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28日漏签0天
潮流吧 关注:487,642贴子:1,390,34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潮流吧
>0< 加载中...

冷制皂和一般香皂,透明水晶皂的区别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花花制皂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冷制皂和一般香皂,透明水晶皂的区别

皂言皂语① 什么是冷制皂

油脂+苛性碱=皂+甘油

手工香皂因为不含化学添加物或合成洗剂,富含「甘油」成分,不仅可以洗脸,也可用来洗身体。

手工香皂所用的油脂是天然植物油。油脂与碱进行「皂化」作用之后,会产生皂及甘油,手工香皂保留了天然甘油。(甘油是绝佳保湿剂,可以吸收并保存水分,是许多化妆品非常重要的成分).


皂言皂语② 天然手工香皂较无毒害的原因?

以冷制法作成天然皂清洁品(手工香皂等)而言,以化学性质来分类,属脂肪酸系阴离子界面活性剂,它较无毒害的原因,是容易被环境中的细菌分解,即使吃到肚子里,也会被胃酸分解成脂肪酸及食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成份相同(当然不能像食物一样多吃)。就算残留在皮肤上,其碱性也会被皮肤本身自动调整。

而以「合成的」界面活性剂做成的清洁用品,之所以较有害人体及环境,是因为它不容易被环境中的细菌分解,纵然毒性不强,可是在环境中累积的浓度越大时,它的毒害性相对就会增加,若累积在人体皮肤上,后果可想而知,这可能是时下皮肤病变增多的原因之一.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有些界面活性剂甚至是一种「环境荷尔蒙」,会造成生物的基因突变。因此,「天然的」界面活性剂在使用上比许多「合成的」界面活性剂的清洁用品对人、生物、环境都来得安全有保障,所以使用天然手工香皂比一般市售清洁品来的安全,环保.



皂言皂语③ 为什么手工皂的价格高出一般市售香皂甚多?

手工皂使用天然材料,基础油多为进口用油,利用人工操作,少量制造,产量有限,所以远远高于完全由机器大量生产工艺的香皂.



皂言皂语④ 透明皂比白色皂质纯吗?

不.因为透明皂制作过程中必须加入洒精或溶剂,以使成品呈透明感,所以皂质纯度略差


皂言皂语⑤ 哪一种配方的皂最滋润?

所有手工皂都很滋润,不仅可以洗脸,也可用来洗澡.



皂言皂语⑥ 敏感性肌肤的人也可以使用手工皂吗?

请使用适合敏感肌肤的油脂制作出来的手工香皂,建议使用前先做肌肤测试


皂皂为什么会出汗?

因为皂中的甘油遇到空气中的水而形成的,用纸巾擦干,不影响使用。

 



日期:用冷制法做出来的皂皂必需放置一月的时间才能使用(配方的不同,会影响成熟 的时间),本坊制作的皂皂产品外均带成熟日期和保质期。

使用前:完全皂化的香皂敏感肤质的人,建议使用前在手臂或耳后先做皮肤测试。

使用中:使用时请避免让皂液进入眼睛,如不慎入眼,会引起眼睛疼痛,但无须惊慌,只需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即可。使用时可将皂皂打湿,用手轻轻搓揉,起泡后涂抹。

使用后:使用完皂皂后,应放在透水的皂盒或容器里,尽量保持皂皂的干爽,千万不可泡在水里,那样会缩短使用的次数的。

皂皂的存放:未成熟的皂皂,请您把包装袋打开,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让皂皂全面接触空气,越干燥的皂皂可以保存的时间越长(但千万不可让皂皂晒太阳或加热自然晾干就OK~)。最佳保存温度为15°~25°,保存期为6-10个月(从成熟日开始计算,下同),15°以下保存为1年,如放入冰箱,请密封保存(用保鲜膜包好),避免皂皂成为冰箱里的吸味剂。


  • 花花制皂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手工皂,冷制皂,天然油脂制作不含香精色素,碱性低对皮肤没有伤害,比一般的香皂更加滋润。用过手工皂的朋友再也不会用其他香皂和洗面奶了

淘宝店《花花制皂》

掌柜《魔煞花蝴蝶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潮流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