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狂 其四
三年间的思虑折磨,都将在这个清晨画上句点,这是第三次走进贡院的张艺兴的想法。直到剧变的到来前,一直没有改变。
天刚蒙蒙亮,张艺兴就起了床,早早等在了张贴红榜的地方。空白的木牌上凝结了点点清晨的露水。张艺兴耐心的等着官府的人到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围到了木牌前,他们都翘首等待着,像是期待第一缕破晓的晨光。直到疾驰的马蹄声敲醒了静谧的街道。
五个穿着两营制服的男子停在殷殷期盼的学子们面前,然后宣告了一个震动人心的消息:今年的科考成绩取消,请耐心等候处理的官员。没有任何具体说明,没有任何缓冲安抚。说完了就骑马扬长而去,只留下震惊地无法动弹的考生。
颜朝的洪星十五年,朝中一直以来被竭力维护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牵涉众多官员的科考案爆发。这案件影响重大,上至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不知有多少人被它改变了命运。
而张艺兴和孙红雷也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少人跟着冲了几步出去,但完全赶不上带起一阵烟尘的马蹄。有人骂骂咧咧,也有人一屁股坐下开始痛哭。
三年一次的科考,是许多人一辈子未竟的梦想。也许,失去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有踏进朝堂的机会了。怎能让人不愤、不气、不恨、不痛呢?
张艺兴气的甩袖子就走,不是他不能容忍失败,而是这失败来得太没有理由。都说天道酬勤,他自认为已尽人事,但人为的破坏根本不是他可以干涉的,无力感牢牢地缠绕着他的头脑。
这事闹得很大,街上很迅速的传开了,人人都交头接耳,以目示意。
还没等他走到小巷时,白白净净的王老板突然冒了出来:"哎呀艺兴,你这么气冲冲的是为了什么呀?今日放榜可有好消息?"张艺兴猛地回头盯着王老板,一向温文的表情竟有些扭曲,眼睛里满是血丝,显然是气极了。
当王老板听完张艺兴激动愤慨的演讲也是半个时辰以后了,他俩坐在京城最好的一家酒楼里。何不一上楼的名声大,除了有近百年的历史和令人啧啧称奇的佳肴外,跟他颇有趣味的名字脱不了干系。平时张艺兴对这里可只能看看,吞下口水。今天倒是因为王老板请客,他心中的苦闷又难以排解,于是将那醇酒像灌水一样喝下了肚。
王老板看着他借酒消愁,只能摇摇头,不无遗憾地说:"艺兴啊,我今天还特地带了礼物过来准备祝贺你高中的,没想到……你看,这上好的宣砚,徽墨和湖笔。"艺兴瞪着通红的眼睛看过去:"你还带着纸笔?太好了,研墨!"王老板被吓了一跳,贵重的宝砚差点摔下去。"快点!"张艺兴又加了一句。
张艺兴提起饱蘸浓墨的毛笔,在酒楼包间的雪白墙壁上留下了第一笔。同样也是张艺兴第一次留名于青史之上。《劝洪星帝远小人疏》横空出世,直指把持大权的国师。笔迹因是醉后显得较潦草,但没有关系。王老板微笑着看着这篇大作渐渐成型,在微笑着看着张艺兴耗尽气力后睡着。
第二天,各种笔迹的《远小人疏》流传开来。虽然没有署名,但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失落的才子写下的佳作,识字的念给不识字的听,大人念给小孩听。一时之间,京城里的人都在讨论这篇文章。此时的张艺兴尽管被宿醉困扰,但他还是凭着直觉判断,自己要赶紧跑路才好。
不得不说,他的直觉非常的准确。此时黄渤正拿着一份《远小人疏》的誊本,跟一张作废的考卷。在旁边待命孙红雷在一边瞥了瞥,感觉这个叫张艺兴的要倒大霉了。
黄渤今年流年不利,非常不利。先是言官揪着科考作弊案不放,愣将这盆脏水泼到他身上。他掉头一查,发现言官竟是得了宫里的指示,头就更疼了。紧接着,他还没睡好一觉,就被这兜头而来的上疏给砸蒙了。
不过也巧,这人虽然没有署名,语气和笔法倒是和一份他看过的考卷挺像的。所以黄渤才在这比划来比划去的。"红雷,给你一差事,去把这个张艺兴给带回来。"
"哟,这人怎么得罪你了?要我出手啊?"孙红雷看到有人倒霉顿时幸灾乐祸起来。
"你可以派人去抓,写这两份东西的大概是同一个。小心点,皇帝昨儿看到这份考卷了,还夸了几句。所以不要闹太大。辛苦你了。"黄渤很疲惫的捏了捏鼻梁。
这个任务正中孙红雷下怀,他故意拖延了几日,把张艺兴放出了京城,自己以执行任务的名义避出京城。他走的时候王迅死死拉着他的袖子:"大哥啊,你真要走啊?你走了,我和弟兄们怎么办呢?"难得孙红雷感动了,王迅紧接着来了句:"你留下那么多烂摊子,是想累死我啊!"孙红雷哼笑一声扯开他,头也不回背着包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