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眼疯狂吧 关注:251贴子:7,581

回复:我的千眼理解,之三,打磨、盘玩、包浆、开片的物理和化学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千眼菩提中小白
这两天都没开电脑没给您回,抱歉。您的两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怎么看“玉化”(后面直接说了,不用引号)这个概念。首先看玉化的结果表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透。那么是不是所有通透的都是玉化,答案是不见得,尤其是先天。我们家里都有大米,大米大部分是不通透的,而其中有一些米粒是透光度较好的。我没有实际研究过这些透光度好的大米是否经过了化学变化,但我想,纯天然状态下应该存在没有经过化学变化就透光度好的大米粒,但是,这些大米粒,个人认为不是玉化。
说回千眼,作为淀粉类胚乳,本质上将和大米区别不大,我个人推测,也存在天然透光度稍强的千眼,甚至纯新果也有可能,但这种情况不能称之为玉化。它没有经过化学变化,最直接的后果是它不稳定,完全存在由透明变成不透明的可能,比如水磨的那些新果都很通透,但是玩一段就不通透了。
所以我关于玉化的理解,应该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观感上看只会随着盘玩变得更通透,其来源是长时间的化学变化。
以上是从结果表象推论前提,我们换个角度,先天经过化学变化的果子,有没有可能呈现稳定的玉化效果。我没有成品,但我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它可以作为先天玉化的概念。
如果千眼经过了长期自然环境下的洗礼,浅表层甚至整果呈现通透状,那么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姑且称为先天玉化。只是有两条,一是我无法确定这种玉化和后天盘玩玉化这两种化学变化是否完全相同,二是我无法确定先天玉化果的盘玩结果。这两条决定了我对先天玉化的概念,目前仍抱持不否认亦不肯定的态度。
如果您提到的那种开出来就呈现通透状的老果或者风华果,它的效果能够一直保持下去,那么它符合我关于玉化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作为先天玉化的例证。
补充一句我自己关于“先天玉化”的判定标准,其实也简单,1.自然条件下长期的化学变化,2.形成的稳定状态,3.进而造成果子观感的通透,仅此而已。
呵呵,其实我挺讨厌各种概念的,包括“玉化”这个词,我们知道是那么个成因,表现是那么种状态,我觉得就可以了。


IP属地:北京17楼2015-07-13 10:14
收起回复
    字不错


    18楼2016-05-24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