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90后吧 关注:939贴子:18,262
  • 4回复贴,共1

【转帖】朔城区5.26杀人焚尸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年5月26日,朔城区西山森林公园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案件震动了全城,坊间各种版本的猜想更给案件蒙上了恐怖的面纱。经过5昼夜艰苦卓绝的侦查,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在省、市公安机关的全力支持下,成功破获了此案,“5·26”杀人焚尸案始末终于大白于天下。
  案发 迷雾重重
  2015年5月26日清晨,西山森林公园的清洁工像往常一样对公园进行清扫,当清扫到双照湖下的高速路桥时,他发现一辆轿车侧翻在路上,车身已经严重烧毁,他立刻意识到“出车祸了”并立即报警。接警后,朔城交警大队事故中队迅速赶赴现场。几乎同一时间,朔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一起失踪案:“黑出租”司机韩某于5月25日晚上10时许驾驶灰色雪铁龙轿车离家后与家人失去联系。向110指挥中心查询接警情况后,发生在西山森林公园的交通事故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刑侦大队队长白殷秀组织民警快速赶往西山森林公园。
  事故车辆已被交警部门的清障车拉走,民警却在周边的树丛里发现了沾有血迹的汽车车牌、倒车镜、座套等物品。车牌给出一个重要信号:这起事故和韩某有重要关联。显然,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白队长立即与交警大队取得联系,很快,事故车辆被重新拉回了现场。
  “车辆撞上道路隔离石墩后发生侧翻,继而起火。”最先抵达现场的交警的描述和现场情况相应证,这无疑也是一起交通事故。可是,被抛散在多处树丛里,又沾有血迹的汽车车牌、保险杠、倒车镜、座套等物品却没有任何被烧过的迹象,现场多处疑问给事情蒙上了层层迷雾。
  事故车辆已经严重烧毁,经过仔细辨识,这是一辆银灰色雪铁龙轿车,现场发现的车牌及车辆细节特征表明,这辆车正是韩某开的“黑出租”。当民警们把严重变形的后备箱盖打开,可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具已经烧焦的尸体蜷缩在后备箱里。
  “西山森林公园发生命案”。朔城分局局长赵向诚、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田文荣立即调集有经验的民警,并和他们一起快速赶赴现场增援。省厅科技处政委张勇带领痕迹、法医专家迅速赶到朔城区。
  各项检验有了初步结论:死者正是“黑出租”司机韩某,韩某身上有多处刀伤,系死亡后被焚尸。现场提取到的血液样本显示,除韩某以外,现场还有另一个人受伤。在此基础上,专案组再次对案情进行了细致研判。案发时间被初步推定在5月26日凌晨,而随后的发现让专案民警压力倍增:西山森林公园并非案发第一现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11 04:07回复
    侦查 抽丝剥茧
      经调查,民警发现韩某的社会关系较简单,基本可以排除仇杀和情杀。“侦查千条线,破案一针牵”,沿着这一思路,专案组研究决定,从死者出事当晚的活动轨迹及期间的关联人查起,寻找第一现场。
      调阅监控、走访调查、比对甄别、整合信息、研判案情……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繁琐又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快点破案,专案民警24小时“连轴转”。时间分分秒秒过去,案件没有进展,专案民警各个眉头紧锁。
      一张来自综合商场附近治安卡口的截图让已经疲惫不堪的民警们瞬间清醒。图片显示,5月25日晚上23时许,死者韩某驾驶自己的“黑出租”途经综合商场,由北向南行驶,副座上坐着一名穿黑色上衣的男子。从时间上分析,这名坐在副座上的男子有可能就是嫌疑人。虽然截图并不十分清晰,但还是被迅速印发到各个派出所。紧抓这条线索,专案民警很快掌握了另一条重要线索:5月25日晚22时50分左右,一名穿黑色衣服的男子在朔城区渤海湾宾馆对面搭乘了韩某的车。
      随着侦查的深入,涉及案件的各类信息、线索不断累积,韩某的“黑出租”5月25日晚途经综合商场后的几个轨迹片段被民警收集,可仅凭几个零散的片段,根本无法还原韩某的活动轨迹。案件没有新的进展,专案民警一筹莫展。5月28日,案情研判会再一次开到了深夜,气氛显得有些凝重。中队长左安国的一句话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第一现场应该不在特别偏僻的地方,如果是,嫌疑人就不会大费周折将死者带上那么远的西山抛尸。
      为了方便排查,第二天天刚亮,左安国就骑着摩托车再次从西山森林公园出发,沿着受害人曾经出现过的开发南路向南行驶,不放过每一条大街小巷,边寻找边走访。5月29日中午时分,在位于城乡结合部南关附近一条较偏僻的巷子里,左安国发现地面上有一些黑色的印记。会是血迹吗?虽然不敢确定,但他还是有些激动。他继续对周围群众进行走访,“那边还有好几片呢。”顺着群众所指的方向,左安国又在不远处的地面上找到几片血迹,没错,是血迹。左安国立即向专案组汇报了情况,专案组组长、分局局长赵向诚立即带领市局、分局刑侦技术人员赶到现场,新一轮的现场勘验和调查走访快速铺开。很快,案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击证人出现,这里正是案发第一现场。
      侦破工作峰回路转,已经连续奋战了三天的专案民警顿时热情高涨。经过进一步侦查,专案组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并将案发第一现场的南关作为摸排重点。经过“地毯式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6-11 04:08
    回复
      2025-07-30 06:33: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侦破工作峰回路转,已经连续奋战了三天的专案民警顿时热情高涨。经过进一步侦查,专案组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并将案发第一现场的南关作为摸排重点。经过“地毯式”排查,住在南关一个出租宿舍里的胡某进入了专案组视线。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11 04:08
      回复
        抓捕 一波三折
          案件侦破工作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此时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同时,专案民警深知,时间每过去一分钟,犯罪嫌疑人就多一分出逃的机会,他们需要和时间赛跑,尽快摸清犯罪嫌疑人的行踪。按照专案组的部署,民警被分成三路:一路在胡某租住处蹲守;一路前往汽车站、火车站;另一路从胡某的社会关系入手查起。
          经调查,胡某有一个交往十分密切的朋友郭某,两人曾在同一个修理厂打工。6月1日上午10时许,当专案民警找到该修理厂时获悉:郭某去了长途汽车站。民警快速赶到汽车站,将正准备离开车站返回修理厂的郭某堵在了门口。郭某只说“送一个朋友”。至于送走的这个朋友是谁?郭某始终不肯透漏。民警的猜想似乎已经得到了证实。
          经过大量思想工作,郭某终于承认送走的正是民警要找的胡某。按照郭某的叙述,胡某已经坐上了朔州开往太原的大巴车。刻不容缓,刑侦大队教导员田云晋立即带领民警驱车向太原方向追捕胡某。但是,留在车站继续调查的民警很快发现,胡某当天购买的是朔州开往大同的车票。此时的郭某也显出了焦虑,他告诉民警胡某确实乘坐的是朔州到大同的大巴。
          刑侦大队大案队队长刘伟立即通知田云晋返回,同时带领民警孙超、王林驱车追捕。6月1日中午12时许,一路追赶的刘伟一队终于在朔州市山阴县路段将犯罪嫌疑人乘坐的大巴车拦下。面对从天而降的民警,胡某只好束手就擒。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6-11 04:09
        回复
          破案 水落石出
            随着犯罪嫌疑人胡某的落网,“5·26”杀人焚尸案的全过程得以还原,多个谜团也被一一解开。
            原来,5月25日22时40分许,胡某酒后在渤海湾宾馆对面搭乘了死者韩某的“黑出租”准备回南关的住处。途中,双方发生语言冲突,胡某当即产生了报复念头。此后,胡某将韩某指引至朔城区南关一个较偏僻的巷内停车,双方又因租车费用问题发生争执。已经怒火中烧的胡某在车内就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韩某刺伤,后又追出车外,把他刺倒,随后将其扶入汽车后备箱内。
            紧接着,作案时将自己割伤的胡某顾不得疼痛,慌忙驾车向西山森林公园行驶,准备到西山深处弃车抛尸。岂料行至西山森林公园双照湖路段时,慌乱的胡某不慎撞上道路隔离石墩,汽车发生侧翻。为了掩盖罪行,爬出车外的胡某将汽车车牌卸下,并连同碰撞散落的倒车镜、保险杠及座套等分头丢弃到树丛里。此后,胡某仍不放心,最后选择了就地将汽车油箱捅破,点火烧车焚尸,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毁尸灭迹。胡某苦心设计以为可以挣脱法网,然而,在他举刀刺向韩某的那一刻,法律的利剑就已经高悬在了他的头顶。
            案件告破,民警们紧蹙的眉头舒展了,虽然经过连续5个昼夜的艰苦鏖战,民警们用耐心、果敢、智慧、毅力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快速取胜,但专案民警的心头依然沉重。仅仅因为几句口角,年仅31岁的韩某就惨死在了24岁胡某的刀下,进而惨遭焚尸。一个年轻的生命轻易陨灭,另一个美好的青春就此断送,这起本不该发生的血案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6-11 0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