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1] 大码头观赏感 4) 5) 6)
作者:茉莉 转自隆之传奇
文阿陆是怎麼样的一个人啊?怎麼样才算是给他一个合理的评价?
当整部戏看完之后,重新检视这一段历程,依然是眼花撩乱,看前头的文阿陆不能思及到后头;到了后头的文洪业,已然模糊了前头的文阿陆。
刚开始的文阿陆~很努力工作,善良朴实,恩怨分明,一心要为阿妈赚到买棺材的银两;他拉人力车,擦皮鞋,还同时兼卖报、卖雪条,贴海报。(”神勇”的令我佩服的很。呵)
他所拥有的那~独特的、一等一的做生意头脑、敏锐清晰的分析能力、以及无人能及的学习能力、满心要闯出一片天、满腔的远大梦想,都还只能留在自己的心头上,如云端的银月遥不可及。除了龙舟得,没人识见,可惜龙舟得非知音人啊
(我想到那个~”擦皮鞋,羊城报,大公报;雪条,擦皮鞋。。。”就想要会心的一笑,实在够厉害哟)
然而,一块宝石,终是要展露锋芒的。就由一场拳赛,掀起了开端。
那一场拳赛,很精彩。
不仅仅是因为打斗场面很惨烈,也不仅是文阿陆被打得鼻青脸肿很血腥的引人同情和情绪上被激起的沸腾与感动。这场戏,不但气氛营造适当,音乐配合的很棒,时而悲壮,时而激昂,一共8回合,前场、中场、后场,场景显明,掌控得宜。(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就是群众演员的配合,还是有不够投入的瑕疵)
这一场十足刚性的激斗,其实是一场摆明~要打击李宝寅这一位在商场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华人,以及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的商战赌局;明明是商战,因为文阿陆抵死不退的奋战不懈精神,充塞了犹如战场的激奋、壮烈。如我这般~厌恶血腥、不忍目睹赤裸又血淋淋撕杀场面的人,都陷入了一种令人屏息的不忍情绪之中。
场景的跌宕起伏,其实是分成了三部分的变化;又打从第五回合开始,更是让人紧张的神经紧绷,於是满场边都是因为不忍心再看下去的劝退声,但文阿陆就是不放弃;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拳赛,一方是淌在血泊中的死守不退,一方像是在打肉包子一般的步步进逼。就这样撑到了最后的第八回合,一股汇流的气势达到最高点,全场的人从一片颓丧、怯懦的劝退放弃声,到一声声的亢奋、鼓励的鼓噪。
当阿陆终於不支,天旋地转的倒崩於擂台上,现场沉默肃穆的悲壮气氛压倒了花耶洋行那徒具形式的胜利。
我愿意承认,或许是我个人的太激动和无端的联想,但就是有这麼一刻,当我第一次看到全场鸦雀无声的这一幕时,我的脑海里闪过了,并且深深体验了~为什麼,当初汉尼拔如何锐不可挡的横扫欧陆之际,却在将要攻陷罗马城,完成他光荣的使命的那一刻,骤然引退,功亏一篑。
为什麼?
是因为气势。你可以攻占一座城地,但不能用武力征服或主宰全城的灵魂,罗马人所凝结的那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是汉尼拔征服不了的。正如同这场拳赛,即使是花耶洋行这敌对一方,都不能不打从心底承认,他们的胜利是如此突显的胜之不武而气势消馁,而那满身满脸是血渍的失败者才是实质上的胜利者。文阿陆已经成功的展现勇者的形象。
然而,在这一场拳赛里,究竟他们各自看到了什麼?
~就围观者,这一群长期被欺压的中国人而言,被激起的或者是同仇敌慨的民族情操,他们把阿陆视为英雄,轰动整个省城。
~而宋芳华呢?
”英雄,我的英雄。”宋芳华更是不经意的从口里说出了这样的内心话,她的脸庞泛著从未有过的光采,因为她找到了她的英雄。
什麼样的英雄?也许是一个充满西洋模式的英雄色彩-特立、高亢、胆量过人又意志坚毅的强者;是放眼中国平民百姓的形象里,难得一见的光芒。
虽然,有某种程度的成份是她放入了个人的期许拟想,她终究也可算是”慧眼识英雄”。
~但这毕竟不是战场,而是商场的竞赛本质。商人重利甚於一切,民族主义这些概念,不是到中国来扩张商业版图的洋人所在乎的。所以在汉斯先生的眼里,是意外发掘了一颗闪亮的、可以用来招揽生意的棋子。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抢夺华人的利基,打造他的商场王国。
但无论如何,”You are strong. 我真怀疑你是不是生就铁的筋骨、钢的意志。”汉斯先生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的精辟和经典的。
这些面相都不是”文阿陆”。他们都只看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文阿陆英雄”。文阿陆不是英雄,更未曾想过要当英雄,所以终究也不会成为英雄。
这一场拳赛是文阿陆人生转变的关键,在往后的商场和情场上,宋芳华和汉斯先生,对他都是具有非常的影响力。
一场很精彩的拳赛。
作者:茉莉 转自隆之传奇
文阿陆是怎麼样的一个人啊?怎麼样才算是给他一个合理的评价?
当整部戏看完之后,重新检视这一段历程,依然是眼花撩乱,看前头的文阿陆不能思及到后头;到了后头的文洪业,已然模糊了前头的文阿陆。
刚开始的文阿陆~很努力工作,善良朴实,恩怨分明,一心要为阿妈赚到买棺材的银两;他拉人力车,擦皮鞋,还同时兼卖报、卖雪条,贴海报。(”神勇”的令我佩服的很。呵)
他所拥有的那~独特的、一等一的做生意头脑、敏锐清晰的分析能力、以及无人能及的学习能力、满心要闯出一片天、满腔的远大梦想,都还只能留在自己的心头上,如云端的银月遥不可及。除了龙舟得,没人识见,可惜龙舟得非知音人啊
(我想到那个~”擦皮鞋,羊城报,大公报;雪条,擦皮鞋。。。”就想要会心的一笑,实在够厉害哟)
然而,一块宝石,终是要展露锋芒的。就由一场拳赛,掀起了开端。
那一场拳赛,很精彩。
不仅仅是因为打斗场面很惨烈,也不仅是文阿陆被打得鼻青脸肿很血腥的引人同情和情绪上被激起的沸腾与感动。这场戏,不但气氛营造适当,音乐配合的很棒,时而悲壮,时而激昂,一共8回合,前场、中场、后场,场景显明,掌控得宜。(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就是群众演员的配合,还是有不够投入的瑕疵)
这一场十足刚性的激斗,其实是一场摆明~要打击李宝寅这一位在商场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华人,以及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的商战赌局;明明是商战,因为文阿陆抵死不退的奋战不懈精神,充塞了犹如战场的激奋、壮烈。如我这般~厌恶血腥、不忍目睹赤裸又血淋淋撕杀场面的人,都陷入了一种令人屏息的不忍情绪之中。
场景的跌宕起伏,其实是分成了三部分的变化;又打从第五回合开始,更是让人紧张的神经紧绷,於是满场边都是因为不忍心再看下去的劝退声,但文阿陆就是不放弃;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拳赛,一方是淌在血泊中的死守不退,一方像是在打肉包子一般的步步进逼。就这样撑到了最后的第八回合,一股汇流的气势达到最高点,全场的人从一片颓丧、怯懦的劝退放弃声,到一声声的亢奋、鼓励的鼓噪。
当阿陆终於不支,天旋地转的倒崩於擂台上,现场沉默肃穆的悲壮气氛压倒了花耶洋行那徒具形式的胜利。
我愿意承认,或许是我个人的太激动和无端的联想,但就是有这麼一刻,当我第一次看到全场鸦雀无声的这一幕时,我的脑海里闪过了,并且深深体验了~为什麼,当初汉尼拔如何锐不可挡的横扫欧陆之际,却在将要攻陷罗马城,完成他光荣的使命的那一刻,骤然引退,功亏一篑。
为什麼?
是因为气势。你可以攻占一座城地,但不能用武力征服或主宰全城的灵魂,罗马人所凝结的那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是汉尼拔征服不了的。正如同这场拳赛,即使是花耶洋行这敌对一方,都不能不打从心底承认,他们的胜利是如此突显的胜之不武而气势消馁,而那满身满脸是血渍的失败者才是实质上的胜利者。文阿陆已经成功的展现勇者的形象。
然而,在这一场拳赛里,究竟他们各自看到了什麼?
~就围观者,这一群长期被欺压的中国人而言,被激起的或者是同仇敌慨的民族情操,他们把阿陆视为英雄,轰动整个省城。
~而宋芳华呢?
”英雄,我的英雄。”宋芳华更是不经意的从口里说出了这样的内心话,她的脸庞泛著从未有过的光采,因为她找到了她的英雄。
什麼样的英雄?也许是一个充满西洋模式的英雄色彩-特立、高亢、胆量过人又意志坚毅的强者;是放眼中国平民百姓的形象里,难得一见的光芒。
虽然,有某种程度的成份是她放入了个人的期许拟想,她终究也可算是”慧眼识英雄”。
~但这毕竟不是战场,而是商场的竞赛本质。商人重利甚於一切,民族主义这些概念,不是到中国来扩张商业版图的洋人所在乎的。所以在汉斯先生的眼里,是意外发掘了一颗闪亮的、可以用来招揽生意的棋子。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抢夺华人的利基,打造他的商场王国。
但无论如何,”You are strong. 我真怀疑你是不是生就铁的筋骨、钢的意志。”汉斯先生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的精辟和经典的。
这些面相都不是”文阿陆”。他们都只看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文阿陆英雄”。文阿陆不是英雄,更未曾想过要当英雄,所以终究也不会成为英雄。
这一场拳赛是文阿陆人生转变的关键,在往后的商场和情场上,宋芳华和汉斯先生,对他都是具有非常的影响力。
一场很精彩的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