们觉得书店应该分散于居民区。购买书籍的行为是一个安静思考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场所未必就是商业区最好,那喧闹的街景对书店而言,往往是安静的反义词。喜欢游览书店的顾客,目的是比较单一的,并不喜欢购完大包小包后再来。座落在居民区的书店,虽然不大,但书店的功能却得以充分地发挥。
居民家附近有书店,每天晚饭后会迎来不少顾客,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这里也就成为以书会友、联谊的小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