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碰到一位好久未面的老朋友,聊天之余,她说她很是苦恼,究其原因,她说她丈夫现在信佛,对禅学产生很大的兴趣。每日沉浸其中,
已成为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女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能积极进取,而在我这位友人的理解中认为如果信了佛、参了禅,那就失去了对生活的进取之心,把世俗的功名看淡
了。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当你被人生的种种烦恼包围或当你被沉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读一点充满人生智慧的禅宗语录,可以帮助你放下一切,进入一个无
忧无虑的境界。它并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
智慧,培养爱心。
《云门文偃禅师语录》中有一段问答:
问:如何是佛法在意?
答:春来草自青。
春天来了,草变得一片青葱,这就是自然。佛教说“空”是人人知道的,但这“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的一无所有,也不是死一样的绝对静止
。而是一种大化流行境界,就像人在空气中,鱼在深水中一样,是心灵对外物,外物自然流动。
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合豁幽潜。
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
“春来草自青”中体会出人生情趣,心灵境界的极致——诗意地栖居于世。
苏东坡有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