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中学吧 关注:899贴子:52,771
  • 0回复贴,共1

一雨青瓷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雨青瓷碎
     完美的天青色,渲染出一片雅致与高贵。那是秦的庄重汉的磅礴唐的大气宋的婉转元的洒脱与明的清丽。那仅用几笔着重墨色便精致勾勒出难以释怀的韵意,只属于青瓷。 
天色很好,将雨未雨的样子。其实不会下雨,只是慢慢晕开的青墨色仿佛是从烟雨中一路彳亍而来,沾了些许淡淡醉人烟雨的韵味。 
窗外,真的下雨了。雨本应是没什么颜色的,可倘若两滴不经意地在青瓷上缓缓滑落,那雨又仿佛和天成了一样的青墨色。单单晕开的墨色,憔悴并完美在逝去的记忆。 
情此,本是属于天青的墨色。其实很简单,那毛笔在清丽无瑕的澄澈如水的素胚上淡淡勾勒几笔。焦墨淡墨也都无妨,要的便只是那份意境。大笔渲染,泼荷叶,洒骤雨;细笔描摹,绣莲花,点雨滴。 
青瓷,最早的颜色。应该是先秦时,澄澈恬淡的如最早的这天地一样,未被沾染,朴质的天青色。原本很奇怪在先秦时竟已有了青瓷,不过随即释然。也只有在那个前朝的时代,只有那时的纯朴与精心,才会有那样飘逸明澈的天青,才会有那样傲然独立的青瓷。 
青釉的瓷,唯美的青瓷。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这些好听的名儿,无非是强调一个“青”字。现在看来,还是青瓷好,朴质却有极了意味。就一个青,什么修饰也不加,洗尽了铅华,方知道什么是素然之美。 
好个青。颇有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味。既然是去了雕饰,暴露在空气中便有些不妥。应该有些雨吧。总觉得只有在氤氲微雨,云雾朦朦的时候,青瓷才会显示出那份出落凡尘,飘洒仙界的那份超然。 
帘内青瓷晶莹欲滴,类冰似玉;窗外小雨飘摇景致,如醉若痴。传世的青瓷,不用再做任何修饰,但是那无法被湮没的历史留下的印记便足以证明它并非世间俗物。 
青瓷的图案很多。半开的莲花,游戏的鲤鱼,丰腴的美人,嬉闹的幼童。瓶底碗底的篆印,追忆前世的墨迹。瓶身的隶书楷书,描摹前朝辉煌而又落寞的幽寂。 
青瓷,虽然南北方造诣并不互相逊色,可青瓷却总带给我一种古朴典雅烟雨绵绵的江南小镇的意味。也许是因为它的那种意韵。那种挥之不去的天青墨色,总是一种在烟雨中穿梭的意味。 
由想起了一段泛黄的往事,马蹄声岁,在烟雨的氤氲下,,惊扰了半开半合的莲花。一次错误,无法挽回的悲凉,可偏偏又那样美丽。也许,那容颜澄澈如水的眸子会痴痴盯着那青瓷的莲花一捧,顾影自怜的又惹起一番春愁。 
青瓷,也许只属于烟雨。但不管怎样,莲花只属于醉人的烟雨。所以在烟雨连绵的南北朝,有的不仅仅是四百八十座寺庙,更有的是半世绽开的莲花尊。 
倘若有一天,青瓷厌倦而不经意的碎了呢?绝世独立的青瓷,是出尘明净的青花;一地宣泄的碎瓷,是星星点点的花瓣。青瓷碎了,也许他那坚硬脆弱的身躯注定着它有一天一定会碎,声音是如此清澈,它碎在这本不属于它的人世。青瓷碎了,碎的那样凄艳。窗外的雨滴仿佛凝住却又分明的一滴一滴滴洒在青瓷的图案上,仿若带露莲花的冉冉初妆。清脆的声音和着窗外的倾城烟雨,散逸到了一个不被凡世所惊扰的地方。 

天青色  一声碎  惊扰半世烟雨 
青花瓷  星星点点  落寞散落一地 
连同那份超然与出脱凡世的飘逸   洒落在青墨色的记忆…… 



1楼2008-05-25 16: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