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影里吧 关注:3贴子:293
  • 2回复贴,共1

【转贴】 一曲乐声谁人听,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作者:潦倒剑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363924530

“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神出鬼没,人瘦得像个痨病鬼,一把胡琴奏的“潇湘夜雨”悲咽凄凉,令人难以忍泪,但是他一柄又薄又窄的利剑,使出“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教人防不胜防,无可逃避。他就是以此绝招,在衡山城外,杀死了大嵩阳手费彬,让师弟刘正风及魔教长老曲洋能安然而逝,同时也救了令狐冲与仪琳的性命。他来无踪、去无影,费彬还未倒地气绝,他己悄然远了。  

莫大先生惹人好感之处,是他冷脸之下的一副热心肠;他始终爱护令狐冲,暗里帮他的忙。任盈盈背负了在昏迷中的令狐冲上少林寺求医,以自己的性命作为交换,也是莫大先生告诉令狐冲的。所有人冤枉令狐冲品行不端,结交匪人,但莫大先生自己出动察看,他看见令狐冲与恒山派年青女弟子千里同行,丝毫没有越轨之处,他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听别人的闲话,深信令狐冲是正人君子。  

令狐冲与任盈盈相交,正派中人都说他是“为妖女媚惑”,但莫大先生一直敬重任盈盈对令狐冲情深义重,他俩新婚之夜,他便以胡琴一曲“凤求凰”相贺。这位长辈的确令人敬爱。  

然而莫大先生始终不是一流人物。他神出鬼没,近乎闪缩,与风清扬的隐逸大异其趣。他不屑向权势屈服,却也不愿公然为敌;可以在黑夜荒郊杀死费彬,却没能在大庭广众中助刘正风抗暴;他要证实令狐冲的品行,便在暗中窥探,既知他无辜,却没有公开为他辩白一词,可见他虽然正义刚直,却不够光明磊落;他亲自跑到华山思过崖秘洞中观看衡山派失传剑法,受到暗算后虽然生还,却没有公开现身,只是悄悄地离去,害得令孤冲担心了好大一会儿,行为也太嫌晦暗,不够光明。  

可能他是个个性悲观的人,深信一己之力,无法与强权势力为敌,公开对抗也是徒然,于是明哲保身,宁愿趁敌人不备时狠攻一记,在他人不见时扶携受害者一把,可能正是这样,所以他的琴声一贯是凄怨不忍听,连“凤求凰”也洗不脱悲怆的味道。  

面对乱世,各人有各人的应对,有人退出是非圈,另觅清静地,有人全力抗拒,死而后己,有人索性加入权力斗争,莫大先生不能进也不能退,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凉。 


IP属地:湖北1楼2008-05-31 19:25回复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读着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脑中总会浮现起小巷深处的酒馆以及酒馆中那个落寞的男人。 

    一杯酒,十年灯,任飘零。 
    衡山派,莫大。 

    《笑傲江湖》的故事才刚开始,其实还不应该对任何一个人做全面的评价。与其说不应该,其实是不能;与其说不能,其实是不忍。 

    我实在不忍心这么早就开始了对莫大的叙说,对于这样一个有特点的人物,总要等到情节完全展开之后再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体味。但是在衡山城外,莫大的那次华丽的出场,终将成为这个低调男人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对我而言,就有些话非要急于喷口而出,怕是等到沉积了之后便失却了这份如戚戚焉般的砰然心动。 

    应该承认,嵩山派是《笑傲江湖》里实际上的反派。日月教虽名为魔教,但是细数其恶端,绝不如嵩山派多。这里所说的恶端,严格地来说,并不是真的什么十恶不赦,唯指那些对江湖秩序的破坏行为。 

    在刘正风的洗手大会上,嵩山派是以黑社会姿态集体出场的。他们对刘正风家眷的屠戮,甚至为魔教人所不齿。曲洋叹道:“这种事情,我们魔教也是不做的。”而到了衡山城外,大嵩阳手费彬更是要趁人之危,赶尽杀绝。 

    这个时候,莫大出现了。 

    严格地说,是莫大的琴声出现了。


    IP属地:湖北2楼2008-05-31 19:26
    回复
      2025-11-04 20:34: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莫大的琴声永远地苍凉凄绝。刘、曲二人对此评价为“往而不复”。《醉眼看金庸》里,作者甚至用这四个字作为莫大一生的考语。 

      我个人感觉,莫大的琴声有明显的做秀的意味。这个秀不是莫大做的,而是金庸做的。在整部书中,莫大几乎每次出场都要伴随着这样凄绝的琴声,这琴声显然已经演化为了某种标签。既是身份标签,更是身世标签。 

      琴声过后,莫大出现了。费彬向莫大质问刘正风曲洋该不该杀。莫大说“该杀”,请注意,在整个情节当中,莫大只说了这两个字。然后瞬间出剑,这一剑却是刺向了费彬。 

      翩翩如幻,一剑惊鸿。 

      “这一下出招快极,抑且如梦如幻,正是“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中的绝招。费彬在刘府曾着了刘正风这门武功的道儿,此刻再度中计,大骇之下,急向后退,嗤的一声,胸口已给利剑割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衣衫尽裂,胸口肌肉也给割伤了,受伤虽然不重,却已惊怒交集,锐气大失。费彬立即还剑相刺,但莫大先生一剑既占先机,后着绵绵而至,一柄薄剑犹如灵蛇,颤动不绝,在费彬的剑光中穿来插去,只逼得费彬连连倒退,半句喝骂也叫不出口。” 

      “一点点鲜血从两柄长剑间溅了出来,费彬腾挪闪跃,竭力招架,始终脱不出莫大先生的剑光笼罩,鲜血渐渐在二人身周溅成了一个红圈。猛听得费彬长声惨呼,高跃而起。莫大先生退后两步,将长剑插入胡琴,转身便走,一曲“潇湘夜雨”在松树后响起,渐渐远去。”


      IP属地:湖北3楼2008-05-31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