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吧 关注:384,690贴子:9,233,457
  • 5回复贴,共1

真有武大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大郎原名武植,清河县武家那村人。现在武家那村还有武植的坟墓。他生的身材高大,相貌不俗。与《水浒传》中描写的形象完全两样。他自幼父母双亡,与兄弟武松相依为命。但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大比之年,高中状元,任山东阳谷县令。武植的昔日同窗黄堂名落孙山后,不幸家中又着了大火。便去找武植去借钱。他来到阳谷县一住半月,只是来的当天见了武植一面,便再也见不到了,因为武植一直忙于政务:兴修水利。让阳谷百姓赶上播种时节。黄堂以为武植是故意避而不见,所以一气之下回了清河县。一路上,他为泄私愤,于路边道旁树上,墙上写了很多武植的坏话,如“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等等。还画了很多讥讽武植形象的图画。 回到家中,只见一座新盖的房屋亮亮堂堂。黄堂一问妻子才知道,原来武植得知黄堂的遭遇后就派人送来银钱,并帮着盖好了房子。本想一切准备妥当后再告诉黄堂,可是……。黄堂懊悔不已,急忙赶回阳谷县,把他一路所写所画的东西全部涂抹掉。谁知这些东西正好被施耐庵看到,并写进了他那部千古传诵的《水浒传》中,流传天下。所以,大家看到了现在的武大郎。 武植的妻子潘氏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人氏。是一名大家闺秀。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嫁了家境贫寒的武植(当时武植还没有中状元)。经过施老先生的艺术加工,就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潘金莲。


1楼2015-08-10 19:53回复
    这是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8-10 21:20
    回复
      2025-11-23 00:04: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且武松和他也不是兄弟,他俩相差150多年呢,编故事的也太不尊重历史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8-10 21:21
      回复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时期施耐庵根据宋代宋江起义的故事为题材,以梁山的山之名,以紧邻梁山的东平府宋城和东平湖宽广望不到边的水域和湖上星罗密布、布满了郁郁葱葱的芦苇荡为地理背景所写。创作中收录了许多元代东平路人士高文秀等作家水浒戏中的许多经典故事。与施耐庵同时期的罗贯中(东原人士)作序、搜集整理成书。水浒故事也被改编成了评书、快板、戏曲等多种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流传开来。其实,在清河人士明代武植在阳谷做县令时,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已经离世。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经典的广为流传中,后人将经典几经修改、增补,从而使经典更加生动精彩。关于武大郎的故事,是后来人把小人故意编排诽谤清河人士、阳谷县令武植和其妻潘氏的捏造之事增补近了壮士武松的故事中嫁接而来的。清河县,阳谷县,武植,潘氏,流传下来的武家那武家称黄金庄的潘家为姥姥家。这些和水浒故事中发生的地名、人物的吻合难道真的是机缘巧合吗?显然不是。这是后来修书人几经修改增补嫁接让水浒更能吸引人的结果而已。致使了一代廉吏和其大家闺秀的妻子蒙冤千年。望仁者见仁、智者明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1-06 2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