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回顾下A股历史上近几轮行情转换:
2007年5月,疯牛的途中,成交额见顶,接近40000亿。
2008年10月,成交额跌落至不到7500亿,不到巅峰期的1/5。大盘随之见底。
2009年7月小牛市见顶,成交额创出接近50000亿的新高。
2010年6月房地产调控重拳出手后,指数急跌,成交量更快萎缩至不到13000亿,为巅峰期的1/4。随后大盘开始反弹。
由此来看,市场底部阶段,按月成交额的1/4的规律来说:上证主板15年6月创出20万亿的成交额巅峰,待低至5万亿左右,才算是接近的市场底。按照目前的成交额来说,已经算是接近了,或者说是在筑底区间。
而3200今天得而复失,不排除是因为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当然这个早点落实下来,心理早点踏实。回到软件上来说,昨天的拉升之后,小时级别的死叉信号形成,以及大盘分析平台流动资金的持续翻绿,本身就应该以短线的超跌反弹来对待。偏长的角度来说,周线沪指和捕捞季节的底背离信号已经确认,这个位置,多一点耐心,或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附一张图:很喜欢这张图表达的意思——欲速则不达,太过于急切,只会物极必反,凡事都是沉淀积累的过程!共勉!

2007年5月,疯牛的途中,成交额见顶,接近40000亿。
2008年10月,成交额跌落至不到7500亿,不到巅峰期的1/5。大盘随之见底。
2009年7月小牛市见顶,成交额创出接近50000亿的新高。
2010年6月房地产调控重拳出手后,指数急跌,成交量更快萎缩至不到13000亿,为巅峰期的1/4。随后大盘开始反弹。
由此来看,市场底部阶段,按月成交额的1/4的规律来说:上证主板15年6月创出20万亿的成交额巅峰,待低至5万亿左右,才算是接近的市场底。按照目前的成交额来说,已经算是接近了,或者说是在筑底区间。
而3200今天得而复失,不排除是因为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当然这个早点落实下来,心理早点踏实。回到软件上来说,昨天的拉升之后,小时级别的死叉信号形成,以及大盘分析平台流动资金的持续翻绿,本身就应该以短线的超跌反弹来对待。偏长的角度来说,周线沪指和捕捞季节的底背离信号已经确认,这个位置,多一点耐心,或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附一张图:很喜欢这张图表达的意思——欲速则不达,太过于急切,只会物极必反,凡事都是沉淀积累的过程!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