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发展成飞碟了,第三篇:
喏,这百般矛盾与逗趣的,可不就是恰逢年少了。
2008-04-24 21:45:17 来自: 水先后古清风
恰许同学年少的评论
呼~终于听到她的专辑了。我能说我的感触颇多吗。
Intro在与陈升的搭配中拉开,一老一小呓语式的歌唱很升哥,可是习惯了升哥这老男人独自而独特的呢喃,突然多了一个小倔声、化学反应开始发生,这感触奇妙得我有些不习惯……连着听了好多遍,忍不住嘴角带笑……
……怎么办我突然觉得有些词穷。好像没什么好瞎抒情的?可是你有试过么,就是听太熟的人一次唱很多歌,感觉会怪怪的。你能清晰地分辨出哪里是她的东西、她擅长的部分,哪里是努力达到的,哪里是刻意表达的东西。甚至都能想象到她演绎这些歌时的样子……
这样一来聆听则变成了一种有趣的发掘。从吉林到北京,一首再明显不过的升式风格,轻松肆意,张弛有力。一下能想起丽江的春天,应该就是一个时期的创作了。老顽童的歌给了小顽皮,索性这首歌没被毁掉。你听到她唱的那小倔强音色吗,是不是很少年?唱得多卖力阿,中途有句“那天老城门外的街头”还有点破音……哈哈不过保留下来了自然就是故意这么渲染的。我甚至能想象到她摇头晃脑,上蹦下扭欢快唱歌的样子。当然,旁边还站着个表情多变在自个玩乐的老胖升合音呢。有点意思活?这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至少有点倔强调皮,会抗争吧?骨子里带着不羁的反叛新青年?她该不会爱摇滚吧?-_-!得得再往下就越错越远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风格恰是许飞最喜欢唱,最愿意唱,最想用来和自己为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