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2,204贴子:478,806
  • 64回复贴,共1

关于后梁一些旁枝末节的考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山东1楼2015-06-14 01:55回复
    对于历史的缺失环节,有时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喜欢抽丝剥茧地求证一些东西,不管有用还是没用:
    清乾隆五十五年,洛阳清封乡出土了后晋罗周敬墓志,此人乃唐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之孙,唐至梁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第三子,梁宣义军节度使罗周翰之弟。罗绍威有子四人:“长廷规,天雄军节度副大使、检校太傅、驸马都尉,少薨,赠侍中;次周翰,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驸马都尉,亦少薨,赠侍中;次周允,前保大军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大夫、柱国、赐紫金鱼袋,早历通班,继为上介,倬有器业,可奉箕裘。公(志主罗周敬)即贞庄公第三子也。”
    墓志还提到“(志主罗周敬之母)秦国夫人刘氏,即故兖州节度使太师公之第三女也。肃雍无比,柔顺有闻。示以爱慈,加之训导,遂令诸子悉著美名。时梁乾化初,公之次兄方镇南燕公,时年九岁,秦国夫人归宁于兖州太师之宅,遂命侍行。至阙下,梁主宣召入内,对扬明庭,进退有度。上甚器重之,遂授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仍赐紫金鱼袋。自此恒在宫禁,出入扈从乘舆,与皇亲无间,侍立冕旒,多备顾问。无非辩对,深洽宸衷,上尤奇之。”
    墓志中提到罗周敬之母刘氏,并透露其外祖父为“故兖州节度使太师公”。唐末至后梁,刘姓节度使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的老熟人,智将刘鄩,另一个相对陌生,叫刘仁遇。那这位“故兖州节度使太师公”是谁呢?
    先看刘仁遇,其传世史料记载有两条:
    “(天佑二年四月)丙午,前棣州刺史刘仁遇检校司空,兼兖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泰宁军节度使。”——《旧唐书》卷20下
    “刘仁遇尝与梁太祖叶戏,一日或遇顽盆,仁遇行伍出身,语多方拙,谓太祖曰:“得则洪沟。”太祖应之曰:“纵得未可。”时太祖方据四镇,仁遇复在偏裨,虽是亲家,太祖竟为记忌。后太祖一居南面,仁遇久在西班,累乞一藩,终不俞允。既而年迈,寝疾在床,新妇屡有奏闻,太祖犹徵语忌。至于悲泣哀告,方除兖州。未及赴官,疾亟而卒。是知凡事为诫,宁不书绅而记之乎。”——《鉴戒录》卷3
    分析:
    第一个疑点:以上两条中刘仁遇出任兖州的时间有异,《旧唐书》记在唐哀帝时期,《鉴戒录》记在朱温称帝后。在此时间前后其他兖州节度使的全部记载如下:
    “(天佑二年905二月)壬子,……泰宁军节度、检校司空、兖州刺史、御史大夫葛从周检校司徒、兼右金吾上将军致仕,从周病风,不任朝谒故也。”——《旧唐书》卷20下
    “(开平三年)三月,甲戌,帝发洛阳。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兼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七月)初,帝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欲使督诸将攻潞州,以前兖海留后王班为留后,镇襄州。”——《资治通鉴》卷267
    可见刘仁遇在天佑二年(905年)葛从周病退后不久接任兖州节度使的可能性确实挺大,但可能正是因为刘仁遇的健康问题也很严重,根本没能抱病赴任,折衷的方式是以王班为兖州留后一直在替他管理军政。换言之,刘仁遇出任兖州的时间应该是以《旧唐书》为准,他确实如《鉴戒录》所说没有赴任,而且一直拖到后梁建立后才病故。
    第二个疑点:《鉴戒录》所言“新妇”是刘仁遇还是朱温的新妇?即当年朱温是用儿子还是女儿与裨将刘仁遇结为亲家?
    结合新旧《五代史》及《五代会要》诸书记载:后梁太祖朱温的子女有:
    八子:长子彬王朱友裕,妻室不详;次子博王朱友文,实为养子,原名康勤,妻王氏;三子郢王朱友珪,妻张氏;四子末帝朱友贞(不算朱友文则为第三子),妻张氏;第五子福王朱友璋;第六子贺王朱友雍;第七子建王朱友徽;第八子康王朱友孜。
    五女:长女安阳公主,适邺王罗绍威长子罗廷规;二女长乐公主,适赵岩;三女普宁公主,适赵王王镕长子王昭祚;四女金华公主,在姐姐死后亦适罗廷规;五女真宁公主。
    而两家结亲的时间据《鉴戒录》应在朱温成为四镇令公(朱温身兼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节度使是在天复元年901年)之前。
    根据以上,朱温的五个女儿的婚配记录很完备,除了最小的真宁公主。而从时间上算,真宁的年龄不可能在朱温身兼四镇前出嫁。别忘了天佑二年(905年)她大姐安阳死后不久诱发了魏博罗绍威勾结朱温屠杀牙军事件,四姐金华再嫁罗廷规必在此后。那么更小的真宁如果出嫁一般不会早于此。
    然后最可能结亲的就源于朱温的儿子们了。前面说了,结亲必在天复元年(901年)之前,且以刘仁遇裨将的身份,时间越往前才越有可能攀上朱温。老四朱友贞“以唐文德元年戊申岁(888年)九月十二日生于东京”,至天复元年不过13岁,其后年幼的诸弟更不可能成为结亲对象(一般只有为身份对等或相近的双方政治需要才会出现低龄娃娃亲),年长的诸子中朱友文、朱友珪、朱友贞均有他姓的婚配记录。如此一来,八子中符合条件的只有长子朱友裕。换言之,我推断朱友裕妻刘氏,刘仁遇的女婿就是死于天佑元年(904年)的彬王朱友裕!这桩婚姻应是朱温早年与部下刘仁遇所结。后来刘仁遇大老粗得罪了亲家朱温,女婿朱友裕不为朱温所喜,又英年早逝,也难怪其岳父每况愈下,直到其妻再三哀求朱温才提拔了刘仁遇。
    从朱温的这位儿媳“屡有奏闻”、“悲泣哀告”,涉及另一件事,就是所谓朱温老病后喜欢诸儿媳“侍寝”问题。史家以此指责其荒淫乱伦,但我觉得也不能排除是后来敌对政权的史料给他泼脏水,把他塑造成“老扒灰”的恶劣形象。毕竟以朱温的农村出身来看,公爹卧病,媳妇伺候天经地义。朱温好色,出现“扒灰”个别儿媳的可能性确实有,但要说把儿媳糟蹋个遍,儿子们还忍气吞声地以此邀宠让我感觉实在不太靠谱。
    好了,至此我们总结一下前面对刘仁遇的推论:此公军旅出身,早年就追随朱温,嫁女朱友裕,与朱温结为亲家,曾出任过棣州刺史,结果在朱温已身兼四镇节度使时,因玩叶子戏时言语不慎惹恼了朱温,记仇的朱温从此把他闲置,长期做没有实权的禁军将领。郁闷多年疾病缠身,其女多次向朱温哀求才得以让他在天佑二年出任兖州节度使,结果因健康原因始终没有身临治所,最后死在家里。
    再看熟悉的刘鄩,因其传世文献记载太多,我们只选部分列举:
    “五年,……十一月,制授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先是,鄩与河中朱友谦为婚家,及王师西讨,行次陕州,鄩遣使赍檄与友谦,谕以祸福大计,诱令归国,友谦不从,如是停留月余。……及兵败,诏归洛,河南尹张宗奭承朝廷密旨,逼令饮鸩而卒。时年六十四,诏赠中书令。”——《旧五代史》卷23
    “■河阳节度使寇公女,后娶天下副元帅、中书令、魏王张公之女,又娶天水赵氏□□□倚任知忠孝□□□□气不□□每」■之郡。次子遂膺,任兖州徵两(衙内)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娶宣徽使赵氏之女,素□□□,□□家声。次子遂雍□□出身□□□工」■□散骑常侍,娶郓州节度使、中书令王公之女,幼承凤诰,便戴貂冠,修(街)途必绍于良弓,淑誉乃驰于羙箭。亲弟珣(琪),少依儒,素□世典。」圣上念兹友爱,特被渥恩,俾遥领于六条,仍宠升于八座。洎当断手,常解含酸,每兴终鲜之悲,益抱孔怀之痛。亲侄遂清,□□□□□■」■封□郑国夫人,后婚天水姜氏,封许国夫人,皆辅佐元勋,柔□美誉睦娣姒□有节肃萍藻以仍□□□姑妹之所徙,皆国□之令望□□□世□□□」■□□丝言。”——民国《潍县志稿》卷38《后梁赠中书令刘鄩墓碑》(后梁刘鄩神道碑)
    “故武功县县君苏氏,即」故泰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彭郡开国公、食邑五千户、赠中书令、谥武节侯」弟之嫡妇。夫见任泰宁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梧州诸军事、守梧州刺史琪之正室也。”——《全唐文补遗》第9辑《故武功县君苏■墓铭记》(志主为刘鄩弟媳)
    分析:
    第一,依据《故武功县君苏■墓铭记》,刘鄩最终的官职据上应为“梁故泰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彭郡开国公、食邑五千户、赠中书令”。
    第二,刘鄩的重要亲家,据《后梁赠中书令刘鄩墓碑》有:河阳节度使寇彦卿、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尹张宗奭(张全义)、宣徽使赵縠、郓州节度使王檀,据《旧五代史》有护国节度使朱友谦。其中,与朱友谦结亲当是以其女嫁朱友谦之子。因为《墓碑》中言及刘鄩三子的姻亲比较完善,却未言其女。然而《墓碑》所言亲家并无朱友谦,则《旧史》所言与朱友谦“婚家”必是以女嫁其子。也正因为刘鄩死后建立神道碑时,朱友谦是后梁叛臣。因此神道碑铭中才为尊者讳干脆未言及刘鄩之女适朱友谦之子的记载。感叹刘鄩也是一代名将,却被亲家朱友谦连累,又被亲家张宗奭毒杀,时也命也!
    以上是我对《罗周敬墓志》中“故兖州节度使太师公”两位候选人各自的分析推断。现在让我们看看,二刘究竟谁才是罗周敬的外祖父。
    关键在于“太师公”。提到“故”,说明“太师”为追赠的可能性较大,即“赠太师”;如无追赠,因其为地方节度使,则当为“检校太师”或“守太师”。
    先看刘仁遇,对此其唯一有效的记载是出任兖州节度使时他是“检校司空”,司空距太师还有司徒、太保、太傅、太尉的差距,貌似还挺远。当然,如果死前刘仁遇的检校官又有超秩提升或死后累赠,他并非不可能达到“累赠太师”。
    再看刘鄩,他死前的检校官是“检校太师”之下的“检校太尉”,而死后赠官依据《故武功县君苏■墓铭记》直到后唐明宗时依然是“赠中书令”。没有任何记载他是“检校太师”、“守太师”或“赠太师”。换言之,他死后,人们应该尊称他是“刘中令”或“刘令公”而非“刘太师”。
    如此一来,“故兖州节度使太师公”这唯二的选项中,刘鄩直接出局,而刘仁遇虽然存在一点疑问,却足以自圆其说。因此,我判断罗周敬的生母秦国夫人刘氏是梁故兖州节度使、赠太师刘仁遇第三女,其大姐或二姐当为后梁太祖朱温长子彬王朱友裕的妻子。刘仁遇既是后梁太祖朱温的亲家,又是魏博节度使、邺王罗绍威的亲家。换言之,罗周敬既是梁末帝朱友贞嫂妹之子,又是其妹夫之弟。
    然而罗周敬跟朱友贞的亲戚关系还没完。史载罗绍威诸子“廷规娶梁太祖二女,一曰安阳公主,一曰金华公主。周翰娶末帝女,曰寿春公主,周敬亦娶末帝女,曰晋安公主。”——《新五代史》卷39,而《罗周敬墓志》中也记载了“戊寅秋七月,朝于京师。有诏尚主,公拜表数四,辞不获免,遂授检校司空、守殿中监、驸马都尉。壬午冬十月,出降普安公主。”我们无法分辨到底是“晋安公主”还是“普安公主”,因为该二者都符合命名原则且有过先例,姑且称其“普(晋)安公主”。也就是说,罗周敬原本还是梁末帝女婿之弟,后来梁末帝干脆把他也收作女婿。四层关系的亲上加亲!
    好吧,最后我们推断:
    《罗周敬墓志》所提及的其外祖父是故兖州节度使、赠太师刘仁遇。
    后梁彬王朱友裕之妻为刘仁遇长女或次女。
    后梁宣义节度使罗周敬既是梁末帝朱友贞的女婿,又是其女婿之弟,还是其嫂妹之子,妹夫之弟。罗氏与朱氏姻亲胶固。
    后梁故兖州节度使刘鄩与河阳节度使寇彦卿、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尹张宗奭、宣徽使赵縠、郓州节度使王檀、护国节度使朱友谦等联姻。后梁官员之复杂联姻可见一斑。


    IP属地:山东2楼2015-06-14 01:57
    收起回复
      2025-08-31 00:24: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话说那么哪个女儿嫁给钱镏的儿子了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5-06-14 08:1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5楼2015-06-14 08:59
        回复
          老郭有一个重点没有抓住,刘仁遇这么卑微的身份 ,怎么与罗绍威联姻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14 09:11
          收起回复
            好羞涩难懂…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6-14 09:48
            收起回复
              罗弘信死于898年,刘仁遇得罪朱温是在901年之后,刘仁遇婿朱友裕死于904年,罗绍威第三子罗周敬生于906年。刘仁遇嫁女罗绍威在罗弘信死前可能性最大。当时的刘仁遇是朱温的亲家,朱温最可能的继承人朱友裕的岳父,谈何卑微?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06-14 13:24
              回复
                醉了,一直以为刘鄩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6-15 01:03
                收起回复
                  2025-08-31 00:18: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洛阳搢绅旧闻记》云:梁祖猜忌王,虑为后患,前后欲杀之者数四,夫人储氏面请梁祖得免,梁祖遂以其子福王纳齐王之女。
                  原来张全义也是朱友璋的丈人。朱友璋和刘遂凝连襟。


                  IP属地:浙江10楼2016-10-28 13:21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0-28 13:37
                    回复
                      这些姻亲关系太复杂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0-29 13:10
                      回复
                        为啥看不到最初的内容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26 17:52
                        收起回复
                          真复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8-23 0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