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人吧 关注:16,956贴子:563,307
  • 8回复贴,共1

国难之际,斟选十首古人励志之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众人分享一下,可供平日激励自己。所谓励志,倒非是说诗歌本身是为励志而作,只是诗中的那些气骨,实是可另人在困顿之中,如有明灯相指。


1楼2008-06-03 10:07回复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一生颇不得志,沉沦下僚,毫不容易遇上一个求贤若渴的临川王刘义庆,
      偏偏又是个短命王爷,刚获赏识人家就死了,无奈只好又做了临海王刘子顼
      的幕僚,这位爷是个光吃饭不作事的主,什么不好学,偏跟着人家学造反,
      结果连累鲍照一起被乱军所杀,一代才子,一至于此,也无怪乎他只能用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来安慰自己。


    2楼2008-06-03 10:08
    回复
      2025-09-03 19:02: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都知道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名,却不知此句虽好,
        却又怎么比的上这一句“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豪情万丈。人诗仙一生追求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千金于他本是浮云,散了也不足为惜,而真正了不起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豪气,且问天下,又有几个男子有如此气具。


      3楼2008-06-03 10:09
      回复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谁说诗圣只会忧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只有真正具有大才大气的诗人,才可能写的出这样的诗句。杜甫毫无疑问是个具有真性情的诗人,论潇洒他不及李白,论富贵他远不及王维,但也只有杜甫,才能在最潦倒落泊的时候,仍然念念不忘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可算的上是后世那些个亡国文人亡国诗的始祖了。


        4楼2008-06-03 10:10
        回复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实在太过有名,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他是个多情公子,实则此人
            实实在在是个热血男儿。说来李贺命运之坎坷,远甚于鲍照,他很小就有才名,只因要避父亲名讳,
            不得考进士,断送了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一条出路的前途。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将那满腹愤懑流于笔端,激越烈荡之情另人神往,愚意以为,若有男儿读到此一诗句而不为之动容,则必定是为庸才,不足与论。


          5楼2008-06-03 10:11
          回复
              一轴烟花满口香,诸侯相见肯相忘。 
              未闻珪璧为人弃,莫倦江山去路长。 
              盈耳暮蝉催别骑,数杯浮蚁咽离肠。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当代知道李咸用这个名字的的人少之有少,知道李咸用这首《送人》的更是稀若星凤,但是诗中那最后一句“自古男儿当自强”却可说是妇孺相知,千言万言皆化入此中,另人乍读之下,豪迈之气慨然而生。


            7楼2008-06-03 10:12
            回复
                知者哀其辱,愚者笑其颠。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
                所贵一寸丹,可逾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张煌言乃明末中国一磊磊大丈夫,矫矫奇男子,明亡之后,他百折不回,一力担起反清大业,先后奔波二十年,最终仍然以失败身死告终,这一首是写于他被清军抓捕之后,路过故里时有感而写,人生七尺之躯,百年之诞,为义而生,为义而死,不亦壮哉?


              8楼2008-06-03 10:14
              回复
                  浊沙万里蔽昆仑,风暗卷云浑。丈夫当世,纵歌横辔,匹马出玉门。 
                  谁言关外多离苦,对漠漠烟尘。无语独欢,登高笑眄,犹见古来人


                11楼2008-06-03 10:17
                回复
                  2025-09-03 18:56: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皆经典


                  12楼2008-06-03 1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