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5日漏签0天
笔记本吧 关注:5,035,219贴子:89,194,14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484回复贴,共13页
  • ,跳到 页  
<<返回笔记本吧
>0< 加载中...

回复:【泛泛之辈】没想好名字,反正各种跳票_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他们说的数框框是啥?
是说任务处理器里,一个核心就会有一个框框,当你有N个框框以上的时候,据说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大概就是这样,就是右半部分和数独似的那个“框框”,更典型的是XP系统。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ES(Engineer Sample,工程样品)、QS(Qualification Sample,质量认证样品)、正式版的关系就是越往后越完成度高,比如英特尔准备开发一个新产品,他们会做ES版本,然后不断修正,慢慢变成QS版本,再完善和测试,就是正式版了,然后把正式版出售。我现在这个文档的版本基本上就是QS阶段了。顺便把步进也说了算了,可以简单理解成版本号,比如楼主修改文档后会另存为,然后更名为“X月X日 待修改 NEW 笔记本吧”,这里的步进我表示为日期,在CPU_Z上会表示为D0这样的,对于QS来说越靠后越靠谱。
ES是这样:

QS是这样:

楼主,不都是显示ES么……对,但是红框1和红框2在QS时候才能对应,ES时候是不一样的,也就是2是显示不出来完整正确的名字的。且ES在系统属性里面是无法显示具体型号的,QS可以。QS与正式版唯一区别就是用CPU_Z看的时候规格栏里具体型号后面带有“(ES)”(CPU_Z是一个软件,用来查看CPU具体参数的,这个在推荐的验机部分会说)。从QS个人觉得就是可以入手了,用起来妥妥的,QS和正式版其实没多大差别,至于ES就是拼人品了。上面不是说BGA、PGA么,有奸商在手工作坊里把BGA改成了PGA,就是人为加针脚,这个……也是拼人品的,为什么?你想啊,原本是自行车,硬改成了轮椅,这一般是玄,真的是看师傅手艺和心情的。


2025-09-05 01:07: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啥?还没弄明白?那就看这个:ES<<QS≈正式版
这次在处理器部分还是把大部分东西都扔给7神的天梯图了,很多东西都扔掉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上一版本的文档。尤其这是第二次完成这个部分,很多想写的东西都没感觉了。最后说一句,笔记本处理器大方向还是高效节能长续航,适合轻度使用,别小看低压处理器。
好几天忘记签到,导致没有什么红色字体 加粗之类的 看起来超级费劲,回头给WORD····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2 显卡
英文名是GPU,课本上叫做图形处理器,反正也是这么一芯片,顾名思义,任务是帮你搞定绝大多数图像输出处理,包括什么电影,游戏之类的……这是和上面处理器相对的一个东西。
卧槽,楼主,你不会后来的都是这么个模式吧?看得人很蛋疼的……
不会的,我知道看着难受,只是处理器和显卡在这部分写的我也很蛋疼,不知道怎么说,就只能这么来了。
上面有CPU的图了,GPU其实也是大同小异,而且更好认出来,周围有小黑块的一般是显卡,小黑块是显存(不明白显存的,看了后面的内存部分会多一点理解的,不急),再一个芯片上会有厂商的标识——NVIDIA或AMD。原谅图渣渣质量,你看不清就对了~


  • ____孤独北冰洋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留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影响显卡性能的还有什么因素啊?
核心构架(频率)、流处理器数量(别只看数量)、显存位宽(频率)、显存类型等等。这里简单说一下核心,这个意思和前面CPU里说的差不多,最近几个是Tesla(特斯拉)、Fermi(费米)、Kepler(开普勒)、Maxwell(麦克斯韦),最新的就是Maxwell,之后可能是Volta(伏打),都是科学家。A卡对应的是冰岛、让汤加、夏威夷什么的,后面可能是Strato、Litho,之前是各种岛屿名字,现在有点乱……不是重点~
位宽,64和128没有必然的性能关联,GT840M虽然是64bit,但是和128bit的GT750M性能上相当接近。虽然是划分性能差异的重要参数,但绝不是唯一,且不是说64位卡就不能看。另外带宽也不能直接判断显卡好坏,标称和实际性能两码事,带宽更像是个迈速表,用来描述最大值更合适,而不是实际值。荣威550撑死170多迈,迈速表最高却给人999的感觉……
显存类型有DDR3/GDDR3/GDDR5等等,只需要明确GDDR5比GDDR3效率高一点即可,一般会对最终表现产生15%左右的差异。一样的,当你的性能需求3和5都可以满足的时候,不要太在意这个,除非差价很小,这个就自己考虑了。而且考虑好基数,如果一开始就是40帧,那么提升15%(46帧)对你来说可能意义大不,还不如降低一点特效来的快。
显存大小单独拿出来说。单纯比较1G,4G,10G,100G都没有意义,不是说我买了100个钱包我就是有钱人了,显存大小只有在处理性能跟得上的时候变大才有意义,这个需求比较大的是分辨率,但即便如此,对于笔记本来说1G已经是绰绰有余,即便是1080P情况下,2G也是喂得饱饱的。尤其对于低端卡来说,大容量显存更是分文不值,当奸商侧重大显存的时候,十之八九都是坑你。显存大小和性能基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另外,显卡也有类似的睿频和超频,和处理器大同小异。
显卡是不是也能和处理器那样换?
其实一样的,GPU封装形式也是两种,只不过这里可以拆下在的是MXM接口的,一般只出现在高端旗舰机型上。绝大多数都是焊接在上面的。至于外接台式机显卡,就是有这么一回事,对一般消费者意义不大。刚刚开始给的GPU的图的第一个实际上就是,MXM接口。下面则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他们说的马甲卡是啥?
用某一个核心开发了某个型号,然后又发布了新的型号,实际上用的都是之前的核心稍加变化,就是俗话说的换汤不换药……这个手段N卡A卡都是轻车熟路。比如GTX880M就是GTX780M的超频马甲,R9 M290X是上一代8970M的超频马甲。
楼主,这个显卡没有天梯图么?
问得好,上图。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作者@jzw1950 ,笔记本吧数据帝。原帖地址为http://tieba.baidu.com/p/3505578464,原帖有配套附件,想深入了解天梯图的请阅读全部资料。


2025-09-05 01:01: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3 屏幕
屏幕,作用和概念不介绍了,没啥意思,手头有手机平板之类都可以低头看看,哪怕计算器也行。在笔记本上主要是大小和分辨率,下面分别介绍。
关于尺寸。屏幕的大小也就基本决定了笔记本的大小,极个别机型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屏幕大,机身偏小或者屏幕小,体积偏大。事实上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这么做必定是有其他原因的,要么是把屏幕边框做的“看起来”很窄,要么就是因为散热之类的不得不把电脑做大。一般是窄边框的更讨好,也更贵。笔记本的范畴里尺寸和手机一样也是按照对角线长度划分,一般是10.6英寸、11.6英寸、12.5英寸、13.3英寸、14英寸、15.6英寸、英寸17.3以及18.4英寸(1英寸=2.54 厘米),好像有点不够直观,嗯……A4纸的对角线和12.5英寸是接近的,但是A4是瘦长型,12.5一般是矮胖型——所以12.5英寸左右是一部分商务本偏爱的大小,起码看起来更像笔记本。
至于其他,13.3英寸是部分超极本所偏爱的;14.1英寸和15.6英寸是主流市场最容易见到的;其次是17.3英寸,实际看到的话真心会觉得很大,在看全高清电影和玩儿部分游戏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至于18.4英寸,目前只有Alienware 18在做(Alienware是一个系列的名字而已,后面会有大概的解释,其他牌子的基本都停产了,就是偶尔杀出个微星GT80什么的)视觉冲击力更夸张。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体积越小重量一般就越容易控制,便携性才能有保证;相对的,做得越大越沉,越不容易带着跑,目前的技术水平是这样。15.6的重量已经控制得比较不错了,将来的方向可能是轻薄路线的17英寸电脑,王者级的便携目前还是只能看13.3及以下。大部分游戏里的设定就是小不点动起来会相对大块头会更快,当然也是有例外的。
那我该买多大的?大部分人可以看14.1或者15.6就可以;条件不错又真心喜欢游戏的可以考虑17.3,包括那些只是放假装箱子里的这种一年也不会搬动几次,实际上是当作台式机用的人。实际上感官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实际用过的只有12.5的联想K29,13.3的联想Z370,14寸的华硕A40,15.6的宏碁V5 573G、联想G550A,17.3寸的华硕K70。对我来说最合适的是15.6,因为比14有了我需要的数字键盘,而且更容易实现好一点的屏幕。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真的需要带着来回跑的,13.3最大了,因为不用单独准备电脑包就可以随手放在背包、手提袋里,而且重量一般控制得不错,当然你有更方便的条件就随你了;你只是打算在图书馆、宿舍、教室等来回切换的话,14.1也可以,15.6也可以,因为14寸也有重量级选手,15.6也有轻盈飘逸型,这个大小仅仅是个参考。其实就是一句话,14寸算不上什么便携的大小,别以为14寸真的比15.6好带,不在乎小键盘的选择14寸也无妨。
关于分辨率。屏幕的分辨率是屏幕水平像素点X垂直像素点,也就是长乘以高。电脑显示东西就像在方格本里用颜色填在格子里,格子数足够多就可以让你看起来像个图形了,还记得俄罗斯方块和贪吃蛇吧?就是这个意思。格子就是像素点,一般表示成1366x768,1600x900,1920x1080的这种形式。几乎每个标准都有自己对应的缩写,比如1080p是FHD,2560x1600是WQXGA。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不查表一般都记不住,这东西了解就行。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写FHD就不是1080p高分屏。HD和FHD是两码事。
至于高分和普分实际上不能只说分辨率,要结合屏幕大小才能作出判断——13.3和14寸在900p就可以说是高分了,768是普分;15.6和17.3在1080p也是标准高分屏,900反而成了普分,768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高分就是以1080p作为基础标准的。前面这些分辨率标准是win序列里常有的,但是win系列目前对于高分的支持相对于MAC和Chromebook来说确实不那么完美,主要是浏览器一般都要放大,不然字会有一点点小。后面的系统应该会优化的更好,所以选择的时候完全没必要纠结,除了浏览器在整个系统表现都会好很多。苹果一般在13.3是1440X900,好一点的直接2560X1600,结合MAC系统本身,对我的眼睛来说显示效果不错。这里只说了一下还算比较常见的,分辨率绝不止这一些而已。
就前面几个来说,后面几个的比前面几个的分辨率大,因为屏幕整个像素点就是横竖像素点的乘积,比如768就是1366x768=1049088,1080就不计算了,直接给个结论,大约是768的两倍——一般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对硬件要求越高,尤其是显卡,处理器什么的无所谓,很多时候普分时候全特效,高分却只能中高,但是即便如此,高分屏时的低特效也会比普分时的中高特效更让人享受——更开阔的视野在很多游戏里是可以让你活得更久,当然,要是你比楼主还手残的估计也会挂的更快,特么更瞄不准啊!另外,高分屏自己调整成普分或者其他的时候,综合效果一般都比普分屏好,高分屏优势不只是分辨率而已。至于2K、4K甚至8K,笔记本上有作大死嫌疑,玩儿部分杀手级游戏台式机都要旗舰型号交火加多屏才能将就征服的情况下,笔记本上性能吃力还硬来用4K个人觉得目前实在不理智。这里的1K就是1080P,那么2K就是2560x1440,4K就是4096x2160,8K就是7680x4320,自己做一下乘法吧。
下面几个图是很简单的分辨率対视野的影响,比如楼主在1080p里打开了Excel表格,大致情况就是这样。分辨率越高,同样大小的屏幕里显示的内容会越多。当你打开一张足够大的表格的时候,比如集团的管理报表,才能真的体验到优势。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768p下桌面图标情况(系统默认的中等图标,可以通过桌面右键设置,下同)

1080p下桌面图标情况,楼主备用机没装office,所以图标是这样。

分辨率其实在某些意义上比屏幕大小更重要,因为有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往往比相同大小的屏幕效果更好——原因是随着分辨率的增加,用来描述显示效果的点就更多了,所以看起来会更清楚更细腻,当然前提是你的显示来源本身要足够清楚。但是,图形大小也相应的变小了,因为用不到那么多点用来描述这个图形。别介意视力,那不是问题,也别介意小尺寸的高分屏,自己用习惯了也不是问题。大多数人看多了1080p都会习惯的。
伴随着分辨率的还有分辨率的比例——16:9和16:10比较常见,且用后者的机型数量比前者更多,极个别软件会因此涉及到画面纵深的问题,楼主没接触过不清楚,但是一般用户千万别纠结这个。
看完了上面这一段估计就有个想法了,貌似这个1080p牛X啊~要买最次也是那个900p,这个768p……不给力啊。是,768作为一个普分的标准,在很多时候确实很一般,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妥妥够用,而且在15.6的情况下,并没有那么夸张的颗粒感,反正我是看不出来。但是分辨率也不要作为一个唯一标准来看待,不是说所有的1080p都会那么出色,也不是768就一定成不了气候。很多高端商务本还是坚持了非高分。
其实一直在强调一个东西,就是从来没有一个参数能完整的表现出这个硬件所有的性能,或者说从没有一个参数能真的从本质上决定最后的体验,从处理器部分的迷信核心数,到显卡部分的显存大小或者位宽,再到屏幕的分辨率——当然,如果你有超级高的预算是例外,预算也算是购买者的“参数”,所谓的好的体验,永远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现在引入面板材质。它是屏幕最重要的一部分,基本上决定了最后显示效果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基本的是TN面板,高端的是IPS面板以及PLS面板,另外稍次一点点有VA面板。TN是中低端最常见到的面板,基本上768都在这个面板,属于经济实用型;IPS是高端货色,一般是放在高端笔记本上了,但是也有低端IPS型号,未必比处理过的TN强。一般而言,IPS先天优势大一点,颜色表现力更好,可视角度更大(你从屏幕各个方向看屏幕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可视角度越大,变形变色程度越小,几个人一起看电影的时候越方便),硬度也比TN高,但是该碎还是碎。TN虽然颜色表现只是能满足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但是在响应速度上又比IPS快,但是别指望这个响应速度可以影响到一般玩家。至于VA、PLS面板楼主根本没见过,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别刚刚从分辨率的怪圈出来,有掉进了面板的问题……真心没必要,TN虽然因为更适合压缩成本而被更广泛的运用在主流笔记本身上,但是TN面板还是值得预算有限的朋友选择的,IPS虽然整体确实出色,但是会活生生地把预算拔高,除非对颜色的依赖是你的刚需,否则不用过分追求这个东西。我也想过写下大家一起抵制低端TN面板机型来引导或者强迫厂商作出改变,能在更多的入门机型上用更好的屏幕,但实际上也只能是说一说而已了,我不觉得多有用。
限于篇幅不能展开更多,因为当初定下的计划是硬件每一部分的信息量保持在可以差不多单独水一贴就可以了,剩下的面板里还有6、8、10Bit的区别,色域,镜面与雾面屏,驱动IC等等这些东西楼主根本不懂的只能一笔带过,感兴趣的朋友在不干扰你正常选择的前提下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吧。
屏幕还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在整个笔记本硬件的成本占比较高,更是体验上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头到尾陪着你的其实都是屏幕。很如果有两个型号仅有屏幕上有比较大的差别,没有特殊情况都是优先屏幕好的,甚至可以在处理器、显卡上做出牺牲,你最后会发现还是值得的。
最后说一下关于触控,我个人观点是在一般笔记本上屏幕的触控基本是鸡肋,除非能通过变形等设计改善触控时候的体验,这东西在15.6及以上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就算是系统或者软件支持的再好,你想一下你该用什么姿势,如果你面前刚好是一个台式机的显示器——想想你的肩膀和脖子。触控这个东西我觉得目前只能在主流平板和手机这个层次用的恰到好处,太大了一旦处理不好真的没什么意思,还更贵了。当然,你确实喜欢当然可以买啊。
目前来看,4000价位以下难见到高分屏,TN普分满大街都是,低端IPS高分屏在5000左右会有,万元级别再纠结屏幕面板能力吧,而且你要认识颜色,真的能体验出来差异的那种。说给设计用的同学们,买笔记本,然后单独准备个台式机的显示器,或者买神舟,换屏幕。
说到换屏幕,这个涉及的东西更多,但是一般是如果同系列不同配置有高分屏,那么低配+高分屏多半可以实现,比如E5 572G,有768p,有1080p,我们就觉得有戏。因为涉及到线,接口等等东西,这个你可以去问问老板,他会详细的告诉你。至于广色域DC屏什么的,楼主根本没接触过……如果你看了什么工作站,能不能换屏幕一定先看好。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实在懒得排版了……空格和什么回车都省略了
将就看吧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机械硬盘还有个参数是转速。前面也提到了,机械硬盘里有个金属薄盘,这个东西必须转起来才能进行读写,这样的话转的越快单位时间里理论上能读写的效率就越高,常见的转速是每分钟4200、5400和7200转(单位rpm),用起来大部分人后来都忘记自己硬盘到底转速多少了,因为差别没有那么大。理论上转速越高发热也越多,但是一般人在这个速度上和发热上没必要做挣扎,买到什么用什么就可以了,由此带来的所谓的不稳定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至于机械硬盘的缓存,和处理器里的缓存作用类似,都是中转站。简单的理解成越大越好吧,但是到了32MB就已经绰绰有余了,太多就是骗人的,效率很低了。
另一种是固态硬盘(SSD),储存的方式是通过在闪存芯片上保存信息来进行,常见牌子有英特尔、三星、浦科特、镁光(英睿达)、影驰、金士顿等。容量一般是64G起步,128G,256G,500G,750G,1TB等。目前来说从256GB以后对预算是个极大的挑战,起码楼主这种水平的是直接跪了。下图是固态硬盘里面的样子,可以和上面的机械做个对比。


2025-09-05 00:55: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dongjiaoqwe
  • 低级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首先是联想:


然后是华硕:


宏碁:


戴尔:


惠普: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484回复贴,共13页
  • ,跳到 页  
<<返回笔记本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