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期间更新一贴。
【Minolta MD Rokkor-x28mm f2.8】
——————————分割线————————
美能达28MM的常规标准镜头,虽然不如美能达著名的“天星”24/2.8超广角镜头那么名头响亮,但不失为一只值得拥有而且是不需要花费多少就能拥有的镜头。24-28焦段的镜头可以说都是美能达镜头家族中精心研制的镜头。作为一支常规广角镜头,28mm镜头是最容易使用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镜头之一了,因此美能达对它的开发也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从最初的28/3.5慢速镜头,到使用了混合了稀有矿物元素的钍和镧加工的镜头玻璃的28/2.5,再到配置豪华的28/2大光圈镜头,可以说美能达对28焦段的镜头的研发一直在延续着。但针对普通用户开发的28mm f:2.8镜头是在1974-1975年前后才出现在市场上的,这支镜头既有高于f:3.5的快速光圈,又保持着相对较低的售价,所以受到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拥戴。因为早期MC1.2代时期只有28/2.5镜头,因而28/2.8是直接从1975年的MC3代开始的,同时还要推出平价版本的MC Celtic版本,再到1977年推出MD1代,1978年的MD2代,而现在这支就是MD2代,从这代开始镜头的口径换成了49MM口径,而之前的版本的口径是55MM,分量也有240G减负到180G,其他好像没啥变化,都是7组7片的光学结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3M。在1978年推出MD2代28/2.8的同时还有MD Celtic低价版本推出,1981年又推出了MD3代,在1983年还出个一个5组5片的MD3代版本。这些就是所有28/2.8的版本了。
—————————分割线——————————
在我没有入天星头24/2.8之前,这个头基本上作为我的常备广角头,扫街必带。虽然从扫街角度,35 焦段更加人文一点。但是用了几次后发现35 段如果要拍拍建筑,还是有点不方便,确切来说是不够广。【参考后面的样片,自己想象一下如果35焦段拍,会缩小多少画面】。
35 和28 焦段差了7mm,虽然俗话说,定焦靠走。往后退几步也可以达到你要的视角。可现实是,碰到狭小的街道,人来车往,有时候你退无可退。所以在我拥有35定焦的前提下,又果断入了这个28段的定焦头,反正价格也不贵。
关于成像,我不敢说我的评价一定准,至少对我来说全开2.8光圈能接受,缩了一档锐度提高的不错。色彩请参考我的样片吧。另外老头不可避免的也有一点点紫边。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新手而言,可以当个入门头把玩把玩。
所以当我后来中毒颇深,又入了天星头后 ,此头基本就束之高阁了。一直寻思着要不要给他找个有缘人继续发挥它的能量。




