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打击目标属性:
护盾减伤65% 护甲减伤35% 结构:护盾=2:1
航母dps=7*3*2=42,相位导弹穿盾概率30%,那么
先算出各随机变量:
带盾时:穿盾伤害42*0.65=27.3,未穿盾伤害42*0.35=14.7;
无盾时:穿盾伤害42*0.65=27.3,未穿盾伤害42*0.35*0.65=9.56;
再计算期望:
带盾时:27.3*0.3+14.7*0.7=18.48;无盾时:27.3*0.3+9.56*0.7=14.89
最终期望:18.48*1/3+14.89*2/3=16.09
无穿盾科技情况下的期望:
14.7*1/3+9.56*2/3=11.27
结论:在这种比较接近平均值的条件设置下,30%穿盾带来的dps提升高达43%
在对t军时此数值会降低,对a军会提升,对v军基本接近。
我算过几套不同条件下的数值,由于各随机变量发生概率的关系,虽然穿盾带来的收益有
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最终dps期望的变化并不大。
若由v军支援巡洋舰扰乱者再增加20%的相位导弹拦截丢失,则穿盾率提升为50%,相位导弹
的威力将进一步提升。
最后提一句,我用此算法也计算了城管的伤害期望,由于伤害类型的巨大差距,即使在穿
盾50%的有利条件下,航母对比城管的dps仍然只获得微弱优势,而14对12的人口比又使城
管取得决定性优势。最终v军最强dps单位的称号由城管加冕!
护盾减伤65% 护甲减伤35% 结构:护盾=2:1
航母dps=7*3*2=42,相位导弹穿盾概率30%,那么
先算出各随机变量:
带盾时:穿盾伤害42*0.65=27.3,未穿盾伤害42*0.35=14.7;
无盾时:穿盾伤害42*0.65=27.3,未穿盾伤害42*0.35*0.65=9.56;
再计算期望:
带盾时:27.3*0.3+14.7*0.7=18.48;无盾时:27.3*0.3+9.56*0.7=14.89
最终期望:18.48*1/3+14.89*2/3=16.09
无穿盾科技情况下的期望:
14.7*1/3+9.56*2/3=11.27
结论:在这种比较接近平均值的条件设置下,30%穿盾带来的dps提升高达43%
在对t军时此数值会降低,对a军会提升,对v军基本接近。
我算过几套不同条件下的数值,由于各随机变量发生概率的关系,虽然穿盾带来的收益有
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最终dps期望的变化并不大。
若由v军支援巡洋舰扰乱者再增加20%的相位导弹拦截丢失,则穿盾率提升为50%,相位导弹
的威力将进一步提升。
最后提一句,我用此算法也计算了城管的伤害期望,由于伤害类型的巨大差距,即使在穿
盾50%的有利条件下,航母对比城管的dps仍然只获得微弱优势,而14对12的人口比又使城
管取得决定性优势。最终v军最强dps单位的称号由城管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