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东凡王开口,祭师长死气沉沉的声音随之响起:“祸乱边陲,亵渎神灵,理应绞死。请大王定夺。”
这分明就是威胁!鹿丹眼中闪过一丝恨色。祭师长都说绞死了,东凡王还要怎样定夺?不行,决不能让祭师长得逞!于是,鹿丹宛若天籁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如今天下,群雄征战,固守城池,只是目光短浅之辈所为。大王,臣以为东凡当务之急并非定夺区区百姓生死问题,而是放眼天下,做长久打算。”
“哦?那就请国师谈谈怎么打算?又和抢粮一事有何关系?”祭师长再一次越权而言。
你眼中到底有没有大王?轮的到你说话了吗?鹿丹生气的想。压下怒意,鹿丹继续缓缓道来:“天下十二国争战百年有余,如今已有一统之势。请问诸位,是想吞并天下还是被天下吞并呢?东凡几十年来未曾对外用兵亦未曾受到侵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固守城池、无所作为。若不在天下大乱之前做好打算,那么,将来的东凡很有可能陷入危险之中。如今,我国缺粮,正好趁此契机,将强国西雷拖入战火之中,而我国则可坐收渔利,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可消除威胁我东凡安危的一大隐患。”
“国师说的倒轻巧,不知国师打算怎样实现呢?”
“本国师自有妙计,内容不便告知。”
祭师长的脸更阴沉了。缓了一缓,鹿丹又道,“不过,我可以提前透露一点,烦请各位保密。那就是——我打算请西雷鸣王来东凡做客。”
此言一出,举朝震惊!试问,天下人谁不知道博间劫鸣王引得西雷王亲自兴师问罪,离国掳鸣王致使两国交战直至阿曼江一役以离国十万精锐尽损而告终?而鹿丹,竟然要将鸣王请来,那东凡岂不危矣?
面对朝中某些老臣的一再指责,鹿丹眼波流转,笑意盈盈,“非也。但凡用计,必以东凡之安危为首。请来鸣王,则西雷必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从前两次看来,鸣王一旦失踪,西雷必然方寸大乱。而鸣王乃西雷兴盛之缘,若得鸣王,则东凡之兴盛指日可待,西雷之兴盛遥遥无期矣。”
“若能请来鸣王,固然是上策,但万不可因此将东凡引入战乱,请国师三思。”军青如是说。从某种程度上,军青还是很相信鹿丹的能力,鹿丹的才华,东凡内首屈一指,军青对鹿丹也是多有佩服。
“这个自然。”清泠的声音再度响起,“本国师定让西雷失去鸣王,且江山易主,无可派之兵扰我东凡,即使有,久行劳顿的游兵散将恐怕也不在话下,如此,可保我国无虞。”
军青一向佩服鹿丹的才华,见鹿丹如此说,想必心中已有定计,也就不再多语。祭师长见军情不说话了,知道他站到了鹿丹的一边,也沉着脸不说话。一场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