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ake发布了,第六代酷睿,支持DDR4内存,放宽BLK超频限制,工艺升级到14nm,同时接口也换成1151.也就是说,和上一代的Haswell不兼容。必须入手新一代的主板。要玩超频的话,当然还是Z170更加适合

大家不知道对Z170主板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我的第一印象是,用料没有Haswell那么简约了
由于原先从Haswell时代开始整合的电压调节器,将从Skylake开始移除!重新由整合到主板上,使得下一代(100系)主板的供电设计燃起了“堆料大战”硝烟。
要知道,Z170 EX4不过是属于超频主板里面性价比级别,Z170 7+供电华丽多了,OCF就不用说了
针脚从Haswell的1150改变为1151
大家就别去数了,你以为是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1,2,3,4,5
1151针,你数吗?反正我是没这个耐性了
从网上找到3代酷睿针脚的区别,现在大家看懂了吗?
其实我是不懂的
实在话,奔腾三年代试过短接针脚超外频,其余时候,真没看过针脚定义
那么,Skylake带来的是什么呢?
“Skylake”的特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1、14nm工艺新架构,性能更强,超频潜力更大,据说已经有人成功风冷下超频至5.2GHz,移除电压调节器;2、核芯显卡增强,升级为第九代核显,目前核显型号确认为:Iris 530是属于GT3级别(48个执行单元) ;3、接口改变,使用LGA1151接口,不兼容旧平台。4、同时支持DDR4和DDR3L(低电压),1.5V DDR3并不兼容,定位高端的Z170主板清一色都是DDR4插槽,主流定位的B150就有DDR3L和DDR4插座共存的产品。
当前发布的就只有高端型号Z170,因为现有的两款Skylake cpu都是超频型号,I7 6700K,I5 6600都是超频专用U,不知道,这一代的B150能不能超频,不过按照经验来说,玩超频还得看Z170

久违的主板堆料时代回归了


要玩超频,当然要有方便超频
主板自带开机,reset键,双bios设计,一键清bios这些都是超频基本盘
功能只是手段而已,主板背面有一颗神秘的IDT 6V41532NLG芯片,资料不多,只查到是对外频提供更大范围的超频
最直观的变化之一,DDR4的支持
Skylake支持DDR4和DDR3L,也就是1.35V低电压的DDR3(注意,标压1.5V的不能用在Skylake了)
Z170属于高端型号,基本上只提供DDR4支持
DDR4的电压只有1.2V,这样子,你可以理解为啥可以对1.35V的低电压的DDR3都能支持了
不过,主板供电还是两相的,目测DDR4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如果,你仅仅以为Skylake就是14nm,支持DDR4的Haswell就真的是无知了
Skylake提供20lans,比起之前snb,ivb,Haswell的16lans给力多了
你不懂?你一定没有玩过双卡了.简单来说,一个显卡的pci-E带宽是16x,双卡的时候通过芯片拆分为8+8
这个对于中高档主板来说不是事情
事情在于,你再要照顾一个Ultra M2,也就是pci-E 3.0 4x通道的M2 SSD的时候,原有的16x就hold不住了
立此为证,很快,pci-E 4x带宽的M2的SSD会铺货
之前多数的M2 SSD其实是基于SATA3界面的,说白了就是因为cpu那边提供的带宽不够

原生sata3接口还是只有6个
同时能支持3个SATA-express设备

usb3.0后面有6个,前面有两个,据说Skylake还能支持十个,有机会找ocf级别的主板看看才知道
然而,Skylake还是没有usb3.1的原生支持
还是要采用asmedia asm4142的第三方方案
不过采用板载一个Type-A,一个Type-C的usb3.1接口的模式,可以增加兼容性,减少走线难度
那么,Skylake和Haswell还有什么区别?to be continue.....(我U盘给同事借走了,求鄙视)

大家不知道对Z170主板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我的第一印象是,用料没有Haswell那么简约了

由于原先从Haswell时代开始整合的电压调节器,将从Skylake开始移除!重新由整合到主板上,使得下一代(100系)主板的供电设计燃起了“堆料大战”硝烟。
要知道,Z170 EX4不过是属于超频主板里面性价比级别,Z170 7+供电华丽多了,OCF就不用说了

针脚从Haswell的1150改变为1151
大家就别去数了,你以为是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1,2,3,4,5
1151针,你数吗?反正我是没这个耐性了

从网上找到3代酷睿针脚的区别,现在大家看懂了吗?
其实我是不懂的

实在话,奔腾三年代试过短接针脚超外频,其余时候,真没看过针脚定义
那么,Skylake带来的是什么呢?
“Skylake”的特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1、14nm工艺新架构,性能更强,超频潜力更大,据说已经有人成功风冷下超频至5.2GHz,移除电压调节器;2、核芯显卡增强,升级为第九代核显,目前核显型号确认为:Iris 530是属于GT3级别(48个执行单元) ;3、接口改变,使用LGA1151接口,不兼容旧平台。4、同时支持DDR4和DDR3L(低电压),1.5V DDR3并不兼容,定位高端的Z170主板清一色都是DDR4插槽,主流定位的B150就有DDR3L和DDR4插座共存的产品。
当前发布的就只有高端型号Z170,因为现有的两款Skylake cpu都是超频型号,I7 6700K,I5 6600都是超频专用U,不知道,这一代的B150能不能超频,不过按照经验来说,玩超频还得看Z170


久违的主板堆料时代回归了



要玩超频,当然要有方便超频
主板自带开机,reset键,双bios设计,一键清bios这些都是超频基本盘

功能只是手段而已,主板背面有一颗神秘的IDT 6V41532NLG芯片,资料不多,只查到是对外频提供更大范围的超频

最直观的变化之一,DDR4的支持
Skylake支持DDR4和DDR3L,也就是1.35V低电压的DDR3(注意,标压1.5V的不能用在Skylake了)
Z170属于高端型号,基本上只提供DDR4支持

DDR4的电压只有1.2V,这样子,你可以理解为啥可以对1.35V的低电压的DDR3都能支持了
不过,主板供电还是两相的,目测DDR4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如果,你仅仅以为Skylake就是14nm,支持DDR4的Haswell就真的是无知了
Skylake提供20lans,比起之前snb,ivb,Haswell的16lans给力多了
你不懂?你一定没有玩过双卡了.简单来说,一个显卡的pci-E带宽是16x,双卡的时候通过芯片拆分为8+8
这个对于中高档主板来说不是事情

事情在于,你再要照顾一个Ultra M2,也就是pci-E 3.0 4x通道的M2 SSD的时候,原有的16x就hold不住了
立此为证,很快,pci-E 4x带宽的M2的SSD会铺货
之前多数的M2 SSD其实是基于SATA3界面的,说白了就是因为cpu那边提供的带宽不够


原生sata3接口还是只有6个
同时能支持3个SATA-express设备


usb3.0后面有6个,前面有两个,据说Skylake还能支持十个,有机会找ocf级别的主板看看才知道

然而,Skylake还是没有usb3.1的原生支持

还是要采用asmedia asm4142的第三方方案
不过采用板载一个Type-A,一个Type-C的usb3.1接口的模式,可以增加兼容性,减少走线难度

那么,Skylake和Haswell还有什么区别?to be continue.....(我U盘给同事借走了,求鄙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