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新闻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最新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灾情,从而更有效地组织支援活动。不少记者深入第一线,与抗险救灾的战士们一道摸爬滚打,将最感人至深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但是,也有一些记者缺乏最起码的采访常识,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到处乱闯;甚至还有一些记者缺乏做人的良知,在向受害者提问的时候,深深地触痛受害人的情感伤口,使受害人不得不一次次承受不应有的痛苦。
譬如,一些新闻记者在采访幸免于难儿童的时候,反复追问儿童是否知道父母的下落,从而激起儿童担心恐惧,伤心落泪;一些新闻记者在采访抗险救灾第一线战士的时候,故意触摸战士心中最痛苦的记忆,让战士回忆父母遇难的消息。所有这些,既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同时也违背做人的基本良知。
还有一些记者未经许可,擅自闯入患者的病房,让那些本来已经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得不挣扎着接受采访,回答问题。更有甚者,极个别记者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擅自闯入手术室,延误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在瓦砾堆下,幸免遇难者正在拚尽全力,等待救援,可是记者借口进行心理治疗,不停地要求幸免遇难者回答问题,有的甚至还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要求被埋的受伤者被动地配合电视台制作节目。
所有这些都说明,新闻记者在争分夺秒制作新闻作品的时候,忘记了医疗常识,也忘记了做人的本份。当年在非洲有一位摄影记者,看到一个儿童被秃鹫紧紧盯上,于是他潜伏在附近数小时,没有上前营救,而是等待选择最佳角度,拍摄新闻作品。当新闻作品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虽然是一个获奖的记者,但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于是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新闻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公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大灾大难面前,新闻记者既要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善于捕捉感人的新闻画面,同时又要表现出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身陷困境的灾民。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困难的人们,至少不应该为他们增加负担。当救援队伍正在实施救助,或者医务人员正在实施抢救的时候,新闻记者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选取最佳的角度,制作新闻作品。如果干预了正常的救援活动,甚至打乱了医疗抢救的步骤,那么,新闻记者就是罪魁祸首。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奔赴灾区,他们中有些人长期从事社会救助采访报道,具有一定的现场救助常识;也有一些长期从事政治性的、文化性的甚至体育文娱采访报道工作的记者,这些记者缺乏最起码的现场救援知识,他们的到来非但不能帮助灾区的难民,反而给救援人员增添了不少的麻烦。所以,新闻机构在组织记者现场采访的时候,务必要制作现场采访新闻守则,帮助那些年轻的新闻记者,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采访适当的人,不能在难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用无聊的话题增加他们的痛苦;更不能在救援队伍实施救灾抢险的时候,频繁打断救援者的工作,说三道四,问东问西。
有人认为新闻记者是一种最简单的职业,只要能够开口提问,就可以成为新闻记者;也有人认为新闻记者是一种最困难的职业,新闻记者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提出恰当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有价值的新闻。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在现场采访的时候,有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得独家新闻,经常性地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们在武警战士已经实施警戒的地方,出出进进。有些人扮演志愿者,进行所谓现场突击采访。这样的新闻记者虽然有敬业精神,但是搞乱了抢险救灾现场秩序,加剧了受困人员的痛苦,甚至造成了受困人员死亡,所以,新闻机构在强调独家新闻的同时,务必要提醒前沿的新闻记者,注意现场秩序,自觉遵守抢险救灾指挥部和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是有边界的。在实施医疗救助的时候,新闻记者不能推门而入,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在灾民们从事极其隐秘活动的时候,新闻记者不能破门而入,暴露其个人隐私。抗险救灾人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如果不愿意让家人或者朋友了解自己的处境,从而增加他们的痛苦,新闻记者应该自动地关闭摄像机,不能将画面传送出去,因为这样做,会给抢险救灾人员及其亲朋好友造成更大的伤害。(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但是,也有一些记者缺乏最起码的采访常识,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到处乱闯;甚至还有一些记者缺乏做人的良知,在向受害者提问的时候,深深地触痛受害人的情感伤口,使受害人不得不一次次承受不应有的痛苦。
譬如,一些新闻记者在采访幸免于难儿童的时候,反复追问儿童是否知道父母的下落,从而激起儿童担心恐惧,伤心落泪;一些新闻记者在采访抗险救灾第一线战士的时候,故意触摸战士心中最痛苦的记忆,让战士回忆父母遇难的消息。所有这些,既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同时也违背做人的基本良知。
还有一些记者未经许可,擅自闯入患者的病房,让那些本来已经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得不挣扎着接受采访,回答问题。更有甚者,极个别记者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擅自闯入手术室,延误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在瓦砾堆下,幸免遇难者正在拚尽全力,等待救援,可是记者借口进行心理治疗,不停地要求幸免遇难者回答问题,有的甚至还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要求被埋的受伤者被动地配合电视台制作节目。
所有这些都说明,新闻记者在争分夺秒制作新闻作品的时候,忘记了医疗常识,也忘记了做人的本份。当年在非洲有一位摄影记者,看到一个儿童被秃鹫紧紧盯上,于是他潜伏在附近数小时,没有上前营救,而是等待选择最佳角度,拍摄新闻作品。当新闻作品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虽然是一个获奖的记者,但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于是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新闻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公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大灾大难面前,新闻记者既要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善于捕捉感人的新闻画面,同时又要表现出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身陷困境的灾民。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困难的人们,至少不应该为他们增加负担。当救援队伍正在实施救助,或者医务人员正在实施抢救的时候,新闻记者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选取最佳的角度,制作新闻作品。如果干预了正常的救援活动,甚至打乱了医疗抢救的步骤,那么,新闻记者就是罪魁祸首。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奔赴灾区,他们中有些人长期从事社会救助采访报道,具有一定的现场救助常识;也有一些长期从事政治性的、文化性的甚至体育文娱采访报道工作的记者,这些记者缺乏最起码的现场救援知识,他们的到来非但不能帮助灾区的难民,反而给救援人员增添了不少的麻烦。所以,新闻机构在组织记者现场采访的时候,务必要制作现场采访新闻守则,帮助那些年轻的新闻记者,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采访适当的人,不能在难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用无聊的话题增加他们的痛苦;更不能在救援队伍实施救灾抢险的时候,频繁打断救援者的工作,说三道四,问东问西。
有人认为新闻记者是一种最简单的职业,只要能够开口提问,就可以成为新闻记者;也有人认为新闻记者是一种最困难的职业,新闻记者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提出恰当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有价值的新闻。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在现场采访的时候,有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得独家新闻,经常性地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们在武警战士已经实施警戒的地方,出出进进。有些人扮演志愿者,进行所谓现场突击采访。这样的新闻记者虽然有敬业精神,但是搞乱了抢险救灾现场秩序,加剧了受困人员的痛苦,甚至造成了受困人员死亡,所以,新闻机构在强调独家新闻的同时,务必要提醒前沿的新闻记者,注意现场秩序,自觉遵守抢险救灾指挥部和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是有边界的。在实施医疗救助的时候,新闻记者不能推门而入,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在灾民们从事极其隐秘活动的时候,新闻记者不能破门而入,暴露其个人隐私。抗险救灾人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如果不愿意让家人或者朋友了解自己的处境,从而增加他们的痛苦,新闻记者应该自动地关闭摄像机,不能将画面传送出去,因为这样做,会给抢险救灾人员及其亲朋好友造成更大的伤害。(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