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纯属个人观点,并不针对任何人任何事)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交友的前提是要真诚信任,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错。因为唯有真诚才可以换来真诚,唯有信任才可以换来信任。
其次,要把握好信任的“度”。俗话说“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人与人由陌生到相识、由相处到相知,是有一个从表及里的过程的。因为你不了解我,我不了解你。也许,有很多人初次相遇,或者在网络上初次聊天,几分钟过后便感觉话语投机,兴趣相投,共同语言很多,便自此不再设防,口不遮掩,心想即说。殊不知,有些人却恰恰是在利用人的这一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他(她)可以让你按照他(她)的思路程序设计让你说出她(她)想要的真话、实话和答案。因为这样的人心机之多、手段之高你很难清楚和觉察。而你,却还以为遇到了知己,遇到了可以相信的人。
第三,要控制说话的“度”。“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没人说”这是句实话。但是,我们要尽量在和别人的聊天和面对面沟通中设计具体的任何事,或者对某个人的评价和评论,因为一个人要想知道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褒贬就必须通过另外一个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常理。如果你不具备这个作用,相信不会有人找你套话,不会被人利用。
第四,要保持交友的“距”。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在被朋友欺骗、伤害、利用后说“交友不慎”,究其原因,这都是我们和陌生人交友前没有把握好交友的“距”有着直接的关系。与朋友走多近、隔多远、说多少,这里面绝对是有分寸的。
人的一生,会结识很多很多的人,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们抱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和出发点去走进别人,却并见得能走进对方的心灵,甚至连对方的真实思想和人格都触摸不到;我们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去交友,也并不见得可以获得至善之纯的朋友;因为,一张笑脸之后遮掩隐藏着的很多不测动因我们根本无法预知和预见。
我们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社会毕竟是温暖的,人性毕竟是善良的,友情毕竟是温馨的。所以,相信人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过于相信别人,以至于相信的使自己近乎“弱智”、“低能”。
但是,这里也奉劝一些欺骗利用别人的人一句,“不要高估自己的智商,也不要低看别人的思维”,多行夜路终会预见鬼。因为老祖宗说过“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