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结束就开始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放心吧,这事有人盯着呢。
安徽省卫生厅不出5.12后的数据,倒是先大鸣大放一把
难忘的23个日日夜夜——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确诊经历
--------------------------------------------------------------------------------
2008-5-19 被阅读54次
难忘的23个日日夜夜
——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确诊经历
一场突如其来的手足口病疫情正严峻地考验着我省的卫生应急能力。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紧急上阵,投入了一场和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的生死鏖战。目前,战斗仍然在继续,但回想从3月31日接到报告,到4月23日疫情明朗的日日夜夜,至今仍感到历历在目、触目惊心。
异常紧张的23个日日夜夜
3月31日中午,我厅接到阜阳市卫生局报告:3月27日至29日短短3天时间里,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重症肺炎患儿,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而且临床上不能确定患者的确切病因,要求省卫生厅速派专家会诊。
看到报告,高开焰厅长高度警觉,随即批示:“立即选派省级得力专家赶赴阜阳指导救治和调查处理工作。”
当天下午,一支由省级小儿呼吸科、ICU科、流行病学、免疫学、实验室检测等5人组成的专家组紧急赶赴阜阳,当晚抵达阜阳立即开展工作。
由于当时5名患儿均已死亡,临床救治专家仅能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向经治医生了解情况,并进行病历讨论,流行病学等专家则赶往5名死亡患儿家庭,在接触的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梳理了一条条线索,排列了一条条路线,一个个地调查和患者可能有过的接触者。
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在获取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专家组于4月3日中午返回合肥。当天下午,杜昌智副厅长在合肥召开专家讨论分析会,除从阜阳返回合肥的全体省级专家外,又分别从安医大附院、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小儿科、省疾控中心请来几名高年资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分析。
带回来的死亡病例信息是扑朔迷离的:这些孩子入院前病程1-5天,入院至死亡时间2-10小时,患儿起病急、进展快,有发热、气促、口唇紫绀,部分患儿有抽搐、呕吐、口吐白沫或粉红色液体等临床表现,很快出现呼吸衰竭死亡,死亡的病例均为3岁以下幼儿,其中最小为1岁。
专家讨论认为,5岁以下儿童是肺炎的高发年龄组,又是导致儿童死亡最多的病因之一,春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会不会是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对阜阳市近3年来重症肺炎死亡儿童统计,今年的数字与往年基本持平。
更重要的是,从对死亡的5例患儿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5例患儿来自不同县区的多个乡镇,均居住在农村,呈高度散发,没有相互传播证据,患儿无外出史,周围无类似人群发病,无死禽,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流行病学和致病暴露史的关联。
那么,他们患的是同一种病,还是不同的几种病?是传染病,还是非传染病?谜团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为进一步解开这些谜团,4月4日至7日,省卫生厅派出了第二批专家组,省疾控中心主任任军带领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专家赶赴阜阳,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工作。检验人员从患者身上采集了血、尿、咽拭子、脑脊液等一份份标本,迅速带回合肥开展实验室检测。
此时,阜阳又出现了新的死亡病例。为加强临床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4月8日,省卫生厅派出的第三批省级临床救治专家组赶赴阜阳指导和直接参与救治工作。
4月9日,省政府谢广祥副省长在获悉阜阳死亡儿童的情况后高度重视,他和高开焰厅长赶到阜阳,听取了有关救治情况的汇报,并提出要全力以赴挽救患儿生命,同时要求尽快查清病因。
4月11日,一场全省大会诊在省卫生厅举行,高开焰厅长召集前后三批赴阜阳现场参与临床救治和疫情调查处理的全体专家,以及安医大附院、省立医院、省疾控中心、省儿童医院、阜阳市卫生局、阜阳市人民医院、阜阳市二院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对阜阳发生的病情进行了大讨论。会上,根据专家的意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专家们逐个排除了非典、流感、人禽流感感染等多种新发急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