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吧 关注:437,430贴子:8,943,487

《山海经》还原一个真实的上古世界!文盲勿进!(申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两三年来对《山海经》网络版原文白话文的整理,
我对这本奇特的古书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但当我想更深入的探究时自己仿佛陷入了重重叠叠的文字迷宫,不知道哪里才是出路。
后来我放弃以前的想法,开始最基础的经文中的生僻字词进注解工作,当然从前已经无数大贤走过这条道了,我不是第一个,但我希望自己再走一遍。
这是个相当费时费力的水磨功夫,却让我受益匪浅,
这当中我发现我岂止不认识那些生僻字,其实我几乎每个字都不“认识”。
然后我不得不苦笑着开始更大规模的“识字”工作,
可喜的是这让我找到了一条异想不到的“出路”:
拆掉“迷宫”里面所有的砖头。
我忽然发现山海经里所有的事物曾经全部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祖先真的很伟大,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上古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是彩蝶泪舞,用了三年的心血完成这本注释!!!


IP属地:山西1楼2015-09-30 12:55回复

    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南山经的地图。
    招摇山——我个人认为北斗星里的摇光星与这座山的命名肯定有联系的,如上图所见摇光星(即招摇星)位于北斗七星的西侧末端指向西方,而招摇山也恰好位于南山经的最西端直入西海。如果只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经文中应该是通过招摇星在天空中的方位来描述摇招山的地理方位。


    IP属地:山西2楼2015-09-30 13:00
    回复
      2025-08-11 03:1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文: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这个祝余到底是什么我也很好奇,说是稻子但原文中已经提到了稻子不可能再起别的名字,但能吃了不肚饥,我想一定是某种已经灭的谷物或者是咱们现实中存在的谷物,只不过名字叫法不同而已!


      IP属地:山西7楼2015-09-30 13:08
      回复

        原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音遇)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音生),食之善走。
        “禺”应该是一种面部丑陋,长尾红眼,形似猕猴又比之稍大的猴类,生活在温暖的地区。由于古人对其的描述相当简单匮乏,我查阅了相当的资料,都没找到与之类似的,所以无法具体确定是哪种猴类,也可能是已灭绝的动物。不过大体上把“禺”理解为“猕猴”也问题不大吧。
        猕猴,猕猴属猕猴种,也称为猢狲,黄猴。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猴。
        “禺”在山海经中出现的次数很多,所以应该是一种古人常见的动物。
        反正确定为猴类,说白了,就是咱们叫地幔或者山药蛋的时候别人叫土豆差不多,名字虽然不同,但东西却是一样的!


        IP属地:山西9楼2015-09-30 13:20
        收起回复
          我忽然发现,祖先们留下的这本书不是记录他们神游天外得到的奇幻妙想,而是他们不畏艰险亿万里跋山涉水留下的漫漫足迹。毕竟古时候野兽多,没有指南针什么的,说不定哪天就挂了,或者被吃了。


          IP属地:山西10楼2015-09-30 13:22
          回复
            原文: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音纽)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音毁)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这个是最让我惊喜的一句话!


            IP属地:山西11楼2015-09-30 13:25
            回复

              原文: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音毁)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白话文很简单:
              怪水从这里发端,向东流入宪翼河。水中有许多黑色的龟,形状像龟但头像鸟尾巴像蛇,它的名字叫旋龟,发出的声音像劈开木头,佩挂旋龟的壳就不会有耳聋的疾患,还可以用来治疗脚底老茧。
              我们来对比下:旋龟——————平胸龟
              1.(怪水)其中多玄龟——————淡水半水栖龟、黄黑色、喜藏身水草或岩石下。
              2.其状如龟 ——————这不用多说了吧?
              3.鸟首虺尾 ——————请看上图。
              4.其音如判木 ——————据说平胸龟能发出凶狠的叫声,声音很大,未找到音频。
              5.佩之不聋 ——————未知。
              6.可以为底 ——————未知。
              总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外形颜色栖息习性这些硬条件都是可对应的,
              虽然叫声是否相同我们不清楚但至少我们了解到龟类并不是哑巴且确实可以发出很响的声间。
              至于药用或其它价值却实无法考证。
              最后我觉得还有必要提一下,除了平胸龟,还有美洲的鳄龟也在外形和上与旋龟相似。
              原来传说中的玄龟竟然是真实存在的,我的天啊,忽然感觉好惊喜,哪天买一只来玩玩,告诉朋友这就是山海经里的玄龟,我穿越带回来的!


              IP属地:山西13楼2015-09-30 13:31
              回复
                原文:
                其中多赤鱬(音儒),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原书既如此),食之不疥。
                白话文:
                看字面也知道了,有一种类似于鱼的东西,长得人面,声音和鸳鸯差不多,叫做赤鱬。
                这种怪鱼最大的特点无疑就是“人面”了。那么现实中有没有长着“人面”的鱼呢?
                实际上人类的面部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动物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
                不知道你平时有没类似的经历,会把一些事物联想成人脸的形状呢?
                山经里不乏用“人面”二字来形容的奇特动物。
                但我认这绝不是说这些怪物就赫然长着一长人类的面孔。
                而是说这些动物的头部具有与人类面部相似的外形特征而已。
                我认为所谓的“状如鱼而人面”就和我们现代人把一些动物名命为“猴面鱼”、“猴面鹰”、“鬼面狒”等等是一个道理。“人面”和“猴面、鬼面”一样只是为了突出该动物特征的形容词。

                上图的东西像不像,既然如今都存在,那么上古时候肯定也有类似的鱼类,只不过灭绝了而已,这尼玛还是神话传说么,求大高吧的吧友解惑,这尼玛明明就是真实存在的好不好!


                IP属地:山西14楼2015-09-30 13:40
                回复
                  2025-08-11 03:06: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學術貼子啊 頂頂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9-30 13:53
                  回复
                    原文:
                    ⑼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音村)于东海,多沙石。
                    汸(音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音育),其中多白玉。
                    白话文:
                    (离开青丘山)向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箕尾山,大山的尾部蹲崌于东海之岸,山上多沙石。
                    汸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汇入淯水,水中出产白玉。


                    IP属地:山西16楼2015-09-30 13:54
                    回复
                      原文:
                      ⑴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音皮),东望长右。
                      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白话文:
                      南方第二路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做柜山,它西面毗临流黄,向北面遥望诸,向东面遥望长右山。
                      英水从这里发端,向西南流注入赤水,水中盛产白玉,还出产像粟米一样的细丹砂。
                      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猪,但长着鸡一样的爪子,它的叫声像狗吠,它的名字叫狸力,见到它就说明当地有水利工程。


                      IP属地:山西18楼2015-09-30 13:59
                      回复

                        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生活在南美洲,我们来把它和“狸力”作个对比。
                        狸力——————水豚
                        1.状如豚————家猪出栏一般150公斤,成年水豚一般50公斤。水豚从外形和体重都接近小猪。
                        2有距————如上图,为适应水边泽沼地区的生存,水豚的脚是像鸟爪一样叉开的。
                        3其音如狗吠————维基百科上提到水豚能发出狗一样的吠叫,但我没找到相关音视频。是否更近小狗叫不详。
                        4见则其县多土功————水豚胆小喜欢隐身水中或草丛中,能在水下气五分钟不换气。古人如果进行大型的水利建设确实容易把它们从隐藏的地方中驱赶出来。
                        5柜山位于南次二经,又有英水与赤水相汇,说明当地即有大量的水源又有温暖的气候。这与水豚所喜欢的生活环境是非常接近的。


                        IP属地:山西19楼2015-09-30 14:00
                        回复
                          原文:
                          ⑶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
                          其上多金玉。
                          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白话文:
                          (离开祷过山)向东五百里,有座丹穴山,山上多产金玉。
                          丹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注入渤海。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鸡,身披五彩的花纹,名叫凤皇,凤冠之文代表:德,双翼之文代表:义,背部之文代表:礼,肩部之文代表:仁,胸腹之文代表:信。
                          这种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到它就天下安宁。
                          关于凤皇的传说从古至今不绝于耳,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心中有个疑问:“凤皇”真的存在吗?
                          我个人认为“凤皇”是完全可能存在过的。
                          但真正的“凤皇”却很可能又不是人们心中那只神鸟“凤皇”。
                          我想只有将千百年来人们一次次赋予其的景愿与神话层层剥离掉,
                          我们才有可能还原和找到“凤皇”文化的源头。


                          IP属地:山西20楼2015-09-30 14:06
                          回复
                            据说凤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非梧桐不栖”,古人因此赞美它很高贵。
                            但如果我们反过来看,其实这恰恰说明凤皇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自然条件差生存艰难的地方它活不了。
                            而它能活的好地方,恰好也是人类喜欢而且向往的环境。
                            所以先民可能因此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是凤皇的出现带来了好运以及好的环境。
                            这种由于知识的匮乏而形成的因果颠倒的错误认识从古至今都很常见,山经里面也不乏其例。(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种推测。)


                            IP属地:山西21楼2015-09-30 14:07
                            收起回复
                              2025-08-11 03:00: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是鸟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按照这个标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现实中确有一些鸟类几乎能与之一一对应。
                              比如:极乐鸟。

                              我们来将两种鸟类对比一下:
                              凤皇————极乐鸟
                              有鸟焉,其状如鸡——极乐鸟属于雀形目,较之鸡要小上许多。(这一条没对上)
                              五采而文——请看上图。
                              自歌自舞——极乐鸟非极擅歌舞。(这种视频很好找,有愿意的可以去看一看。)
                              见则天下安宁——极乐鸟生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几乎没有凶猛动物环境优沃安详。
                              综上所述,我认为凤皇在远古很可能是存在的,它们可能是某种类似极乐鸟的美丽鸟类。
                              生活在一些环境比较安稳,没有什么天敌物产丰富的地区。
                              它们的消亡可能是源于人类农耕文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远古的居民发现哪里有凤皇就到哪里去安家,
                              也许我们的祖先对它们无比尊崇并不会也不敢伤害它们,
                              但遗憾的是农耕对它们家园破坏也许远比弓箭和罗网来得更加危险。


                              IP属地:山西22楼2015-09-30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